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涼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哈爾濱一位女士花840萬元買銀行理財產品,最後卻變成了百年人壽保險,且因該保險期限爲“終身”,因此該女士只能在身故後或者71年後才能取回本金。

如此“荒唐”的事情就發生在百年人壽身上,這究竟是傢什麼公司?

據公開資料,百年人壽成立於2009年6月,註冊資本爲77.95億元。第一大股東爲萬達集團,持股比例爲11.55%;科瑞集團有限公司、新光控股、江西恆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大連一方地產有限公司和大連融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並列爲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爲10.26%,且以上6家公司(除大連融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外)所持百年人壽股權均處於質押狀態。

“打造百年老店,創中國保險市場傑出品牌”,這個口號喊得響亮,對於闖蕩近12年的百年人壽而言,距離目標還很遠。

股權動盪 百年人壽逃不出地產界魔圈

保險公司與地產企業可謂是“恩怨情仇”。

萬達集團與百年人壽的恩怨糾葛始於2014年。

彼時的百年人壽正處於5年虧損近17億元的窘境,有着一方集團孫喜雙牽線的萬達集團以“白衣騎士”形象出現在百年人壽麪前。

2014年,萬達集團收購了國電電力持有的百年人壽1億股股份,這是萬達集團與百年人壽的首次相遇。2015年1月,萬達集團再次收購了ST時萬(600241.SH)所持的1億股股份,以11.55%的持股比例,一躍成爲百年人壽的第一大股東。

但是如此局面只持續了4年,2018年,萬達集團爲了“降負債”,不斷拋售資產進行套現,百年人壽也在其中。

2018年12月,綠城中國發佈公告稱,其旗下附屬公司將購入萬達集團所持的百年人壽11.55%股權,價格爲27.18億元。不過該收購事項最終因中國銀保監會未在支付購買價後的規定期限內就事項做出批准而無疾而終。

除了“鼎鼎大名”的萬達集團,百年人壽的另一股東新光控股因深陷債務危機,使得百年人壽的股權結構再次改變。

2018年,新光控股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擔保等事件被曝出,同年,更因發行的“17新光控股CP001”本息未能全部按期兌付,構成實質違約。此後,新光控股旗下“11新光債”“15新光01”“15新光02”“16新光01”“16新光債”等債券違約情況接連發生。

此外,萬達集團所持百年人壽的股份轉讓時,中國奧園也曾“插足”。

2019年7月,中國奧園發佈公告稱,將收購大連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乾豪坤實置業有限公司、大連國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的百年人壽13.86%的股份,價格約爲32.6億元,結果同樣以監管未批准該收購事項而結束。

奔跑12年卻“跌跌撞撞”

成立以來,百年人壽的發展之路可謂跌跌撞撞。

2009年至2014年,百年人壽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11億元、10.95億元、20.11億元、38.04億元、52.56億元、95.1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0.58億元、-1.44億元、-3.23億元、-5.24億元、-3.69億元、-2.78億元。

成立前5年,百年人壽持續虧損,合計虧損金額達16.96億元,直到2015年萬達集團加入首年才由虧轉盈,盈利0.32億元。

然而,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百年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連續7個季度下滑,直到2021年末仍未達到2016年高點。

2016年三季度末至2018年一季度末,百年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78%、155%、142%、124%、120%、118%、99.46%。直到2021年一季度末,百年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46.93%和159.14%。

百年人壽核心償付能力下滑的原因,或與其不斷推出高性價比產品以搶奪市場有關。

2017年,百年人壽推出重疾險產品“康惠保”,而“康惠保”更是因包含8種高發輕中症且價格實惠等原因,一躍成爲重疾險市場“網紅”,其後百年人壽更是連續推出了“康惠保旗艦版”“康惠保2020”。

此外,百年人壽還被員工舉報違規,並多次收到罰單。

據GPLP犀牛財經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百年人壽分公司、中支公司等機構合計被罰61.6萬元。

百年人壽河北電話銷售中心因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申遠對該違法違規行爲負直接責任,而被罰款15萬元;

百年人壽因存在以客戶服務節在線抽獎方式向投保人贈送獎品的行爲,違規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而被罰款21萬元;

百年人壽山東分公司因欺騙投保人、誘導保險代理人進行違背誠信義務的活動、未在猶豫期內完成對新型產品投保人的回訪、個人保險代理人欺騙投保人,被合計罰款17萬元;

百年人壽淮南中心支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款6萬元;

百年人壽榆林中心支公司因僞造保險許可證,被罰款2.60萬元。

總裁10年換4任 董事長去留成謎?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和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儁生曾表示,“一把手”的正常調動對該公司肯定會有些影響,畢竟不同的人對公司管理的思路、方法可能會有差異。

百年人壽便處於總裁頻頻換任的“窘境”。

7月20日,百年人壽發佈公告稱,單勇辭去該公司總裁職務,自7月6日起由副總裁孫曉紅任臨時負責人。

公開資料顯示,單勇曾歷任太平洋人壽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助理,民生人壽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福建分公司總經理、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安邦人壽副總裁等職務。2018年2月,單勇成爲百年人壽總裁,如今擔任百年人壽總裁已有3年之久。

事實上,百年人壽總裁換任頻繁,可以說是10年換4任。

2012年,曹湛成爲百年人壽第一任總裁;

2015年,曹湛請辭百年人壽總裁,轉由時任副總裁鄒水平擔任該職位;

2017年,單勇再被定爲百年人壽臨時負責人,更於2018年成爲該公司總裁。

如今孫曉紅成爲臨時負責人,又能否成爲百年人壽總裁之位的“常駐嘉賓”?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9年起便擔任百年人壽董事長的何勇生更是被質疑已離開此職位。

公開資料顯示,在百年人壽2020年4月的股東大會上,選舉產生的第四屆董事會成員中缺少了何勇生的名字,且此後百年人壽多次董事會均由該公司原總裁單勇主持,卻缺少了何勇生的影子,而何勇生是否還爲百年人壽董事長,暫且不得而知。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