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錢人用淘米水洗頭窮人家用皂莢洗頭現代人改用這個東西_1587533375836.mp4

傳說古代的大美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裏的魚兒因爲她的美貌而羞愧得沉到了水底,因而有“西施浣紗魚沉水”之說,這也是“沉魚落雁”一詞的來由。面對如此美麗的女子,我也想穿越回去一睹她的芳容,再順便問問西施的浣紗祕方——在各種洗護用品發明之前,古代浣女洗衣服都用什麼呢?

西子浣紗圖

(圖片來源:個人圖書館)

最早的洗衣服場景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的古埃及。古墓中的一幅壁畫,描繪了一羣人從澆水、清洗、擰乾到晾曬的洗衣過程,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可以看出,洗衣服是一項費時又耗力的體力勞動,若是有去污能力強的清潔劑,這項體力活幹起來或許能輕鬆一些。

而在清潔劑選擇的道路上,我國古人進行了長期地探索,發揮了無窮的智慧。

Part.1

神奇的“灰水”

據先秦時期的手工藝專著《考工記》中記載,古時的清潔劑有兩種——“灰水”和“混合灰水”。《禮記·內則》中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意思是帽子腰帶、衣服裙子髒了,用“灰”清洗。這裏的“灰”指的是草木灰溶液,就是專著中的“灰水”。

植物燃燒後的灰燼中含有礦物質元素,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在水中浸泡後,碳酸鉀發生水解,溶液呈鹼性,具有殺毒去污作用,因此“灰水”可以用來清洗衣物。而它的製作方法也很便捷:古人取蘆葦、雜草、房前屋後掉落的樹枝等草木,就地取材,燒成灰燼,泡水洗衣即可。

(圖片來源:趣歷史網)

那“混合灰水”有何不同?

“練帛,以欄爲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這是《考工記》中關於練帛過程的記載,這裏用的清潔劑就是“混合灰水”。它是在欗木燒成灰燼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灰,因貝殼灰含有大量氧化鈣,氧化鈣和碳酸鉀又能在水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鉀是強鹼溶液,也能有效清潔衣物

“灰水”和“混合灰水”都能清潔衣物,但畢竟清潔力度有限,不能達到完全清潔污漬的效果。另外,這兩種溶液都是強鹼液體,長期使用,對浣衣人的皮膚有腐蝕性,同時也會對衣服中的棉類纖維產生腐蝕,縮短衣服的使用年限,而且衣服會越洗越硬,穿在身上不太舒適。

因此,古人雖然有了能去污的“灰水”,他們的探索腳步並未停止。

各種植物清潔劑不斷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比較常用的有皂莢,肥皂莢,無患子和一種以豆科植物爲主、添加了各種香料的澡豆。不僅僅是古人,20世紀50-60年代時,在物資相對短缺的農村地區,我國勤勞的農婦們仍然會用皂莢、肥皂莢、無患子等這些天然植物清潔劑來清洗衣服。

Part.2

帶刺的天然“肥皂”——皁角

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是豆科皂莢屬的落葉喬木,又被稱爲刀皁、豬牙皁、三刺皁角,在全國多個省份都有分佈。它全身長滿了粗壯的尖刺;葉爲一回羽狀複葉,邊緣有細鋸齒;黃白色的花組成穗狀花序;果實呈長條帶狀,有的勁直得像一彎新月,有的扭曲得像一個螺旋,當它從綠色變成褐色時,就成熟了,裏面有很多顆棕色的光亮種子。

皂莢的果實(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皂莢能作爲天然清潔劑,是因爲它的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皁苷(活性物質爲三萜皁甙),溶於水能產生大量泡沫,不僅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還能殺菌,在我國已有約兩千年的應用歷史。唐代史學家李延壽在《南史》第十卷中就有過記載:“始梁末童謠雲:可憐巴馬子,一日行千里。不見馬上郎,但見黃塵起。黃塵污人衣,皂莢相料理。”說的就是塵土弄髒了衣服,用皂莢來清洗。皂莢不僅可以用來洗衣服,還能洗頭髮、洗澡,護膚養髮,尤其是用它洗過的頭髮,會烏黑髮亮,非常柔順。

皂莢除了具有清潔功能外,在其他方面也大有用途。皂莢木材堅實,紋理清晰,耐腐耐磨,是傢俱、建築和工藝品用材的良木;它的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含膠量遠高於一般的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戰略原料;此外,種子裏的種仁可以作皁米食用,是營養價值很高的綠色食品。

Part.3

古代“洗面奶”——肥皂莢

肥皂莢(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是豆科肥皂莢屬的落葉喬木,又被稱爲肉皁角。雖然跟皂莢有親緣關係,但區別也很明顯。首先肥皂莢全身沒有長刺;其次,葉是二回羽狀複葉;再次,它的花呈白色或帶有紫色;最後,肉皁角果實又肥又厚,明顯比皂莢果短。

在去污原理上,與皂莢類似,肥皂莢的果實中也含有豐富的皁素。不過,可能是因爲果實更肥厚的原因,其去污效果比皂莢更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木部·肥皂莢》中對其形態和作用進行了詳細闡述:“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碩。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莢長三四寸,狀如雲實之莢,而肥濃多肉。內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十月採莢煮熟,搗爛和白麪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可見,肥皂莢搗泥不僅可以洗衣服,還可以加入香料,當沐浴露、洗面奶使用。

Part.4

皁界“萌物”——無患子

無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innaeus)是無患子科無患子屬的落葉大喬木,又被稱爲洗手果、木患子,是我國南方鄉土樹種,常被種植在庭院、寺廟等地。它的小葉近對生,葉片薄如紙,秋天時會變成金黃色;黃綠色的花小巧細碎,聚集成圓錐花序生長在枝頂;果實有三個分果爿(pán),通常發育1-2個,最後會長成米老鼠、小兔子等各種萌萌的形狀。無患子翠綠的青果會逐漸變成橙黃色,直至乾癟時的黑褐色。

成熟的無患子,黃澄澄的掛在枝頭,像一串串龍眼,看上去非常甜美,但無患子的果實卻不能喫。雖說少了不能喫的樂趣,但無患子卻有更實用的價值被古人發現。無患子的果實皁苷豐富,用水輕輕揉搓就可以產生大量的泡沫,還自帶一股甜甜的菠蘿香味,功效比肥皂莢和皂莢更明顯

除了能做天然清潔劑外,無患子樹形優美,樹冠蔭鬱,春可賞花、夏能遮陰、秋可觀葉、冬能看果,是非常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生態價值非常高。同時其種仁含油率可高達40%,還是一種良好的生物柴油原料植物;它的種子還是佛教文化中備受青睞的“菩提子”之一。

皂莢、肥皂莢、無患子作爲洗衣服的原料,對於普通人來說獲取都非常便捷,只需在果實成熟時,採摘回來直接使用或搗爛曬乾後儲存以備使用即可。

Part.5

尊貴的“美白皁”——澡豆

而澡豆則不一樣,它一般只爲貴族所用,配方原料較貴而且製作流程較爲複雜。澡豆是以豆類爲主要原料,配以各種植物香草或香料,搗碎、磨成粉末,再搓成丸子。由於豆類中含有皁苷和卵凝脂,既能去除污垢又能滋養皮膚,加入香草、香料後,還能美白殺菌,非常受古人青睞。據典籍記載,東漢時期,澡豆就已經成爲皇家日常清潔用品了,不過皇家一般很少用它來洗衣物,多用來清潔皮膚,作保養用。

目前我國最早記錄澡豆配方的醫藥典籍是《肘後備急方》,裏面詳細記載了“蓽豆香藻法”所需的各種材料、步驟及功效。這裏記載的“蓽豆”就是現在的豌豆,是製作澡豆的重要材料。據《本草綱目》記載,豌豆在當時可不是本土產物,而是西域的舶來品,一般人根本買不着。後來人們發揮才智,將綠豆、白豆等各種本土的豆類都使用起來,把它們變成澡豆的製作材料。不過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古代,豆類是糧食作物,用糧食來洗衣、洗臉,對普通人來說,是件過於奢侈的事情,一般只有皇家貴族用得起。

對於現代人來說,就幸福多了:隨着科技的發展,工業化生產的衣物洗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衆多洗護用品琳琅滿目、價格多樣,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1]董謙,溫學芬。皂莢的應用價值及研究現狀[J]。河北林業科技,2020(04):63-65。

[2]王豔,謝琴琴。中國衣物洗滌品的發展歷程及變革特徵研究[J]。輕工科技,2020(36):32-33。

[3]張海波,白雲玲,丁瓊。表面活性劑家族的前世今生[J]。大學化學,2019(34):132-136。

[4]章瓊丹。中國肥皂包裝的的發展與創新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

[5]http://www.iplant.cn/《中國植物誌》

[6] 陳爲新等。皂莢素的提取工藝及其性能分析[J]。山東化工,2009(04):1-3。

[7] 郭俊華。多功能速溶天然洗衣皁片的研究與製備[J]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16(12)48:54。

[8] 沈國軍,金陽,張國良等。對無患子提取液洗滌性能的研究[J]。中國

園藝文摘,2009,25(1):47-48。

出品:科普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