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東京奧運會,國乒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啓用了孫穎莎。男乒還是非常穩定,但女乒方面,孫穎莎替代劉詩雯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是國乒最大的改變之處。許多劉詩雯的粉絲至今搞不懂,至今耿耿於懷地認爲,國乒教練組啓用孫穎莎參加奧運會單打,是本屆奧運會最大的失敗。

難道真是國乒教練組不懂球?難道真是張怡寧、李曉霞、王楠都嫉妒劉詩雯?難道國乒的元老團還不如球迷有眼光?很顯然恰恰相反,啓用孫穎莎,恰恰說明國乒在做自我修正。

過去這些年,國乒教練組的更新換代速度太慢了。伊藤美誠的崛起就是顯著的證明,不管是丁寧、劉詩雯還是朱雨玲,跟伊藤美誠在打法上相比,都已經顯得技術老化了。伊藤美誠連續打敗這是國乒老將,世界排名不斷提升已經說明了威脅性。

不是說教練組非用孫穎莎不可,而是不得不用。除非國乒教練組真得不想拿金牌,如果這屆奧運會啓用孫穎莎、王曼昱、陳幸同這樣的陣容,教練組肯定會喊出保四爭五的奪金目標,正是由於老將過多,教練組奪金目標才變成了保三爭五。

奪金目標的降低已經說明了問題,教練組。這屆奧運會是以老將爲主打造奧運陣容的,劉詩雯與陳夢的女雙組合,加起來都接近60歲了。馬龍跟許昕的男雙組合,加起來都64歲了。可以說這屆奧運會是國乒史上年齡最大的一屆奧運會,沒有之一。

特別是女乒陣容方面,竟然被我們的競爭對手日乒所看衰,這是很不常見的情形。競爭對手竟然輕視我們,充分說明了我們的統治力在下降。儘管國乒的球迷依然對國乒有信心,但國乒教練組是能夠感覺到危機的。

如果這屆奧運會不讓一名年輕選手參賽,那將失去參賽的意義。參賽的目的除了爭奪金牌之外,也是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要爲下屆奧運會做準備。當然球迷認爲,完全可以讓孫穎莎只參加奧運會團體賽的,因爲孫穎莎沒有大賽經驗。

孫穎莎沒有大賽經驗,但卻接受過大賽的檢驗。孫穎莎參賽最不放心的是球迷,最放心的是國乒教練組。因爲這兩年孫穎莎是外戰當中穩定性最高的一位,也是技術相當先進的一位選手。

許多球迷認爲應該讓王曼昱參賽,頂替孫穎莎。可是這些球迷只看到了王曼昱贏球的一面,沒看到王曼昱輸球的時候。孫穎莎比王曼昱有優勢的地方,就在於她在大賽連續擊敗了伊藤美誠。而這一點陳夢、王曼昱、劉詩雯都沒有做到。

讓教練組選擇,肯定也是選能夠在大賽擊敗伊藤美誠的孫穎莎呀!而且這是個必選題,沒有什麼可探討的。教練組的奧運會選拔標準肯定是優中選優,特別是在年輕選手的選擇上,爭議只是球迷認爲的,在專業性方面跟教練組還是有差距。

其實觀看孫穎莎崛起的過程,你就會發現孫穎莎是一個待時而動的選手。孫穎莎真正的崛起是在2019年,而之前的2018年,伊藤美誠連續擊敗國乒主力選手。所以說在危急時刻,教練組不得不啓用孫穎莎這樣打法先進的選手,來抵抗伊藤美誠的衝擊。

這兩年阻擊伊藤美誠的不止孫穎莎一個,王曼昱、王藝迪、陳幸同都先後擊敗過伊藤美誠。可是孫穎莎擊敗伊藤美誠讓教練組跟球迷印象最深刻,根本就無法忘掉。她們幾乎每一次交手都牽動着教練組跟球迷的心,孫穎莎更是上演了金球絕殺,這讓教練組跟球迷,包括伊藤美誠同時產生了一種宿命之感。

在潛意識裏所有人都認爲,孫穎莎纔是伊藤美誠的剋星,堪稱是一生之敵。儘管孫穎莎跟伊藤美誠的比賽驚心動魄,讓球迷感覺到不放心,但最終獲勝的一方老是孫穎莎,在心理抗壓能力方面,孫穎莎確實強於伊藤美誠。

特別是到了這種大型賽事,選手拼的不光只是技術,也是心理,當然這指的是技術差不多的選手,不是所有的選手都單純的拼心態調節。技術還是佔絕對位置的,沒有技術自信,就沒有心理上的自信。

孫穎莎或許最感謝的也是伊藤美誠,沒有這個宿敵的存在,自己參加奧運會還要再等一屆的。正是由於伊藤美誠的參賽,孫穎莎幾乎大賽小賽都形影不離跟着伊藤美誠參賽,哪裏有伊藤美誠,哪裏有國乒參加的比賽,哪裏就有孫穎莎的出現,孫穎莎就是保障國乒奪冠的。

這也體現出了孫穎莎的價值所在,正是由於孫穎莎參加這屆奧運會,國乒教練組內心深處才更加的有底氣。劉詩雯的粉絲想讓劉詩雯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可是劉詩雯對戰伊藤美誠,誰能保證她能戰勝伊藤美誠?很顯然球迷用輿論是很難保障的。

孫穎莎是用外戰的成績去做出保障的,這就是所謂的非常之時,必待非常之人。孫穎莎就是國乒教練組等待的那位選手,國乒真正的小神龍,就看孫穎莎什麼時候能夠一飛沖天了。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與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