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刊

|

总第2581期

昨天下午,中国女排在小组关键比赛中,2:3憾负俄罗斯女排。这意味着,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想要出线,仅剩理论可能。

对于一支2019年刚拿过世界杯冠军的队伍,这个成绩实在不算理想。但在赛后舆情中,大多数观众还是保持了良好心态。类似"起起伏伏实属正常""胜败乃兵家常事""下一场死磕意大利不留遗憾"的观点占了主流。

甚至,上一场比赛中因跑动不积极而备受争议的"自由人"王梦洁,也因本场发挥不错,被观众轻拿轻放。

如果放到13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这种舆情几乎无法想象。在"赛事搬到家门口,衣锦还乡正当时"的2008年,金牌榜等于国力榜的观念依旧占据主流。

当时,因伤退赛的刘翔不为人理解,被舆论贴上了"软弱""作秀"的标签。拿到奥运铜牌的中国女排也承受了巨大压力。当然,背负国民情绪最多的还是时任美国女排主教练,并在1/4决赛中率队击败中国队的郎平。

体育题材并不是国产影视剧的创作长板,具体到奥运题材的作品就更寥寥可数,且多为应景之作。

但随着近两年来电影《夺冠》《超越》的上映,和以《荣耀乒乓》《冰糖炖雪梨》《浪花一朵朵》为代表的一批青春体育剧的播出,可以看到观众和市场对这一类型都有期待。

客观来说,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和长久以来承担的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让体育题材影视剧创作,成为了一件让人神经紧绷的活计。电影《夺冠》经历的删改风波,《李娜》传记电影遭遇的难产经历,乃至困扰《荣耀乒乓》的原型争议,都反映了体育题材影视剧的各种边界。

但此次东京奥运会"不唯金牌论"的官媒明确表态,和"平常心看奥运"的大众舆情让人看到了希望。也许,体育题材影视剧到了能够适度挖掘、百花齐放的时候。

用金牌疗愈"东亚病夫"之痛

粗略来看,国人对待体育的态度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界分点。

2008年之前,金牌与国家实力,竞技与民族精神紧密关联。这种被高度认同的集体意识,在北京奥运会上达到了峰值。在这场宏阔、昂扬的体育盛事上,我们的民强国富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体育于外争取国际地位、于内凝聚民族力量的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化。

体育与国族情结的绵密交织,在同时期的相关影视作品中也有清晰体现。

且不说《女篮五号》(1958)《女跳水运动员》(1964)《沙鸥》(1981)《女足9号》(2000)等上个世纪的标志性作品,仅就北京奥运年涌现的一批作品来看,"体育强则国强"依旧是奥运题材电影最核心的主题。与之相对应,集体主义成为了体育叙事的基本规则,而为国争光则是主角们征战赛场的终极目标。

《沙鸥》

在这个奥运周期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题材电影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买买提的2008》这三部。

《破冰》的主角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基层教练,他怀抱对冰上运动的热爱,抛家舍业,几十年如一日挖掘、培养速滑人才,用"土法炼钢"的方式带领着一批批年轻运动员追求奥运梦。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在于底层色彩,高扬的立意则是为国争光,离真正的奥运赛场还有一段距离。

《破冰》

《买买提的2008》就更边缘一些,这个讲述村干部买买提组织沙尾村孩子们踢足球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儿童片,只是应景设置了带孩子们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做奖品的桥段。这部电影与奥运关系不大,演绎的是体育促进民族团结的主题。

《买买提的2008》

影响最大,也算是直指奥运赛场的一部,是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的传记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电影正面展示了他为中国敲开奥运大门的传奇经历。1932年,这位短跑名将拒绝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躲避追捕逃到北京,历经千辛万苦筹措资金,最终怀揣强国梦想站在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迈出了中国奥运的第一步。

整部影片中,刘长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便是"死也不放弃"。这句台词背后,其实也藏着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迷恋奥运荣誉的答案。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在国力不甚强的年代,体育比赛不是个人的较量,而是浓重的政治象征。我们在其他方面掉队太多,在国际社会上受到的委屈太多。于是,我们便寄希望在相对公平的体育赛场上,赶超英美日,鼓舞民族自信心。

不过,真正的国族自信,是不需要靠他国"认可"来确认的。对于强国公民而言,经济增速、国际地位、现代化水平这些硬指标,才是民族自尊的支柱。就像《夺冠》中的一句台词所言:"等我们真正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唯一的目的。"而这就是2008年以后发生的变化。

个体出场与反思抬头

2008年后,在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国人对奥运的热情开始趋于理性。当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不再需要金牌"背书"时,观众眼中的奥运也逐渐回归体育精神、竞技本位。在此前提下,我们开始允许运动员逐渐走下神坛、走出体制。甚至,对他们的明星化也乐见其成。

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国产体育电影有《我是马布里》(2017)和台湾地区的《翻滚吧,阿信》(2011)《破风》(2015)等。虽然后两部从属于台湾电影的创作脉络,但因在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反映了观众的审美倾向,因此一并谈一谈。

2011年上映的《翻滚吧,阿信》讲述的是一个误入歧途的体操选手,为了圆梦排除万难再度踏上体操舞台的故事。尊重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天赋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当看到导演近乎痴迷地将镜头对准彭于晏在鞍马上旋转的身姿时,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部关于运动员个体,而非国族精神的电影。

《翻滚吧,阿信》

四年后,同样由彭于晏主演的《破风》上映。这次,自行车团队比赛中的辅助角色"破风手"站到了舞台中央。不同于《翻滚吧,阿信》中的自我成长与突破主题,《破风》表现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竞争与协同的微妙关系,重点在体育精神本身上。这些电影没有集体主义叙事的包袱,在探讨体育与人的关系时,相对来说可以纯粹一些。

北京奥运会后,内地体育题材影视剧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传记电影《我是马布里》的上映,才稍稍添了一把火。

这是一部典型的"明星"化电影。马布里本就是美国球星,这部电影讲述的又是他从NBA隐退前往中国寻找"篮球梦",最终带领一支弱队冲上冠军巅峰的"明星"故事。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这部好莱坞式体育片中弥散,这部电影都不能说是个体出场了,它已经沦为马布里个人品牌价值的一个注脚。

真正的体育片小高潮,还要等到2020年。虽然《李娜》没能如期和观众见面,但《夺冠》的上映还是为国产体育电影开启了新篇章。把它和今年上映的《超越》连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在国产体育电影中,对"体育与运动员""集体与个体""牺牲与荣誉"等关系进行思辨表达的趋势,正在形成。

《夺冠》整体修修补补,差强人意。但从影片所表现的,郎平对中国女排训练体系的系统改革中,依旧能清晰读出"让体育回归体育,让运动员回归人"才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让排球成为姑娘们自我实现的工具,而不要让运动员沦为工具人,这是我们回看当年女排夺冠盛况时,当有的第二视角。

《超越》讲述的是新百米冠军吴添翼和老飞人郝超越之间相互救赎的故事。这部电影融合了很多体育议题,比如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队内竞争的残酷乃至自费海外训练的艰辛……但最醒目话题,还是退役运动员的下半生该怎么走,能怎么走的问题。

电影中,前亚洲飞人郝超越选择了下海经商,但显然前半生封闭训练所积累的社会经验不能助力他商海破浪,他也因此陷入沉沦。《超越》是温情的,留下了一个让郝超越归队训练师弟吴添翼的光明结局。但现实中,运动员的退役生涯却并不总是以喜剧收场。

其实,在公共舆情中,我们对中国体育文化乃至体育制度的反思一直在场。

《夺冠》中所讨论的,关于个人、集体和压制性粗放训练的问题,在对长跑"马家军"的揭秘性报道中早被提及。关于运动员退役生涯的惨淡境况,特稿《举重冠军之死》更是在本世纪初就有过振聋发聩的提问。

客观来说,不是体育题材影视创作不追求社会性,而是在诸多限定条件下,主创们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饭圈"化的东奥舆情意味着什么?

回到这次东京奥运会,我们会发现这一届奥运观众,对金牌很在意但又似乎没那么上心。对中国队夺金项目的关注,并不妨碍他们舔屏、吃瓜、玩梗。

看射箭比赛,21岁的哥伦比亚高颜值射箭运动员瓦伦蒂娜一出场,大家纷纷刷屏"感觉她射中的不是靶子,而是我的心"。

看公路自行车比赛,又会被奥地利学霸选手--数学博士后基森霍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夺冠之"瓜"带偏。

看乒乓球赛,在紧张之余还不忘发挥动手能力,把日本小将伊藤美诚"蛇精"式发球的手势、丢球后的夸张表情,都做成了表情包。

更不用说,还有被网友玩坏的吴京表情包、田亮落水"压水花"桥段。

应当说,淡化民族情绪,用体育精神、娱乐态度看待奥运比赛,已经成为新一代观众的共识。当观众自己都习惯了"文体不分家",我想体育题材影视创作也到了向前迈一步的时候。

【】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