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延安精神:中國革命走向輝煌的力量之源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羅旭 張哲浩 周曉菲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今年7月1日,陝西延安,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裝扮一新,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上午8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駐足,就近收聽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

“幾回迴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很多遊客都是在黨的百年華誕之日,專程來到延安重溫紅色記憶。

延安,中國革命的聖地,共產黨人的紅色燈塔。這片厚重的土地,孕育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推動中國革命走向輝煌。

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到延安採訪。從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革命家們極其儉樸的生活細節中,斯諾發現了一種偉大的“東方魔力”。他斷言這種力量是興國之光,勝利之本,並向全世界作了報道。

“東方魔力”背後,是這片紅色土地上蓬勃生長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黨的七大會址位於延安楊家嶺,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2015年2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考察調研。他動情地說,這裏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1935年到1948年,13年延安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低谷走向高峯。

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在當年那樣艱難困苦的歲月創造輝煌、成就偉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確立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1938年,他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回答“在抗大應當學習什麼”的問題時表示,“首先是學一個政治方向”。1939年在紀念抗大成立三週年時,毛澤東更是明確將“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定爲抗大首要的教育方針。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它集中體現在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上。在延安的13年中,我們黨從之前經歷的挫折中快速成熟起來,成爲中國革命事業當之無愧的領導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是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實現了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

以延安時期爲起點,我們黨領導人民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充分證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繫,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正是有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在屢遭挫折和失敗的境遇下,激發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鬥志和磅礴力量。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用近30年時間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基礎上用40多年時間進行改革開放,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今天我們學習百年黨史、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陝西省委黨校(陝西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宦潔說。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着嚴重的教條主義錯誤。如何從“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迷信中解放出來,是遵義會議後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最迫切的歷史任務。

黨中央經過長征落腳陝北後,爲了從理論上對主觀主義進行徹底批判,毛澤東同志先後撰寫了《中國革命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析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揭露和批判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思想根源。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並提出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命題,號召全黨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從1942年2月開始,毛澤東同志又領導全黨進行普遍整風,正式樹立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貫穿於延安精神的各個方面。從1935年到1948年,作爲中共中央領導革命和鬥爭的所在地,延安經歷了抗日戰爭、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黨的七大、解放戰爭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成爲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實現興黨興國的重要法寶。”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許耀桐說,“實踐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發起“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目標、啓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新時代,延安精神中蘊藏着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凝聚人心、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爲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偉大事業提供了重要動力。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瓜連的蔓子,蔓子連的根。老百姓連的共產黨,共產黨連的人民。”從延安時期起,陝北有首民歌傳唱至今。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作爲延安精神原生形態的“抗大精神”“張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五老精神”“南泥灣精神”,都是人民情懷、羣衆至上的公僕精神。我們黨正因爲始終用延安精神這個“蔓子”紮根於人民羣衆之中,才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羣衆的衷心認同和擁護。

在延安,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是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經常思考的重大課題。1939年2月,在致張聞天的信中,毛澤東同志把“爲人民服務”作爲無產階級的道德觀提了出來。1944年9月,在中央直屬機關和警備團召開的張思德追悼大會上,毛澤東同志發表《爲人民服務》的演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激勵着一代代共產黨人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謀大同。

1945年,黨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作爲黨的宗旨寫進黨章,科學回答了共產黨人“幹什麼”“爲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執政宗旨和價值取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陝甘寧邊區政府在財政異常困難的條件下,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辦醫院、辦保育院、辦識字班。1945年,僅教育投入就佔了邊區財政支出的四分之一。

1940年,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國慰勞考察,蔣介石準備接待經費8萬元;陳嘉庚到延安後,毛澤東請他喫晚飯,桌上只有白菜、鹹蘿蔔乾,外加一味雞湯。這味雞湯,是鄰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遠客,特地送來的。後來,陳嘉庚在緬甸仰光華僑歡迎會上說:“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也許,就是那頓飯那味湯,讓陳嘉庚看到了國共兩黨的差別,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一個政黨的最高領導人與人民同甘共苦,人民還有什麼理由不擁護,還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呢?

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

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到“以人民爲中心”,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櫛風沐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靠的就是始終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仍然會有亂雲飛渡、風吹浪打,只要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中國共產黨人就沒有戰勝不了的風浪。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一把鋤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1941年春,王震率領八路軍第359旅,肩挎鋼槍、手握钁頭來到南泥灣,開闢了“陝北的好江南”。自此,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成爲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徵。

陝甘寧邊區地廣人稀,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尤其是在1940年後,陝甘寧邊區被國民黨數十萬大軍層層封鎖圍困,連一粒糧、一尺布都不準進入邊區,我們的軍隊面臨着沒有補給的艱難境地。

延安的物質生活十分艱苦,但物質上的困難並沒有使人們頹廢萎靡,畏首不前,而是激發了人們的豪情壯志,賦予人們真正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的豪邁之氣。1941年,爲擺脫困境、打破敵人的封鎖,陝甘寧邊區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有效克服了嚴重的物資困難,保障了抗日經費的供給。

1945年8月,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說:“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成爲中國共產黨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成爲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一貫的精神風貌。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爲中國夢鋪墊了雄厚的底氣。蛟龍下海、嫦娥奔月、復興號馳騁萬里……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讓新時代中國不斷攀登世界科技高峯。先進技術、關鍵技術求不到、買不來,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掌握知識產權,纔有市場競爭力、纔有國際話語權。

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時指出,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在陝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迴盪在中華文明歷史的深處,雕刻着億萬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懂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能懂得當代中國。

現在,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農村貧困人口減少約7.5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22倍,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成爲世界經濟的主要穩定器和重要發展引擎。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成果。

“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延安精神是一座豐碑,形塑了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基本特徵和精神偉力。”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副院長趙耀宏說,“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需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斷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