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馮爍 費磊 李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隨後,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率先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目前,浙江省全域推動共同富裕體制機制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在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的現代農業小微產業園二期入駐抽籤儀式現場,武長村村民姚立凡剛剛通過自留地置換了園區內“拎包入駐”的農業大棚。

姚立凡:我們可以直接在大棚裏灌溉了,以前排水有時候會淹掉,現在大棚外面新建了排水渠道。

去年,姚莊鎮將幾個緊鄰村的6000畝農田統一規劃,通過土地流轉、以棚換棚的形式,讓有種植需求的農戶在新大棚可實現20%以上增收,3個大棚一年能有15萬元左右的收成。

姚立凡:同樣換過來的話,至少多了一畝地。產量我想應該有10%—20%的增長。

在嘉善縣大雲鎮坐落着這樣一座中德生態產業園,當地村通過“飛地抱團”模式,集體出資成立公司引進以德國爲主的精密機械、裝備製造企業9家,每年按投資額的10%給予出資村保底分紅。

大雲鎮經濟發展辦主任林晨:通過“飛地抱團”把所有的土地指標集中起來,放到區位優勢好的地方,這樣能引進一些優質企業進來,同時給我們帶來更多稅收的收入。

3年間,這座產業園已爲22個“股東”村帶來了3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的分紅效益。

魏塘街道國慶村黨支部書記魏永梅:我們現在的道路都經過硬化、綠化、美化,條條路上有路燈,我們每一個空閒的公共地塊都有健身小廣場。

“村名花園不長花,草棚泥房窮人家。”這首歌謠是改革開放前浙江東陽市花園村的真實寫照。現如今的花園村建立起了一片花園紅木傢俱市場。杜承三如今已經成爲浙江卓木王紅木傢俱有限公司董事長,擁有800多名員工。

杜承三:紅木產業能帶動當地餐飲、房屋租賃等產業發展,所有一系列相關產業都帶動起來了。

目前花園紅木產業輻射到周邊六個鄉鎮街道,數以十萬計的老百姓使用這套“共富密碼”過上了小康生活。

當地居民方萍:現在每年人均收入都在遞增,而且我們花園村福利也很好,每家每戶按人口來說,每個月都可以領到油、米、面、雞蛋和肉。

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看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主戰場在“三農”,而產業興旺是前提。

王通林: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把我們山區的、把廣大農村比較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和現代農業對接起來,和整個現代的物流體系、電網電商以及信用金融體系對接起來,這樣我們整個農業發展就會有規模、有效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