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距第四屆進博會還有100天,這些跨國巨頭已搶先簽約第五屆

今年已簽約的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共284家,超過上屆,回頭率超過80%

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已有歐萊雅、恆天然、拜耳、米技、安永、滙豐等26家企業搶先簽約了第五屆進博會。

“進博會對於恆天然來說不僅僅是全面展示自身實力的珍貴機會,更是公司踐行對中國長期承諾及對中國市場信心的一個見證。”

7月27日,在2021進博會參展商聯盟交流會暨2022進博會參展簽約儀式上,恆天然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阿加沃爾(Akshay Aggarwal)表示,此次簽約意味着他們能夠連續五年參加進博會。和首屆相比,恆天然今年的展位面積擴大了近5倍,將在進博會上展出旗下所有的品牌,同時與中國多家行業頭部企業深度合作,以進一步擴大“朋友圈”。

阿加沃爾告訴第一財經,讓他們連續5年參加進博會的動力,是進博會釋放出的顯著溢出效應——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也讓他們結識了更多中國合作伙伴,並對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和需求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和理解。目前,大中華區已成爲恆天然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佔整個恆天然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同樣搶先佔位的拜耳中國首席財務官史蒂夫表示,早在首屆進博會舉行之時,他們就是第一批參展商之一。簽約後將連續五年參展的他們,是進博會名副其實的老朋友。拜耳將在今年帶來首發產品,視進博會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國際貿易的大平臺。

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今年已簽約的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共284家,超過上屆,回頭率超過80%。同時有30多家首次參展,包括亞馬遜、星夢郵輪、雅馬哈、意法半導體、尼康、羅克韋爾帝亞吉歐、高絲、拜爾斯道夫、百特、施樂輝、沃特世等。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全球十大汽車企業將全部出席;世界十大化妝品品牌及其集團全部報名參展;全球五大糧商將首次在進博會上聚首;世界十大工業電器企業將集體亮相裝備展區;全球口腔行業排名前三的企業首次齊聚醫療展區;全球前三大快遞企業也將在服貿展區集體亮相。與此同時,第四屆進博會也鼓勵更多參展企業攜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進博會上首發首展。

在第三屆設置4個專區(節能環保專區、智慧出行專區、體育用品及賽事專區、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的基礎上,第四屆進博會計劃增設或優化數字工業、能源低碳和環保技術、美妝及日化用品專區等,並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汽車、技術裝備三個展區增設創新孵化專區,合計13個專區。

爲了發揮進博會窗口優勢,搭建專業平臺,經過三年多發展,進博會已先後成立13個專業委員會,覆蓋公共衛生、汽車、日化消費品、工業數字轉型、體育、農產品等領域,日益構築出連接世界企業與中國市場的“進博紐帶”。

在推動“展品變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方面,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在2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早在2019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印發了《關於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帶動效應的實施方案》,圍繞招商引資、貿易升級、產業升級、開放升級、消費升級、城市形象、虹橋樞紐建設等方面提出了50條具體措施。

周嵐提出,用好進博會平臺,上海在2020年首創了“五五購物節”,直接推動市場快速復甦、消費全面活躍。今年第二屆“五五購物節”再次成功舉辦,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了消費潛力,帶動了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3%。去年以來,以“擴大進口消費”爲主題的“進口嗨購節”、“國別商品文化繽紛月”等活動,推動進口消費持續增長。

藉助進博會展示的新品潮品,上海持續推動首發經濟的發展。2018年至2021年6月期間,上海共引進各類國內外品牌首店3236家,今年新設各類首店513家,同比增長60.3%,全年首店數量有望突破1000家。今年推出的2021上海全球新品首發季系列活動,則發佈了600餘個國際知名品牌和引領性本土品牌、展示當季新品近3000款。

在貿易投資對接方面,2018年至2021年6月底,上海共組織七批 328個外資項目集中籤約,累計投資總額603.5億美元。第三屆進博會期間,當地還推動樂高樂園、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心等11個高能級項目簽約落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