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研究發佈研究報告稱,航運業增長勢頭仍強勁,但自明年末季起預將放緩,所覆蓋航運股運費今年預升41%,高於原先預測。因此上調行業2021-22年EBITDA預測15%,盈測調高23%。該行仍喜好行業大部分股份,但建議對長榮海運及Hapag-Lloyd(評級各降至持有)持觀望態度,並持續加倉馬士基(Maersk)及海豐國際(01308),特別是中遠海控(01919)及東方海外國際(00316)。

報告中稱,航運板塊在過去一年史無前例暴漲(升幅達104%至1316%)後,即使運費連續數週上調,及市場因應盈喜接連上調盈測,近期板塊股價仍跑輸大市,自7月初高位累跌6%至25%。該行歸咎於監管不明朗以及在訂單增加下盈利增長動力近見頂。報告形容,現時是時候考慮是否“抖一抖氣”,繼續參與,還是更具選擇性揀股。

該行表示,未來十二個月航運業預將更強,但隨後風險升溫。參考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本季至今較次季均值高出25%,預計第三季航運業表現較首季或次季爲佳。由於鹽田港擠塞帶來的漣漪效應,該行續相信現貨運費(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持續上升,或最少持續高企。滙豐研究也引述中國臺灣長榮海運在最近AGM稱,指第三季業務有望勝過次季,倘若港口擠塞持續,第四季業務有望延續第三季強勢。

報告提到,由於名義運力供應增長僅3%,加州港口工運帶來潛在干擾,以及港口擠塞溢出效應等,預計航運業明年盈利有望高於市場預期。不過,2023年行業風險正上升,因新貨輪訂單增加,港口擠塞紓緩,以及需求正常化。然而,該行認爲監管不明朗對行業短至中期影響僅屬輕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