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就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平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羣衆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伴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也隨之加大,“亞健康”這個名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學會自我心態調節和工作生活方式的調整以外,加強全民建身成爲人民羣衆增強體魄和提升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式。全民健身應運而生,有力推動着健康中國建設,築起民族強健的基石。

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和要求。近年來,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把人民作爲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爲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計劃》提出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等8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從藍圖變爲現實,不僅關係到個人身體健康,還有效確保全民健身在國民日常生活中“細水長流”。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後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人除了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內涵,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逐步增多,人民羣衆通過健身促進健康的熱情日益高漲。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羣衆越來越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人民羣衆對健康的期待和需求,承載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目前,我國人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越來越的人加入到每天鍛鍊1小時。從“不運動”到“愛運動”,健身運動不斷激發人民羣衆鍛鍊熱情,釋放的強大正能量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我國不斷向體育強國目標邁進,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支撐。

健康是己任,全民健身是大任。隨着主動健身、科學健身已成爲越來越多人們的自覺選擇,全民健身正在成爲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創造滿足更多人的健身需求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方面,要加大全民健身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完善和細化地方全民健身配套政策文件和規劃措施,進一步降低參與建設、運營和改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制度性准入門檻,提升健身場所使用效益,真正做到夯實全民健身根基。另一方面,要將全民健身納入地方政策內容。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會商研究發展全民健身計劃,將全民健身和體育發展規劃納入地方發展規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各方豐富健身賽事活動,積極推動“互聯網+健身”、居家健身等內容,全面拓展全民健身發展模式。

人人共享體育,體育造福人人。奔跑追夢之路,需要全民健康作爲有力支撐,在全民戰疫的特殊時代背景下,加強全民健身,更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作者:淦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