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家電行業數據上看,並不完全是一些人總結的“價升量跌”現象。顯然,籠統的將家電市場說成是“價升量跌”並不符合實際,至少從數據顯示的角度看是這樣的。

望博齋主||撰文

自疫情以來的家電行業日子難過是一個共識,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輕鬆過日子。確實,2021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是不是未來1十年最好的還有待時間去驗證,現在很難下一個準確結論。

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國內傳統家電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4大品類上半年均呈現出價漲量跌的走勢。彩電實現銷售量1781萬臺,同比下降14.7%;實現銷售額594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5.1%。冰箱實現銷售量1594萬臺,同比增長5.94%;實現銷售額472億元,同比增長20.4%。洗衣機實現銷售量1703萬臺,同比增長15.3%;實現銷售額472億元,同比增長20.4%。空調實現銷售量2721.6萬臺,同比下降5.7%;實現銷售額857.9億元,同比增長3.3%。

單純從這個市場數據上來看,並不是一些人總結的“價升量跌”現象,雖說不及預期,但總體上看,除了彩電是明顯價升量跌之外,空調圍繞上年同比窄幅波動,價升量跌並不明顯。而冰箱、洗衣機則還是“量增價升”。顯然,籠統的將家電市場說成是“價升量跌”並不完全符合實際,至少從數據顯示的角度看是這樣的。

如果說,彩電經銷商說自己的經營慘淡,兩位數的同比銷量下降確實可以印證。不過,冰箱、洗衣機可都是量價齊升,爲何市場上還有那麼多的經銷商哭天喊地,叫苦今年市場的慘淡呢?其實,分析起來並不難理解。

首先,後疫情時期的家電市場確實不及預期。疫情對家電市場走勢的影響巨大,加上家電行業正處於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變革的關鍵時期,市場走勢往往是低於業內的預期。在家電行業,冰箱、洗衣機的市場權重和影響不及彩電和空調。雖然今年市場冰箱、洗衣機還是在增長,但彩電銷量兩位數下降和空調的不及預期,仍然讓行業在感覺上並不好。

其次,廠家漲了價卻沒增利,商家漲了價卻不好賣。從廠家層面來說,原材料漲價持續長達一年,給廠家成本造成巨大壓力。今年以來廠家數次直接漲價,或者是通過推新品間接提升產品均價。但漲價後用戶不買賬,銷售量明顯下降。漲了賣不出去,廠家的經營壓力更大。從商家層面來說,漲價後的產品更不容易賣。用戶纔不管你成本如何?同樣的產品,現在比原來賣的貴了,就不願意買。原材料漲了,我的工資沒漲,你可以漲價,我可以選擇不買,這就是用戶的基本邏輯。

再次,家電渠道終端出口增多,分流了原有經銷商的銷售量。家電終端從過去的專賣到連鎖賣場,再到線上渠道的崛起,現在又有了的直播帶貨、建材家居、社區終端等新興渠道終端,大大分流了原有渠道的銷量,以往的經銷商怎麼能沒有壓力?吐苦水就成爲必然。

第四,市場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市場情緒往往容易被極端情緒帶着走,近年來彩電市場確實不及預期,雖然彩電需求消費是在往大屏上走,但各個廠家的佈局不同,顯示出苦樂不均。彩電這一細分市場的不及預期產生的負面情緒,流露在市場上就會引起共鳴。其他行業也會擔心會不會步彩電行業的後塵。

第五,數據同比的基數問題。其實數據好看而市場不買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去年是新冠疫情爆發的一年。去年上半年社會、人們的重心都放在抗擊新冠疫情上,消費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今年數據與去年同比的話,基數是非常之低。空調基本持平實際上就是比2019年是下滑。冰箱、洗衣機數據有增長,也並沒有超越2019年。彩電的差那就是更糟糕。

應該看到的是,雖然市場上有推高賣新來改變市場的結構,但短期內還是需求並不匹配,賣高的結果是行業均價提升了,但銷量卻也是實實在在的下來了。即:所謂的價升量跌。短期內的量跌還可以承受,但是長期量跌恐怕難以支撐行業的良性循環,足以令市場難堪。

當然,現在看到的價升量跌還是市場的疲軟,或許都是與行業自身從增量市場進入到存量市場的一種必然。推高賣新是未來趨勢,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反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的發展階段就會有不同的市場表現,總是拿過去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無疑是在刻舟求劍,有什麼意義呢?

未來家電市場還指望像增量時期那樣爆發是不現實的,行業運行將進入到平穩發展新的歷史時期,不溫不火就會是一種常態。這就要求不論是廠家還是商家,都要調整戰略和心態,以適應存量時期的市場節奏。否則,把心態搞亂了更加難辦。(責任編輯:常丹丹 HO016)

來源:和訊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