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籃球青訓體系差距到底有多大?中美籃球青訓體系差距很大,可謂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就像是姚明說的: 中國打籃球踢足球的人多 ,但大多數都沒有機會接觸到職業化的訓練中國真正的籃球人包括青訓之後三千多人 ,太多有天賦有水平的沒有被髮掘出來。

中國的校隊根本就接觸不上什麼真正的訓練 而真正接觸訓練的就只有那麼三千人 而美國從初中開始就一直是專業化的訓練 ,選材的來源差距大到無法想象。職業青訓目前在中國的效果並不好 這一批年輕的足球運動員是最好的例子,加上國內階級固化問題的開始 選擇職業青訓會是一場家族命運的豪賭。

除了生活在一線和準一線並且有一定資產的家庭 ,敢問有多少家長敢這麼做?如果是體育方面發展規劃,在國內是要想到退休後及不做這方面等都會有所考慮,這會不會也是造成一些青訓人員稀缺的原因呀歸根結底還是體育教育體制不夠完善,我認爲學校的教育對於運動員的各方面素質和對自己體育生涯的規劃都很有幫助。

而且大部分青訓隊體工隊的隊員早就脫離了學校教育,個人素質不說,最後如果這些隊員升不了一隊連個大學或工作保障都沒有,這會讓很多家長從一開始就不會選擇讓孩子走青訓這一條路,很多好苗子可能從一開始就埋沒了。

取消外援的人數和上場限制,沒有更高水平的國外球員跟他們競爭球隊的位置,他們不會有競爭的危機感自然就自我膨脹了……..看看歐洲各聯賽和NBA哪一個有限制國外球員的 ,你有水平你就上場打你就是主力 ,沒有請你下來好好做地去學習去苦練自己的實力 ,不行就失業 ,我想球員應該都會很上心很有危機意識。

國內的體育項目就是不繫統,很大一部分也不重視。沒有那麼多正規的教練帶你,多數都是老一輩的帶新一代,老一輩的經驗傳下一代,很多其實都是錯誤的。排位就是學園的全國性比賽。在中國全國性校園比賽的氛圍根本沒有感染力 ,沒影響力 ,不重視和不傳播。 其實這種全國一起參與的比賽是有很多好處的 商業曝光傳播讓大家參與進來之類的。

可惜國家就是不做一個帶頭人, 可能是自己都覺得中國體育沒出息吧。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重文輕武, 覺得只有學習纔有出息, 體育什麼的沒前途別想太多, 沒天賦的人連努力的機會都不應該有 。 古代都追求文武雙全 現在反而嫌棄武的那面。

國家現在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 這是急需發展和優先發展的。等咱們成了發達國家這些體育都是隨便來的,中國人的韌性和鬥志都是很高的,缺的只是經濟基礎而已,國富才能民強!說白了,現在經歷的是舉國體制到市場化改革的陣痛,但市場化必須堅持下去。

只有市場化,才能讓打球有錢可賺、成爲體面的出路,吸引更多的家長鼓勵孩子打球,增加中國的籃球人口;市場化,才能讓學校覺得培養出成功的運動員也是一種榮譽,增加針對籃球的招生和培養;市場化,可以讓贊助商、球隊經營者覺得有錢可賺,纔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在籃球上。

籃球市場化,打球真的可以身價上億,才能讓球員有更好的動力和競爭意識。以前大家都粉飾太平,現在姚明順應時代,開啓市場化改革,也註定成爲改革陣痛的承擔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