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一首《義勇軍進行曲》,銘刻着一個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之時,在鏗鏘的旋律中,當年全體中華兒女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的場景再次浮現眼前,成爲激勵我們奮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無論是在各種影視作品中,還是在各種英雄故事中,或者是在歷史史料中,偉大的抗戰精神始終是一條難以磨滅的精神主線。今天,當我們踏上新時代的趕考之路時,偉大抗戰精神依然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滋養着我們濃烈的愛國情懷,激勵着我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支撐着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信念。

在偉大抗戰精神中增強我們的愛國情懷。偉大抗戰精神誕生於民族危亡之際,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生命與鮮血鑄就的偉大精神。“爲什麼我的眼中總是飽含淚水,這是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正是因爲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的摯愛,才容不得任何外國侵略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踐踏,纔有“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的同仇敵愾,才凝聚起了堅不可摧的抗戰力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場艱苦卓絕的14年浴血奮戰中,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懷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示與釋放。無論是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或者是在邁步新時代的今天,這種深厚的愛國情懷始終是激勵我們奮鬥前行的力量源頭。回望當年烽火歲月,審視當下幸福生活,展望未來前行之路,愛國情懷始終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澎湃力量。從抗洪搶險,到抗震救災,從非典疫情,到新冠肺炎疫情,越是在急難險重時刻,越能感受到濃烈的愛國之情。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身在何處,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中,國是心中國,心是中國心。

在偉大抗戰精神中增強我們的豪邁之氣。因爲心裏深愛腳下這片土地,因爲心裏裝着對祖國母親的愛,所以纔會有義無反顧的抗爭與犧牲,纔有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纔有爲國捐軀的雄壯與豪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威武不屈和崇尚英雄氣概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用生命與鮮血譜寫了一曲慷慨悲壯的抗日救亡的精神壯歌。從抗日名將楊靖宇,到狼牙山五壯士,從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女將趙一曼,到中國遠征軍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從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到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大寫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概。一抔熱土一抔魂!四萬萬中華兒女以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書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無比壯烈的東方史詩。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國家早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過上了幸福安逸的新生活,這些都是包括抗日戰爭在內的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僅要倍加珍惜,更要堅定自信,我們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邁出豪邁步伐,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偉大抗戰精神中增強我們的必勝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歷時14年艱苦卓絕的偉大抗戰中,我們之所以能夠以巨大犧牲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關鍵就在於這是一場爲了國家與民族危亡的正義之戰,關鍵就在於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在抗日戰爭中,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鬥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在中國大地激發出光復舊物、實現民族復興的雄心偉力。在必勝信念的支撐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經歷了巨大考驗後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更加堅定了對未來發展的強大自信,更加堅定了戰勝一切困難險阻的必勝信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在邁向新徵程的路上,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中國前行的步伐。(李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