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林丹最敬佩的對手:3次錯失奧運金牌、36歲患癌,他如今怎麼樣了?

"既生瑜,何生亮",是對林丹和李宗偉最好的概括,但他們的關係,又絕非只是對手而已。

朋友別哭

8月2日晚,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落幕。中國選手諶龍0:2惜敗丹麥選手安塞龍無緣冠軍。

比賽結束後,林丹與李宗偉這對傳奇對手在直播中"相聚",林丹還打趣邀請李宗偉一起"復出"打雙打。

● 林丹和李宗偉直播連線

前幾天,林丹還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最敬佩的對手就是李宗偉。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能接受外國人打敗中國人的,除了福原愛,就是李宗偉。"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因爲李宗偉是海外華人,而是因爲他是一位屢敗屢戰的悲情英雄。

他本是世界羽毛球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斬獲69個冠軍頭銜,是史上國際賽事男單冠軍最多的選手,並締造了累計350周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紀錄。

但他卻未能在奧運會上斬獲一枚金牌,連續三次屈居亞軍。

而他前兩次敗北,都是因爲那個神一般的對手林丹。這也讓無數球迷發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更加悲催的是,當他全力以赴地備戰東京奧運會時,卻因爲傷病問題不得不放棄。2019年6月13日,李宗偉幾度垂淚宣佈退役,告別了19年的職業生涯。

"爲我的國家奪得一枚奧運金牌一直都是我的夢想,但遺憾的是,我不能實現這個目標了。但我很確信,馬來西亞隊總有一個會拿到金牌的。"

李宗偉退役後,他的"一生之敵"林丹在微博上寫道:"獨自上場,沒人陪我了。"並分享了一首歌曲:《朋友別哭》。

沒有失去勁敵的喜悅,只有知己離去的落寞。

這個被林丹敬仰的對手,究竟是怎樣的傳奇?

全力以赴

李宗偉是1982年生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縣,爺爺奶奶當年爲了生計南下馬來西亞,從此紮根於該國的第二大城市檳城。

他們家兄妹四人,李宗偉排行老幺,從小就備受寵愛。但這種寵愛非常有限,因爲他們經濟拮据,在馬來西亞屬於典型的藍領華裔家庭。

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則經常換工作,做過油漆工、計程車司機、魚貨運輸工。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相繼放棄學業,去掙錢補貼家用。

● 李宗偉和哥哥姐姐們

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李宗偉很可能步哥哥姐姐的後塵。但幸運的是,他是一匹千里馬,而且恰巧遇到了伯樂。

1993年,爸爸帶着11歲的李宗偉到球館去打羽毛球,結果被一位教練看中。教練發現,這個男孩雖然矮小瘦弱,但身體協調性遠超普通小孩,於是徑直走到他們面前,提出要收李宗偉爲徒。

羽毛球是馬來西亞的國球,爸爸也是羽毛球的愛好者,聽到這話當然很開心。但他作爲打工人,實在沒時間天天接送孩子來訓練,就非常爲難。

教練當機立斷,決心培養這名英才。"放心吧,交給我好了,你只要每天把他送過來,我保證練完球就把他安全送回家。"從此,李宗偉開始了羽毛球訓練。

● 童年李宗偉

他練得非常努力,而一次被盜事件,讓他更加刻苦。

有一次,他們家被小偷光顧,李宗偉的羽毛球拍也被順走。沒有球拍,當然會影響到在家的練習。

但父親卻隔了好久,纔給他買了一把新球拍。原因很簡單,一把球拍90馬幣,按照當時的匯率相當於人民幣180元,對於他們家來說很貴。

李宗偉深刻地認識到現實的壓力,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此在球場上更加拼命地練習。

斤斤汗水

1999年,李宗偉在馬來西亞全國錦標賽上首次奪得冠軍,年僅17歲。僅僅用了6年時間,他便穿上了國字號戰袍。

但他在國家隊並不受重視,無論是體型還是體能,1米72的他都談不上出衆。像力量訓練,他只能拉二三十磅,一些同伴卻能拉五六十磅。

面對這些差距,除了高強度的練習之外,別無他法。經過幾年的追趕,他漸漸達到了國內頂尖的水準,在2004年7月奪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公開賽冠軍。

一個月後,他參加了雅典奧運會,結果在16進8的比賽中輸給了中國選手陳宏。奧運會結束後,爲了提升李宗偉的水平,球隊給他請了位中國教練--李矛。

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李矛發現了這個年輕人的恐怖。爲什麼本來沒啥優勢的他,能夠進步神速呢?因爲他在訓練中簡直是魔鬼。

當隊內180分鐘的對抗賽結束後,其他隊員都累趴在地,他卻意猶未盡;每堂訓練課他要打500個球,換上5件球衣,結束後還要進行至少半小時的肌肉拉伸。

● 李宗偉在訓練

最讓他驚訝的是,有次比賽結束後,李宗偉的體重竟然減輕了6公斤。

李矛感慨道:"6公斤什麼概念?一般人脫水兩公斤就意識模糊,更別提打戰術比賽了。他能打,還能贏,絕對不是一般人。"

但這種巨量的體能訓練,事實上也有缺點。中國早就改良了這種"鐵布衫派"的訓練方法,側重於技術與戰術的培養。

● 李矛指導李宗偉

在李矛的指點下,這個魔鬼般的運動員,還學會了技術和戰術,在球場上更加狂猛犀利。僅僅一年半的時間,他就收割了多個獎項,在2006年1月份把自己的排名打成了世界第一。

他也因此收穫了全民的崇拜,成爲了首相之外曝光最高的馬來西亞人。但一位中國選手的出現,一次次封死了他奧運冠軍的道路。

林丹

這個選手,就是林丹。

瑜亮相逢

林丹比李宗偉小一歲,兩人初次相逢於2004年的湯姆斯杯,林丹以2:1小勝李宗偉。

當時的兩人還沒有想到,眼前的對手將是一生的宿敵。

● 22歲的李宗偉和21歲的林丹

2年之後,兩人在馬來西亞公開賽決賽上狹路相逢。結果林丹在決勝局無比勇猛,將比分打成了20︰13。眼瞅着勝券在握,林丹激動地朝臺下飛吻。

太囂張了,這可是本土的比賽啊!

李宗偉氣得火湧心頭,拼命發起了反擊,居然硬生生把比分扳到了20︰20,並最終定格在21︰23,贏得了比賽的冠軍。林丹氣得一腳踢飛球拍,成爲了球迷們津津樂道的名場面。

● 2006年馬來西亞公開賽決賽

雖然李宗偉在一些比賽上贏過林丹,但在最重要的兩個賽事:奧運會和世錦賽,他徹徹底底地被中國軍團壓制。

2008年他初次殺入北京奧運會的決賽,結果被巔峯狀態的林丹碾壓,僅僅38分鐘就以0:2完敗。

● 倫敦奧運會領獎

4年之後,他帶傷參加倫敦奧運會,再次殺入了決賽,而且首局取勝氣勢如虹,但後來又被林丹逆轉。

2016年裏約奧運會,他又和林丹在1/2決賽上相逢。這一次他終於戰勝了宿敵,林丹也不復年少時的意氣,和他緊緊擁抱並交換球衣,祝賀他的勝利。

這是他離奧運金牌最近的時刻,但是他又遇到了中國又一位大魔王選手諶龍,再次輸掉了比賽,連續三屆奧運會奪得銀牌。

在另一個重要的比賽世錦賽上同樣如此,他4次斬獲亞軍,其中2次輸給了林丹,2次輸給了諶龍。

中國隊,成爲了他過不去的一道坎。

傳奇落幕

丹麥球王蓋德曾經給李宗偉提過一個建議,讓他效仿林丹選擇性地參賽,這樣才能維持最佳的狀態。

但李宗偉做不到,自從成名之後日程就滿滿當當,什麼比賽他都要參加。原因很簡單,羽毛球是馬來西亞的國球,但只有他一位頂尖級的球員。

"中國沒有林丹,還有諶龍或者其他選手,我們馬來西亞後繼無人,所以還是要堅持打接下來的比賽。"

其實早在2013年,他就有了退役的念頭,因爲實在太累了。"真的很累。有時候真的不想打羽球了,想退役。但沒法子,國家需要我。公開賽有我去,至少可以進四強。"

由於他的驚豔表現,馬來西亞國民早就把他當成了神祇。各族人民都視他爲英雄,有關他的廣告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連王室都在2008年授予他"拿督"封號,相當於中國的省長,這是一種象徵式的終身榮譽身份。

爲了不辜負國民的信任,爲了幫國家多贏幾枚金牌,他只能奔波輾轉。這種滿負荷的比賽,讓他斬獲69個冠軍頭銜,並累計350周排名世界第一,兩者都創下了世界紀錄。

但這也嚴重影響了他的發揮,最典型的就是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在奧運前的兩個月,他在另一場比賽中崴傷了右腳踝,想到接下來的奧運會,他第一次在觀衆面前流淚。

而他最渴望的,就是幫助國家贏得一枚奧運會的金牌。

但悲劇的是,他在2018年被診斷出早期鼻咽癌,接受治療的前40多天,就有10斤肌肉悄悄離開了身體。原來清瘦的他,看起來更加形銷骨立,連衣服都撐不起來。

在治療期間,他累計做了33次電療,喉嚨裏面全破,喫東西無比艱難,需要噴麻藥纔可以吞下去。

爲了不讓家人擔心,這位羽壇硬漢偷偷地在洗澡時哭泣。

萬幸的是,由於發現較早,他成功戰勝了癌症。但最終還是無法再參加奧運會,在2019年6月宣佈退役。

心藏巨龍

2018年,馬來西亞上映了一部根據李宗偉事蹟改編的電影《李宗偉:敗者爲王》。

正像這部電影的名字,雖然他沒有贏過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但他早已是人們心中的無冕之王。

李宗偉曾經說道:"即使失敗,它在我生命中鑿刻下的痕跡,也將會是光榮的印記。無論未來走到哪裏,我都會像一個充滿鬥志的戰士,不斷征戰。無論面對什麼狀況,永遠都知道要怎樣重新再出發。"

不斷征戰,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很難。

5年,10年,屢敗,屢戰,有多少人能夠撐下來呢?

但正因爲艱難,所以才彌足珍貴。並不是只有冠軍纔是俊傑,所有在夢想的道路上鍥而不捨的人都是英雄。

正像雨果所說:"讓自己的內心藏着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

成功且看天意,但求心中無悔。

點個【贊】吧,願你心藏巨龍,砥礪前行,靜待龍飛之時。文/令狐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