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東京都江東區,有明競技場中,大比分0:2落後的中國女排在第三局中依然打得很艱難。

場邊的郎平面色凝重,首戰0:3輸給土耳其隊後,如果本場不能戰勝美國隊,那麼小組出線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此時,場上比分16:17,中國隊暫時落後。美國隊扣球,朱婷網前高高躍起,攔網得分!中國隊再次追平了比分!

轉播鏡頭此時轉向朱婷,她正呼喊着與隊友相互鼓勵打氣,一個不太容易發現的細節是,朱婷剛剛被球砸中的手,正被她緊緊得裹進球衣裏。

一瞬間,我們有些不敢確定,那聲呼喊中,有幾分是得分的喜悅,有幾分是傷病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

1

去年國慶檔的《奪冠》,讓中國女排數次喜提熱搜,也讓"女排精神"成爲了輿論討論的焦點。

但究竟是什麼"女排精神"?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

16年的里約,幾乎沒人看好我們能在決賽中取勝。電影中,女排姑娘們互相鼓勵的話都喪到極點。"我知道我心臟不好,但是隻要我還喘氣,就一定堅持下來","這是我最後一次比賽,明天一定拿下來,除非我死在上面"。

04年的雅典,在最危險的時候,英文解說甚至已經提前宣告了結局,"game is over"。但最終我們贏了,經過了40多次平分!領獎間歇,排管中心主任徐利、領隊李全強、主教練陳忠和一起到球場門口抽菸,三個人都不說話,因爲一張口就想哭,"煙怎麼都點不着,太激動了,手抖得厲害"。

他們到底在爲什麼激動,我們究竟又是因爲什麼在全場比賽哨音響起後淚流滿面?

因爲那座冠軍獎盃,但更因爲體現在女排姑娘們身上,也刻在中華民族骨子裏的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

2

林睿不會承認自己是一位"小鎮做題家",畢竟他出生的那個偏僻鄉村,和"小鎮"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即便如此,他仍然有着遠大而略顯天真的理想,他想從事航天研究工作。

或許,越是大山裏的孩子,越是喜歡仰望星空。

考研初試成績發佈,他是目標專業的第一名,面試時的表現也很不錯。

就在他等着收錄取通知書時,噩耗傳來,他在體檢時被查出來肺結核。

其實肺結核的治療方案已經很成熟了,但因爲他剛好在發病期,根據規定無法入學。

招生人員也無比遺憾,還鼓勵他治好病後再次報考。

他猶豫了很久,最終認爲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撐他在無業的狀態下,花費一年的時間去苦苦等待。

於是他選擇了工作。十年之後,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還與航空研究機構達成了合作。

雖然走過了一些彎路,但仍然換了一種方式抵達了終點。

3

當劉君拿到抑鬱症診斷書的時候,她才徹底下定了決心:她要辭職。

這家公司曾經是她的夢幻單位,業務蒸蒸日上,工資高,福利好,雖然聽說加班比較嚴重,但她還年輕,還可以拼一拼。

投了好多次簡歷,她纔拿到了面試機會,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考驗,她終於收到了期待已久的offer。

可是,入職剛剛一個月,她已經發現公司環境和她的想象大相徑庭。

傳說中的福利大幅縮水,加班情況卻遠比以爲的慘烈。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公司內部的人際關係極其複雜,人們彼此猜忌,彷彿每一封郵件都暗藏殺機。

她爲了逃避部門內的傾軋,申請了兩次調崗,但情況都沒有太多改觀。

後來就發展到,一聽到企業微信的聲音,她就感到無比的焦慮。每次開會,她都壓力大到爆棚。

所以,看到診斷書上的抑鬱症三個字時,她反倒安心了。

裸辭之後,她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一邊遵醫囑治療,一邊休整心態。

爲了排解心中的苦悶,她開始嘗試着在網文平臺寫小說,她以自己爲原型,描寫當代青年在大城市中的壓抑和痛苦。

大概是寫透了都市人的心聲,她這篇小說大受好評,甚至開始有出版社聯絡要出書。

她開始考慮要不要專職做網文作家,這或許也是一條可行的人生路。

生活爲她關上了大廠的門,她爲自己打開了新的窗。

4

如果說,職場拼搏是一場馬拉松賽,那麼創業投資可能更像拳擊賽,瞬息之間皆是兇險。

在脈脈一個討論融資中出現的各種意外的帖子下面,有159個回答。

李周輝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幾年前,他談好了一筆很大的投資額,投資方是一家很有根基的企業,在注資的同時也有資源置換的合作。

可是就在等着錢款到賬的關鍵節點,對方的公司卻一夜之間鉅變,實際負責人跑路,高管被控制,投資款也泡了湯,甚至他們的公司都險些受到牽連。

留下的爛攤子,只能咬着牙自己收拾。

最初的創始團隊已經分崩離析,他只好忍痛裁掉了大部分員工,只留下極少的核心人員,也把原本的經營模式全部推倒重來。

又過了幾年,他的公司絕處逢生,已經有機會謀劃A股上市。

李周輝很念舊情,他給核心人員分配了優厚的股權,也把一部分股權留給了當年的老員工,只要他們還願意回來,這份錢就是他們的。

畢竟,曾經一起共過患難的人,理應一起分享成功。

5

在央視報道本屆奧運會女子4X100自由泳接力的比賽結果的文章下,有網友留言:第七,還最棒?央視網霸氣回覆:對啊,有問題?

對啊,第七怎麼就不能是最棒!

沒有獲得金牌,或者是不能登上奧運領獎臺,甚至是無法代表祖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他們怎麼就不能是最棒,他們同樣代表着人類不屈不撓的信念,和麪對逆境時的堅韌與勇氣。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站上世界之巔,甚至沒有機會向聚光燈的焦點靠攏,但那又怎樣?我們一樣可以爲自己平凡但不平庸的拼搏喝彩!

來源:脈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