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方言對對碰帶來閩粵式日常用語。今天干什麼飯,肚子好餓!

原標題:港媒:“高畫質”變“高清”、“好姊妹”變“閨蜜”,大陸日常用語深入臺灣社會

據報道,隨着兩岸來往密切,臺灣普通的民間用語早就“大陸化”。“小三”、“網紅”、“高富帥”等詞語,幾乎一般民衆都能脫口而出。另一方面,臺灣用語也在大陸馳騁,如大陸公共場所與商店用的“溫馨提示”其實最早就來自臺灣。

近日颱風“煙花”登陸臺灣,臺灣各大媒體紛紛追蹤,但臺灣民衆對這個來自大陸的名稱感到很新鮮。拜臺風所賜,“煙花”這個簡體詞彙進臺灣官方用語與新聞媒體。語言本是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用的。大陸語彙早就悄悄進入到臺灣人的生活,最近曝光率很高的“甩鍋”就是。

有人認爲大陸的用語比較貼切和淺顯易懂。“高畫質”變“高清”,“好姊妹”變“閨蜜”,“大嬸”變“大媽”,“high-end”變“高端”等,大陸用語幾乎都取代了臺灣本地用法。

耳濡目染之下,臺灣民衆早已不自覺用起大陸用語,且習慣成自然,如氛圍、梳理等。網友說:“立即、立刻(用的)越來越少……立馬(用的)越來越多。”大陸用語長驅直入,連臺灣官方正式公文也都“大陸化”。例如“回饋”變“反饋”,“檢舉”變“舉報”等,連電視新聞臺主播都愛用。

大陸用語在臺灣雖有普及化趨勢,但還是有不少人不習慣。有大陸網友表示,雖然有意識地避免使用,但有時還是會脫口而出。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爲語言本來就是互相流通的。大陸網站常見的“牛逼”,也逐漸在臺灣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一名網友說:“網絡、陸劇看久了,潛移默化,民衆也用,記者媒體也用,現在連政府和學校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