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東京7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特派記者 梁璇)7月28日,東京海之森水上競技場的水面上,印有五星紅旗的賽艇一騎絕塵,艇上的崔曉桐、呂揚、張靈和陳雲霞早已熟悉將對手遠遠甩在身後的場景,她們奮力划行,要挑戰的只有自己--以6分05秒13摘得金牌,這一成績領先第二名6秒之多,創下世界最佳成績。

"2019年到現在我們每一場都贏,但我們沒拿過最好成績。今天我們都做到了。"崔曉桐在賽後表示,全隊早已作好了拿冠軍的準備。這是不需隱藏的目標,爲了這枚金牌,爲了讓國歌響徹賽場,中國賽艇隊等了13年。

特約攝影:錢俊/攝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奧運會順義水上中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決賽,中國隊唐賓、金紫薇、奚愛華、張楊楊以6分16秒06的成績獲得金牌--這是中國賽艇隊奧運歷史上的第一金。當時,奚愛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以前這個項目都是由歐洲人一直壟斷,而今天我們用一枚金牌證明中國人也可以做到。"

可此後的兩屆奧運會,中國隊未能在該項目上繼續奪金。

轉折出現在2019年,4個有着不同成長經歷的姑娘托起了同一條艇。張靈和崔曉桐都是小學時被體校教練發掘從而直接走上賽艇之路的,而呂揚最初練習射箭,陳雲霞原本練習跳遠和三級跳,兩人都經歷了項目轉換的艱難時期。此後,四個人原本都在各自的賽艇道路上穩步成長,等到2019年,才終於相會在同一條船上,也從此開始了奪金之旅。

自2019年配對以來,四個姑娘幾無敗績:在組隊當年的5月,首次參加世界盃分站比賽,她們就奪得冠軍,此後是亨利杯挑戰賽、世界盃系列賽和世錦賽冠軍,被隊史收錄的是一個賽季全勝的戰績。而奧運會賽前最後一次練兵--今年5月的2021年賽艇世界盃盧塞恩站,她們不僅在決賽中奪冠,成績更領先第二名4秒多,實力得到印證的同時,信心更加堅定。

特約攝影:錢俊/攝

儘管已經習慣了贏的滋味,但教練要求4個年輕人把每一場比賽都當成最後一場比賽去打,"更注重過程,她常說'把過程走好了,結果就不會差的'。"崔曉桐曾練習單槳,剛加入隊伍時有很多問題需要磨合,"當時已經打算不練了,可張教練一直留着我,到後期配合流暢了很多,才確定我們四個在一起。"

留住崔曉桐的是主教練張秀雲,這位曾被譽爲賽艇界技術最好的選手自1996年先後參加了三屆奧運會,僅收穫了一枚銀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她被查出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退出比賽,但北京奧運會,完成心臟病手術後的她竟重返賽場,雖然無緣獎牌,但傳奇已經寫就。

"如果我不折磨你們,最後折磨你們的就是對手。"張秀雲在訓練中足夠嚴苛。崔曉桐表示,奧運備戰,加之疫情影響,她已經兩年沒有回家,在完全封閉的訓練環境裏,幾乎沒有機會與外界接觸,武漢的天氣炎熱,備戰的節奏從一大早就開始,6點前喫早飯,然後進入訓練。在這裏,像是一部影片被卡在某一幀,鏡頭裏翻來覆去都是歲月一樣的表情。因此,當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問及:"枯燥的生活會否曾讓你想過放棄?"崔曉桐點頭說:"會。"沒有絲毫猶豫。

但真正站上奧運會賽場,似乎沒有什麼能讓她和隊友猶豫。即便今年第8號颱風"尼伯特",也僅僅將她們的奪金時刻推遲了一天。比賽前夜,大家把戰術安排寫在訓練日記上,讓自己儘早進入睡眠,待天光破曉,4公里的水上熱身將比賽日正式拉開。

特約攝影:錢俊/攝

除了在新的賽場,隊友、艇只甚至對手,一切都熟悉不過,呂揚表示,"決賽的對手我們之前幾乎都有交鋒,我們有信心,之前也沒輸過。"

比賽開始之後,在第三道出發的中國隊的確迅速進入狀態,500米過後已經領先德國隊0.71秒處於第一位置。此後,距離越來越遠,以至於網友調侃:"鏡頭裏怎麼只有一條艇?"賽程超過1500米後,中國隊領先第二名已近兩條艇以上的差距,懸念早成泡影。奪冠後,呂揚感嘆:"感覺所有不容易都變成了容易。"

"當主教練,我要幫助運動員實現奧運金牌夢。"張秀雲的願望終於成真,可這枚金牌的珍貴之處在於,這不是複製前輩的輝煌,而是打開未來的鑰匙,"時隔13年,這個項目再奪金牌,意義非常重大,給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她坦言,"現在只有她們4個,如果我還做教練的話,我肯定要在雙槳上把人都給帶起來,哪怕能多帶一點點也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