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敏

8月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稱,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財險”)黨委書記、董事長陶光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而這距離陶光強出任永安財險董事長一職已逾5年。在此之前,陶光強並沒有保險業從業經驗,也未曾在金融機構有過任職,僅在陝西省財政廳先後擔任幹部和科長。但無論如何,董事長被調查,又將曾深陷高層內鬥風波的永安財險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擔任董事長逾五年

現年59歲的陶光強是貴州貴陽人,早年在空軍地空導彈學院電子計算機專業學習,後擔任空軍西安指揮所通信處幹部。1989年10月至1997年10月,在陝西省財政廳工作,後出任西北飯店副總經理、黨委委員。2001年1月,任西北飯店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2006年3月,陶光強調任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總經理助理。作爲我國的“第四桶油”,延長石油是除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外,國內第四大擁有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企業。

在延長石油,陶光強一待便是10年,曾先後擔任總經理助理,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總經理助理,陝西延長石油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延長石油集團油田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直到2016年2月,陶光強纔出任延長石油下屬公司永安財險董事長、黨委副書記,2016年11月起擔任永安財險董事長、黨委書記,至今已近五年。而延長石油正是永安財險第一大股東,持股20%。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曾任延長石油董事長的沈浩、賀久長,以及延長石油副總經理袁海科在2020年先後被查。此外,延長石油下屬二級單位陝西燃氣集團原董事長郝曉晨也被查。

其中,沈浩於2007年任延長石油黨委書記、董事長,2015年卸任董事長改任董事。賀久長則在2013年調任延長石油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後接替沈浩任董事長。2017年,沈浩退休,賀久長則調任陝西省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正廳級),至2019年卸任。

翻看永安財險在最新償付能力報告中對陶光強的評價,該公司指其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素質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長期在財政部門和經濟單位工作,實踐經驗豐富,思路清晰,創新意識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最近的7月30日永安財險2021年上半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專題會議上,身爲黨委書記的陶光強還主持了該會議,並以《學好“四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爲主題對全體黨委委員開展黨風廉政文化專題教育。

目前,尚不知陶光強被調查是因在任永安財險時,還是在陝西延長石油時,又或是二者兼有,但陶光強被調查無疑又將永安財險推至風口浪尖。

控制權爭奪往事

資料顯示,永安財險成立於1996年,註冊地爲陝西西安,該公司目前有19家股東,其中,延長石油持有20%股權爲第一大股東,亞東杉控投資、復興工業技術分別持股19.83%、16.18%,爲第二、第三大股東,其餘16家股東所持股權佔比則均低於6%,從0.23%到5.96%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復星集團通過旗下杉控投資、復星工業、復星產業、翼航船舶等四家企業共計持有永安財險40.68%股份。而陝西延長石油等國資股東共計持有永安財險49.23%股權。

永安財險股東之間的控制權爭奪早已不是祕密。已有25年經營歷史的永安財險,在最初的十年裏,股權就錯綜複雜。1997年,註冊資本6.8億元的永安財險,股東出資額卻不足億元,遠未達到《保險法》規定的最低限額。因此宣佈被當時的監管部門央行接管。而此次被接管也直接導致監管機構放緩保險牌照的審批。

1998年,在陝西省政府的主導下,數家國企重組了永安財險。但新舊股東之間的利益糾葛也爲日後股權之爭埋下隱患。2006年,永安財險的三家原始股東,以“過半股權存在較大爭議,以及公司出現重大經營問題”等理由,要求當時的保監會行政接管永安財險。

2007年,張東武到任該公司董事長時,曾向媒體直言面臨諸多挑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償付能力不足,股權糾紛情況複雜,管理方式粗放,累計虧損嚴重等。同時,由於資本金嚴重不足,公司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制裁,對公司各級高管任職資格、業務開展、新機構設立都停止了審批,公司到了崩潰的邊緣。”

而後,在張東武的帶領下,永安財險引入了陝西延長石油等國有企業,以及上海復星集團等民營資本。在兩大實力雄厚的股東加持之下,永安財險的發展進入“快車道”。2007年底,即完成了第一輪增資,註冊資本達到16.632億元。2009年,永安財險即實現了盈利,淨利潤0.97億元。2010年,第二輪增資完成,註冊資本達到26.632億元,當年淨利潤達到2.90億元。2011年淨利潤爲2.84億元。

2012年9月,蔣明接任永安財險總裁,其任職期間,即2012-2015年,永安財險淨利潤分別爲1.82億元、0.80億元、6.34億元、8.33億元。

但2015年是個分水嶺。2015年1月,張東武被選舉爲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然而僅一年後,在2016年2月的一次董事會上,來自第一大股東陝西延長石油的陶光強被選舉爲董事長。2016年9月,永安財險註冊資本變更爲30.09億元。

2017年12月,未到換屆的總裁蔣明又突遭解職,永安財險的內鬥被推向了前臺。

彼時,總部在西安的永安財險召開了一場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決定解聘蔣明的總裁職務,同日,董事長陶光強也被提議解除董事長職務,不過,解聘蔣明是以永安財險紅頭文件的形式下發,而解除董事長陶光強的職務是以高管聯名簽字的形式發佈。根據當時媒體的報道,關於解除董事長陶光強職務的函,落款有顧勇、康嵐、蔣明、彭玉龍手寫簽名,函中附有關於陶光強不適合擔任董事長的理由及部分事實,列舉六大理由、十大證據,董事長與總裁兩隊戰爭在彼時就一觸即發。

直到2019年1月,銀保監會公佈的一張罰單,還原了永安財險董事會當天所發生的事情。

根據罰單內容,2017年12月4日下午,銀保監會檢查組在對董事會臨時會議不知情的情況下,按照檢查流程將現場檢查事實確認會時間定爲12月6日上午9時並通知永安財險,要求總裁蔣明和統計負責人顧勇參加會議。此後,檢查組得知永安財險將於同一時間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並擬解除總裁蔣明的職務。

12月4日晚,檢查組臨時變更檢查計劃,約談董事會祕書。檢查組表示會議時間的衝突和解除蔣明總裁職務的議題將影響檢查工作的開展,建議適當調整會議時間。董事會祕書表示無權決定,並將相關建議轉告董事長。12月5日下午,檢查組約談董事長陶光強,要求適當延後董事會臨時會議。陶光強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接受檢查組的合理建議。12月6日上午,確認會和董事會臨時會議同時召開,永安財險董事長和總裁均缺席確認會,影響了檢查工作的正常進行。

“保險公司股東爭奪主導權,會影響公司戰略定位,影響高管團隊穩定性,對公司業績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可以看到,目前市場上發展穩健的公司,多數是股東穩定、高管團隊穩定的公司。”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說道。

的確,高層內鬥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2016年-2018年,該公司淨利潤開始逐年下滑,分別爲6.03億元、3.01億元、1.81億元。不過,隨後兩年淨利潤有所上升,2019年、2020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爲2.88億元、2.83億元。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