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中國近日拒絕接收約1000個集裝箱的印度凍蝦。據印度《經濟時報》8月2日報道,印方以中方沒有分享檢測報告爲由,宣稱中國的指控沒有“科學根據”,並向中方提出了抗議。

印媒稱,這些凍蝦已經嚐到了“政治的苦澀”,雙方面臨一場重大的外交攤牌。這樣的措辭,似乎暗示這批凍蝦質量沒有問題,都是中國故意刁難。對此,不禁要奉勸印度去翻看下中國海關上月的“退貨記錄”,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像極了“愛哭的巨嬰”。

圖說:蝦類是印度重要出口產品 圖源:GJ

中國海關措施符合法規

中國海關總署官網發佈的公告上,詳細說明了爲何印度多家水產品生產企業會遭中國退貨。

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海關總署先後四次、對共計20家印度企業採取緊急預防性措施。其中,還有一家企業連續兩次被採取措施。這些貨物,以凍南美白蝦爲主,還有部分凍杜氏叫姑魚和凍魷魚。而檢測結果顯示,在多批次的內外包裝中均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公告顯示,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暫停接受這些企業的產品進口申報,爲期1周。也就是說,中國海關採取的措施,不僅合乎法規,也沒有徹底封死進口印度水產品的渠道。反觀印度,自去年兩國邊境對峙之後卻對中國企業和產品進行了近乎瘋狂的詆譭、打壓和限制。

防疫措施並非針對印度

然而,圍繞印度問題水產品被中國海關退貨一事,印媒話裏話外都透着中國藉此敲打印度的暗示,這非常無知。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蝦類出口國,也是印度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而中國是印度海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其中近半是凍蝦。但在7月,因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被中國海關依法採取措施的,可不止印度一家。

7月7日,因從俄羅斯進口的9批次冷凍禽肉產品的14份內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中國海關暫停接受俄羅斯某禽肉企業的進口申報,歷時4周。

7月9日和15日,因爲相同原因,中國海關又對巴基斯坦的3家水產品生產企業採取措施,暫停受理其進口申報1周。6月,也有巴基斯坦企業受到同樣的處理。既然如此,印度媒體又有什麼理由,對別國依法科學防疫的措施進行政治化炒作呢?何況本國疫情是什麼樣,難道印度媒體心裏真的沒數嗎?

印度疫情可能再次暴發

8月2日,印度恆河兩邊,曾讓全世界擔憂的一幕再次出現。當天,有超過10萬名印度教信徒湧入了北方邦瓦拉納西地區,聚集在溼婆金廟裏禱告,並在恆河水裏集體沐浴。

雖然管理部門官員宣稱會落實防疫措施,但新聞圖片顯示,絕大多數信徒都沒有佩戴口罩,而且現場人流密集,保持社交距離完全成了一句空話。不少人大概忘了,印度是如何在第二波疫情中沉淪,又是如何讓本有望被控制的疫情演化出“德爾塔”這一感染性更強的變異毒株。

印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近日運用數學模型預測,印度可能暴發新一波新冠疫情,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好情況下不超過10萬例,最壞情況下可能逼近15萬例。

這批研究人員曾準確預測印度第二波疫情的拐點,他們預測新一波疫情最快或於本月暴發,10月達到峯值。

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