一條路就是一部流動的歷史,如今密雲完善的城鄉路網建設離不開一代一代“公路人”的堅守和付出。今天的《尋訪入黨介紹人》講述四位黨員、兩代公路人的故事,帶您一起感受他們薪火相傳的艱苦奮鬥品質和無私奉獻精神。

康豐

1988年,康豐加入中國共產黨。

付杭菊

1997年,經康豐介紹,付杭菊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滄海

2006年,經付杭菊介紹,王滄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明雪

2014年,經王滄海介紹,王明雪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密雲公路分局會議室內,四位黨員、兩代公路人相聚一起,聊得火熱,這四人見證了密雲公路事業40年的發展和變遷。

康豐1978年來到密雲公路分局,1988年入黨,在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在她的印象裏,改革開放初期,密雲城裏只有三四條像樣的柏油路,其它都是坑窪不平的土路。密雲開始興修道路後,是密雲公路分局最忙的時候,總有修不完的路、幹不完的活。

密雲公路分局原女工主任康豐告訴記者,那會兒公路人風餐露宿,風吹日曬,條件是十分艱苦的,沒有大型的機械,幾乎都是人拿着鐵鍁去找平。靠着人工把路修好,確實不容易。

鐵鍁、洋鎬、手推車,靠着這些工具,老一輩公路人修出了一條又一條平整的道路。1988年,剛剛走出校門的付杭菊來到了密雲公路分局,當時密雲公路分局有個傳統,剛來的新人要先到工地上歷練,這個20歲的小姑娘也不例外。

密雲公路分局副局長付杭菊告訴記者,去工地可能一兩個月都回不了家,而住的都是簡陋的工棚,村裏邊的電都不穩定,經常停電,在那種情況下,大家也能安心的紮根在工地一線,做好各項工作。

在工地上,付杭菊沒有絲毫怨言,一直衝鋒在前,她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勁頭康豐看在眼裏,1997年,在康豐的介紹下,付杭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如今,她已成長爲密雲公路分局副局長。

在那個年代,雖然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但密雲修路的水平始終是業內翹楚,曾在市公路系統內流傳着一句話——密雲道、車不跳。2005年,一直在順義公路分局工作的王滄海,回到了家鄉,進入密雲公路分局工作,王滄海深知老一代公路人打出的“名號”來之不易,決不能在他們手裏搞砸。

密雲公路分局路網管理科副科長王滄海告訴記者,那會主要工作內容就是保障工程的進度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頒佈的規範標準要求,在工程質量上要使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規範標準。

王滄海一絲不苟、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讓他成爲了領導眼裏最放心的“把關人”,2006年經付杭菊推薦,王滄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看着前輩們的堅守和奉獻,作爲新一代公路人的王明雪時刻提醒自己要用實際行動,向老公路人致敬。在工作崗位上,王明雪發揮專業優勢,盡職盡責,不敢有任何懈怠,圓滿出色的完成了每一項任務。2014年,在王滄海的介紹下,王明雪如願成爲了中國共產黨員。

密雲公路分局安全質量監督科副科長王明雪表示,作爲新一代的青年黨員,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公路人的優良傳統,向身邊的老黨員同志們看齊,學習他們克己奉公,喫苦耐勞,敢於擔當的精神。在今後的工作中、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上履職盡責,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兩代公路人、四位黨員見證了密雲公路事業的改革與變遷。如今,密雲區路網總里程已達到2150公里,形成了以京承高速爲主動脈,國道G101、G234和6條省級幹線公路爲骨架,縣、鄉、村公路爲支脈,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文:戴琪果

攝:楊笑哲

編輯:田思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