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鍋鍋底鋪入土豆、木耳,再依次裝入酸菜、丸子和肉類,撒上調料,最後澆上熬製好的骨湯,蓋上煙囪上的蓋子,在鍋底放進引燃的木炭,不一會兒,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的青海土火鍋就做好了。

7月29日晚,西海都市報《請進,我們的直播間》欄目組,來到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手工藝品產業基地,與李友銀、李發龍、王富邦三位青海民間工藝師,同時也是當地銀銅器工匠的優秀代表,一邊品暖鍋一邊講述他們製作暖鍋的故事。

紅珊瑚、綠松石點綴在製作精良的銅鍋上,鍋蓋上的八瓣蓮花代表着當地的八種傳統技藝,鍋身鑲嵌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吉祥八寶圖案,代表地方特色的同時,也有着喜慶吉祥、生活美好的寓意。

“打造這樣一個銅鍋,需要花費40天時間,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包括繪圖、雕花、敲打等工序,非常複雜。”有着25年銀銅器加工經驗的王富邦說,製作過程中,一天需要用小錘子敲打五萬多次。

王富邦說,每個地方的暖鍋都有着不同的造型,有的邊沿處是直的、有的是敞開的,各地的特色不一樣,刻的花紋也不一樣。他們在敲打好暖鍋外形後,都要依照老一輩匠人傳下的技藝,在暖鍋裏面隔一層錫,起到一個銅中和的作用,這樣喫不完的食材,隔天用暖鍋加熱後,食物不會變色,這也是爲什麼暖鍋外部是紫銅色,內部是銀白色的原因。

說起暖鍋的發展歷史,李發龍深有感觸。他說,20歲那年,因爲家中有親戚在做暖鍋,耳濡目染,加上自己本身有繪畫的功底,時不時會幫助家人畫一些圖案, 慢慢對這一行有了興趣,一干就是30年。

“在我的記憶中,最早的暖鍋是用陶燒出來的,後來才演變成爲銅製和鐵製。”李發龍拿起桌邊雕有精美花紋的銀筷子介紹說,不光是暖鍋,民間藝人和傳承人打造的銀銅器也各有特色,這雙銀筷也是一錘一錘敲出來的。

他們製作的湟中特大暖鍋有三最:用的材料最多、用的傳統工藝最多、參與的匠人最多。

湟中特大暖鍋展現出的不光是湟中銀銅器工匠的手藝和風采,更展現了我省對民族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這一技藝還有力帶動貧困羣衆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王富邦說,現在村裏的人都通過掌握銀銅器手藝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村裏還成立了產業基地,在相互學習的平臺上,實現共同致富、共同發展,從而形成規模。

“誰的錘子聲音大,誰的收入就高,叮叮噹噹的聲音就是產業園裏致富的聲音。” 王富邦說,在這裏不僅呈現出銀銅器製作的過程,還能品美食,瞭解民族文化的同時,讓人體驗各種加工技藝。

對此,從業26年的民間工藝師李友銀表示贊同。他說,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匠人,正因爲國家對非遺文化的重視,以及對傳統技藝的肯定,這才爲大家提供了平臺,他們會盡最大的努力,擔負起他們這一代人應盡的責任。正如他們的師傅和前輩將手藝一代代傳下來一樣,他們也要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我覺得傳統的技藝不是守舊落後的,它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創新。我們也一直在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瞭解純手工銅鍋的製作過程,在順應市場需求時,從設計理念到產品創新要與時俱進,這樣纔有發展空間,持續地發展下去。”王富邦說。

(記者 李延緋/文 李洪霞/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