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举重冠军之桥

今天故事的主题是

「 吕小军 」

许多中国运动员的人生故事剧本大体类似,剧情主线是逆袭。他们往往出身农家,在中小学运动会上偶然参加了短跑、跳远、铅球或者什么其他项目,显露出一点天赋,被某个基层教练发现,然后进入体校,走上职业体育道路。很多年后,他们在奥运会上一举成名,实现人生的逆袭。朱婷的故事如此,苏炳添的故事如此,吕小军的故事同样如此。

人们往往因这些奥运冠军出身寒门,靠自己的努力搏来金色的荣耀而深受触动。苦难触动人心,励志刺激人心。人们为这些故事所触动是因为内心有柔软的天性。但是,穷在深山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些运动员与他们的乡村邻居比起来,毕竟多了一个生活机遇。如同小镇一眼望得到头的街道,那些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更值得感慨。

所以我对这种"逆袭"的剧情不怎么感冒,我更喜欢琢磨他们逆袭之后的人生续集。"逆袭"只是这些运动员人生故事的第一季。在一举成名之后的第二季里,他们的人生剧情往往再次雷同。在经历了运动人生的高光时刻之后,他们仍然需要再一次寻找生活的道路。如同高考是一座独木桥,运动员退役之后的人生路途,同样是一座窄窄的桥。

我们看到,许多人会从这座桥上跌落,重新掉进命运的湍流。在做运动员的岁月里,他们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闷头练是实现逆袭的唯一机会。在一举成名之后,他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让自己的运动生命更长久一些。因为金牌是唯一的生活机遇,健康是运动生命的"免死金牌"。但是没有人能打败时间,在时间的迷宫里,大多数运动员最终要面对放弃。

在东京奥运会上,37岁的吕小军再次举起一枚举重的金牌,32岁的苏炳添跑出9秒83的亚洲纪录,这两个人是用科学训练对抗时间销蚀的典范。吕小军举起了时间不能承受之重,苏炳添跑赢了时间不可追赶之速。他们专业上的成就令人心生敬意,他们经营人生的睿智更堪回味。我们看到,苏炳添和吕小军都很自然地将自己的专业融进了生活。

苏炳添在2018年之后去暨南大学做了副教授。在暨南大学半退役的状态里,他将自己的专业转化为研究,同时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细节。吕小军则从2017年开始授权运营方经营一间运动器材淘宝店,第二年又开了天猫店,将自己举重的专业转变成一门商业,将竞技训练与日渐流行的健身日常对接。他们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懂得"天下可以逆取,但更需要顺为"的道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们曾经用天赋之钥打开了逆袭之门,又再次用专业之钥,打开了生活之门。吕小军将自己日常训练视频发布到了网上,这些训练技术瞬间就俘获了健身爱好者的身心。当我们对举重的印象还停留在苦大仇深的层面,吕小军已经将其转化成一门通用的语言。这种调整人生、经营生活的睿智对普通人来说富有启迪的意义。

天下可以逆取,但需要顺为。顺势而为,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我们看到太多优秀的人停留在逆袭的故事里就再也没有好看的续集。吕小军八岁开始自己的举重生涯,是伦敦与东京两届奥运会冠军,在健身圈被称为"军神"。健身爱好者们在他的那些训练视频下留言,"为什么看一个完美的深蹲会这么赏心悦目,就像看脊椎按摩师的视频一样解压。"

生活有时候会给人许多启迪,仿佛是一道光,瞬间照亮脚下的道路。但是这道光有可能稍纵即逝,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抓住这道光需要机会更需要判断力。吕小军在健身圈成为"军神",这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影响力。健身爱好者们对训练装备需求日渐增强,这是一个商业机会。互联网时代,电商这束光在吕小军的专业与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人们用出圈一词评价吕小军很火。其实吕小军从来没有出圈,他只是更清晰地认清了自己的圈。吕小军技术完美,熟悉各种器械和护具。这些经验授权给成熟供应链去做开发,在淘宝天猫这样优质成熟的电商平台上开店,吕小军举重若轻,将自己的圈扩得更大。健身圈里不少人都会上淘宝搜吕小军,他们会去抢店铺里经常断货的限量款。现在,吕小军授权运营的天猫店就有超过3万的粉丝,据悉每年的销售额都能达到大几百万。

这些数字和他获得金牌一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像是神话。但这位举重冠军通过逆袭走出湖北潜江的乡村,继而顺势而为将自己的专业转化成一爿天猫店的生意,在逆袭与顺为之间饱含生活经营的智慧。不唯奥运冠军的道路是一座独木桥,普通人的生活之路同样是一座窄窄的桥。有的人越走越宽,有的人越走越窄,在宽窄之间,我们唏嘘回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