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抱石 卓爾書店

商務君按:“書店挑貨,線上下單”基本上成爲普通讀者的常規操作,書店尤其是靠賣書維生的民營書店到底靠什麼盈利?卓爾書店的抱石剛從業3個月,從自己的角度談了談當下書店經營的困境。

圖片

書店賣書,怎麼比網上貴那麼多?

電商經常有促銷,書店怎麼沒啥打折活動?

書店的書,怎麼大部分都沒拆,私拆是不是要買?

書店的好座位,是不是都要消費入座?

……

作爲一名書店新人,我實在“忍不住”了,想來談談這些讀者對於書店的“一千零一問”。

圖片

書店的書爲什麼那麼貴?

逛書店,遇到一本心動的好書,一問價格,心中咯噔,果斷打開京東/噹噹,多抓魚/孔夫子,查看價格,對比一番,拍個照,記住書名然後網購,心中納悶:書店的書咋這麼貴?

圖片

1.實體書店的進貨成本,比電商平臺高出近一倍。網上買書,五折是非常普遍的。但在實體書店,打個八九折,對老闆來說,就已經很爲難了。因爲一本新書,電商全國分銷,可能會賣出去幾千幾萬本。進貨時,它就以此爲由向出版社壓價,以3折左右的價格拿書。

而實體書店,同一本書,再暢銷也頂多賣個幾百本,大部分書的進貨量都是幾本、十幾本不等,而且還很可能賣不出去。進貨量小,拿到的折扣當然就高,書店一般從出版社拿到的進貨折扣是6~7.5折。這樣,電商和實體書店從一開始就有巨大的成本差異。

一本書的價錢是怎麼定的?它的成本包括:作者版稅,校對費、排版費、封面設計費,油印裝訂等印刷相關費用,還有物流和倉儲費用,還有出版公司的租金、編輯薪水等等。這所有的成本+出版社預計的獲利+書店渠道預計的獲利,就是書的價錢。

圖片

不止書店業難,出版業也難。一本好書的出版,需要作者的慢工出細活,需要編輯的精細打磨,需要策劃和設計的包裝和營銷。圖書出版是一個知識高度密集型的行業,從寫作、編輯、設計到出版對從業人員的學歷和知識要求水平都很高,但是這個行業的低薪是難以想象的。你可能工作了十年,在一線和準一線城市,月入還不過萬。

十年前,一本書20塊左右是常態,現在呢,是50塊左右。書明明越賣越貴,出版業和書店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爲什麼?這和電商平臺的惡性營銷有關。書剛出版,電商就強制出版社一再降低供貨折扣,然後把打折搞成常態,給平臺導流,書虧了不要緊,有流量了,其他品類商品可以賺回來。

眼花繚亂的層層折扣,不斷地壓低圖書的最終成交價,這也致使出版社爲了保證自身的微薄利潤,不斷地調高定價,整個行業陷入“高定價,低折扣”的惡性循環。

一本價值10塊錢的書會先提價到30塊,然後1.0折賣出去。這種惡意低價銷售,對線下民營實體書店來說,更是致命一擊。剛出版上線的新書,網上就打五折,書店卻在原價出售。都是打工人,誰的錢不是在職場摸爬滾打換來的血汗錢呢?有更省錢的地方,傻瓜纔不去買更便宜的呢。

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就曾多次呼籲,對新出版的圖書在半年之內不低於8.5的折扣,或者像一些實施圖書定價制的國家要求,新書出版後18個月必須原價銷售。

2.陪伴式導購VS線上AI客服。

網上買書,線上客服大都是機器人,人工服務要單獨申請,服務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但在書店,一個店員可能一兩個小時都在幫一位顧客挑選圖書,陪聊ta喜歡的作家,傾聽ta的偏見和吐槽……最後,這位顧客可能揚長而去,回家網購。

圖片

除了人力成本,租金更是大頭。書店是用來逛的,需要一定的人流量,對地段很有要求,這就決定了租金和水電費不會低。開在中心城區的書店,日常的銷售額能填平成本這個坑,就不錯了,能賺錢的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書店都在賠本,賠着賠着就關門了。生存艱難,要打折就更難了。

每一份付出了辛勤勞動的工作,都應該得到一定的物質回報。開書店的目的,不爲賺錢的,很少。明明是個賠錢的行業,卻還是選擇經營一家書店,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這份逆行者的孤勇,少有。

圖片


圖片
書艱不拆:爲什麼書店新書不建議隨便“扒皮”?

逛任何一家書店(舊書店除外),都能看到被塑封起來的書籍成列成排。書籍展架上,大都會有明確標識:請勿隨意拆封,如需拆閱,請聯繫工作人員。強勢一點的書店,甚至會貼:拆封視爲購買。

圖片

這樣的提示,往往讓喜歡隨手翻閱的讀者,心中膈應。顧客是上帝,對於主要靠賣書盈利的民營書店來說,當然要照顧讀者的逛店體驗和閱讀感受。塑封起來,不是個悖論麼?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大部分書店的圖書都是代銷,以現款結算的書店極少。

出版社有自己的營銷部或發行部,專門負責本社的圖書發行。營銷發行部門不可能直接跟全國所有的書店建立聯繫,往往是採用分銷模式。先劃分片區,然後在中心城市選幾個實力過硬的書店作爲代銷商,一般省級的新華書店會入選,它往往會成爲市縣級新華書店,以及很多民營書店的進貨渠道。

書籍代銷,賣不出去,可以退還貨源地。一般來說,書店裏一本進貨量大於3冊的新書,都會有一本樣書,供讀者翻閱。如果一本新書沒有樣書,那可能是有其他讀者正在閱讀。

圖片

想看的讀者可以到前臺和導購說一聲:“可以幫我拆一下這本書看看嗎?”應該沒啥問題,書籍是可以拆開來看的,只是多了一個和導購溝通的過程。

有讀者會疑惑:增加這樣一個溝通過程不嫌麻煩麼,爲什麼不把每本書都拆封呢?因爲書籍可能會損毀、髒污。一本新書一旦有了塗改和髒污,就成了二手書。會有人用新書的價格買一本已經被很多人都拆開閱讀而且劃了線寫了字的書麼?有人買走還算好,若是滯銷,因爲污損,便不能退還出版社,只能書店喫悶虧。本就慘淡的經營,更是雪上加霜了。

圖片

消費區提醒:坐看閒書晚,忽然被買單

書店和圖書館的區別在哪?書店雖然不能強制客人消費,卻設置了安靜舒適的閱讀區誘導消費,這種做法可恥嗎?

圖片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消費者走進餐館是爲了喫飯,走進酒店是找個房間住宿,走進咖啡店會點一杯咖啡,去理髮店是爲了洗剪吹,去便利店是爲了購買日常所需……對這些由某個老闆開的商店,大家都心照不宣——一旦享用服務,就要付費。

但是走進書店呢?許多讀者似乎不把它當成由某個人開的賣圖書的商店,而是把它當成圖書館,這是很無理的。城市的每一個區都是有圖書館的,讀者爲什麼不直接去圖書館呢?況且圖書館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免費的。閱讀區禁止喧譁、館西藏不要帶水杯、不要揹包進入、穿鞋套等文明守則已是共識。

書店也是店,不買書、不買茶飲但想看書,那或許去圖書館更適合。書店賣書,與電商賣書相比,天然處於劣勢。書店靠賣書根本活不下去,是不爭的事實。爲了生存,拓展其他業務幾乎是所有書店的不二法門。像方所、誠品以及一些民營書店,很大一部分利潤來源於其他經營項目,圖書成了一個吸引消費者的載體。

圖片

圖書+咖啡的模式基本上已成爲實體書店的標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強調多元化、空間化、餐飲化,都在降低圖書業務的重要性,在有一些書店中,書架和圖書反而淪爲其他業務的背景裝飾,書店經營不再以書爲主,強調了“店”而弱化了“書”。

如果走進一家書店,讀者最先看到的不是書,而是其他的業態,如文創、咖啡、餐飲,那指責這家書店無可厚非。但絕大部分民營書店,書籍仍是C位,其他業態都是貼補養育圖書產品的“爸爸”。

喜歡過書籍的人,大概都有過開一家書店的“夢想”。如果我開一家書店,我要讓所有的書都可以拆閱,不要那一本本封印起來的“磚頭”,讓人只有塑料的手感,毫無閱讀體驗;我會只賣書,纔不要搞些花裏胡哨的文創,賣些技術不過關的咖啡,喧賓奪主;爭取讓每個讀者以最好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