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澤暉、侯知健

上個月,在英國軍隊撤離阿富汗行動中,安-225運輸機一次性將3架“超級美洲豹”直升機裝入貨艙,向世人展現出這款“巨無霸”戰機的戰略運輸能力。


安-225運輸機

安-225是蘇聯航空工業的傑出代表作。1989年巴黎航展,安-225馱着“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驚豔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量軍工產業,包括安東諾夫設計局、馬達西奇公司、FED集團等頗具盛名的航空企業。但因經營不善,這些軍工企業發展情況並不樂觀。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沒有獨立生產過一架飛機。

今年3月,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發佈消息稱,將通過尋求國際合作重啓安-225項目,重振烏克蘭航空工業。儘管烏克蘭實施了一系列舉措,但重啓安-225項目仍希望渺茫。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技術角度分析,復產安-225是得不償失之舉。有關人士分析,發佈復產安-225的新聞更像是爲了提升國民信心。相比之下,復產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另一款運輸機安-74更爲靠譜。

世易時移,重啓安-225難度頗高

安-225是蘇聯“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配套工程,其設計目標是爲了搭載航天飛機執行數千公里的長距離空運任務。

衆所周知,火箭在低緯度發射時能夠攜帶更大重量載荷進入預定軌道。因此,蘇聯大多數航天發射場選址於國土最南端,遠離航空航天製造業基地。

從製造廠到發射場,如何實現超大型精密貨物運輸,成爲當時蘇聯科學家亟待解決的難題。

蘇聯氣候寒冷,水路運輸首先被否定。科學家又論證陸路運輸可行性,經考察鐵路運輸沿線會經過大量凍土地帶,高額的鐵路建設維護費用讓蘇聯政府難以承受。

經過多輪討論研究,蘇聯政府決定以安-124爲基礎,研發一款巨型專用運輸機,通過空運方式完成航天飛機運輸。於是,安-225應運而生。

不可否認,在“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運輸任務中,安-225是一個既經濟又實惠的理想方案。但在商業運輸領域,安-225並不是“香餑餑”。安-225貨艙可用寬度和高度與安-124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安-225能完成的任務,安-124大多數也能完成,並且成本更加低廉。因此,在全球空運市場中,不少客戶更傾向於選擇物美價廉的安-124或性能相似的空客A300-600ST運輸機,安-225能夠獲得的市場訂單極其有限。

近年來,烏克蘭國內經濟低迷、國防經費投入不足,安-225復產計劃可行性存疑。此外,蘇聯解體後,軍工企業分散在多個國家,斷裂的航空產業鏈也是安-225項目重啓的難點。

從目前形勢看,重啓安-225項目,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部件供應。安-225的相關部件供應商並不在烏克蘭本土,且大部分廠家已經倒閉,這就需要烏克蘭軍工企業投入更多經費參與到相關部件的研發生產中。

二是設計試驗。長期以來,安東諾夫設計局人才流失嚴重、研發資料不全,復產安-225無異於重新研發,很多環節需要重新設計,科研人員必須進行大量試驗才能獲取相關數據。儘管烏克蘭擁有安東諾夫設計局、馬達西奇公司、FED集團等航空知名企業,但安-225的相關試驗工作卻是在俄羅斯完成,缺乏技術積累的烏克蘭軍工企業想要獨立生產安-225,難度頗高。


權衡利弊,復產安-74更爲可行

相比研製難度係數更大的安-225,復產安-74是一個頗爲可行的方案。

近年來,在後勤物資高效運輸、武裝力量快速投放、重傷病員後方轉移等方面,烏克蘭軍隊常常陷入被動局面,對戰略投送的需求迫切。

截至目前,只有24架安-26、1架安-70、5架伊爾-76在烏克蘭空軍服役,這些運輸機大多數服役時間過長、缺少維護,戰略投送能力大打折扣。

而安-74能夠較好地滿足烏克蘭軍隊的戰略投送需求。安-74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爲蘇聯民航設計的輕型雙發運輸機,載重10噸、最大起飛重量34.5噸。安-74的機翼和尾翼前緣均安裝防冰系統,適合在嚴寒條件下飛行;發動機安裝在機翼根部上方,“肩扛式”的安裝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運輸機低速滑行時的機翼升力;發動機安裝有反推力裝置,機輪增設雪橇,這種設計讓安-74具備短距起降能力。

此外,安-74的設計製造難度遠低於安-225。蘇聯解體後,安-74的研發資料完備、改進工作從未停止,復產工作相對容易。


重振旗鼓,烏航空工業任重道遠

不論是重啓安-225項目,還是復產安-74,都離不開一個強大的航空工業體系作爲支撐。

儘管烏克蘭有着強烈願望要重振航空工業,但一系列現實難題擺在面前:

一是產業鏈斷裂。蘇聯時期,各軍工廠產業鏈高度依存。蘇聯解體後,烏克蘭軍工企業的許多設備和部件需要從俄羅斯進口。10多年前,烏克蘭與俄羅斯在安-70等項目上還保持着良好合作。在俄羅斯的有力支持下,烏克蘭航空產業鏈仍能閉合運行。但隨着俄烏關係惡化,失去俄羅斯的有力支援,烏克蘭航空產業鏈被徹底斬斷,軍工產業遭受重擊,生產研發能力大幅削弱。

二是軍工企業衰敗。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呈斷崖式跌落,國防經費減少,武器裝備訂單縮水,烏克蘭軍工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如今,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馬達西奇公司勉強維持生存;擁有百年曆史的哈爾科夫坦克工廠一年造不出一輛坦克;曾生產過航母的黑海造船廠宣告破產……烏克蘭軍工企業大量生產設備得不到更新,生產效率得不到保障。

三是科研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由於飛機訂單急劇減少,烏克蘭航空工業新生代技術人員,鮮有機會參與飛機研發過程,難以在實戰中積累經驗,錘鍊核心研發能力。人才流失正逐漸動搖烏克蘭航空工業的發展根基。

困難並沒有阻擋烏克蘭前進的腳步。近幾年,國家控股的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動作頻頻:裁撤與國防工業無關的產業,將旗下60多家公司改革重組爲9家公司,實現國防工業企業現代化改革;積極尋求國際合作,與阿聯酋簽署總額爲10億美元的軍事技術合作合同。

面對困境,烏克蘭航空企業選擇應對挑戰、主動求變。烏克蘭航空企業能否迎來複蘇的春天?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中國軍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