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安曼

近期,各個地方政府紛紛出手加碼樓市。

剛剛,據財聯社報道,在新房價格連續多月同比漲幅領跑全國後,廣州限價政策進一步收緊。日前,多位開發商人士表示,廣州相關監管機構已明確要求,之前拿過預售證的項目,再次取證時的備案均價,需較上一期推盤均價下調3%。

而就在昨天,北京、杭州打響限購“雙響炮”,其中,北京原家庭住房套數超限購,離婚3年內不得買房。

先來看看,北京、廣州、杭州最新的樓市政策是什麼……

廣州:取消人才限購

進一步限價

8月2日晚,廣州黃埔區住建局發佈《關於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8月2日起開始執行。

這意味着,在實施人才購房政策近一年半後,房價大漲的黃埔區終於決定關上了人才購房的“綠色通道”。據瞭解,這是繼花都、南沙“口頭”取消後,廣州首個明確發文取消人才購房政策的區域。

廣州率先取消黃浦區人才購房政策的背後,是黃浦區火熱的購房熱情。

2019年底,當時全國樓市都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廣州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南沙、花都、黃埔三大片區相繼以人才引進的名義放鬆限購政策,其中黃埔區規定,在區內連續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享受購房不受戶籍限制的待遇,而持有廣州市人才綠卡或經區評定後,父母或配偶均可在區內購房。

在此政策之下,黃埔區成爲去年以來廣州最火熱區域之一。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顯示,2021年上半年,黃埔區一手住宅成交量爲9103宗,同比增幅達78%;一手住宅均價爲34417元/平方米,同比漲幅超15%,不少個盤的樓價漲幅甚至超過30%,讓衆多買家心慌不已。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廣州這一輪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就是外圍幾個區放鬆了人才綠卡,對沒有就業證明、本地流水、本地社保的外地客戶,也給予了“人才放行”,不少來自東莞、深圳等城市的投資客都有來炒作廣州的房子。

廣州多次出手調控

最高暴跌24%

黃埔房價仍然堅挺

4月8日,廣州成爲唯一一個被住建部約談的一線城市。4月,廣州進入密集調控期,先是重新祭出新房限價政策、將人才購房限售年限從兩年延長至三年等,再是抬高了人才購房的門檻,並將9大區的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徵免年限從2年提高至5年。

那麼這麼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廣州的房價怎麼樣了呢?

根據廣州淘房志報道,“網紅片區”黃埔區的房價從4月份到7月份,房價一直比較堅挺,降幅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位於番禺區的華南碧桂園的錦翠苑, 7月的均價和4月相比,下跌了23.56%。具體原因尚不明確。

北京:已有2套房家庭

離婚3年內不得買房

8月5日,北京住房限購政策進一步加碼,這次瞄準的是假離婚現象。

當晚,北京住建委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購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自公告發布日起,夫妻離異的,原家庭在離異前擁有住房套數不符合北京市商品住房限購政策規定的,自離異之日起3年內,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

在《公告》發佈前提交離婚申請,尚未正式辦理離婚登記的,離婚後仍按原政策執行。

新政出臺前,北京商品住房的限購政策爲,京籍已婚家庭(除通州外)可擁有兩套住房,京籍單身家庭及連續五年在京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非京籍家庭可擁有一套住房。

這意味着,該《公告》發佈之前,如果離異夫妻一方無購房貸款、名下無房,且離婚超過一年,首付只需支付總房款的35%,幾乎比二套房低了一半。

據此前媒體報道,北京住建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近期有約14%的房屋交易屬於離婚家庭購房,離婚購房呈擴大趨勢。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爲43378套,同比上漲78.14%;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數爲110182套,同比上漲65.37%,創下近5年內的成交量新高。

針對上半年房地產市場過熱,北京已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打擊學區房炒作、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實行集中供地等。

堵死假離婚,是否能給北京的樓市降溫,還需要靜等數據說話。

杭州再提限購門檻

8月5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在官網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加強住房限購、完善新建商品住房銷售管理、規範市場秩序等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樓市調控。

根據《通知》,落戶杭州未滿5年的戶籍家庭,連續繳納社保滿2年,方可買1套房。非杭州戶籍家庭,在購房之日前4年起連續繳納城鎮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4年,可買1套房。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限購門檻,杭州於今年1月27日發佈的相關政策中,已進行過一次調整。

杭州今年出臺1月27日政策之前,非杭州戶籍繳納2年社保、個稅,父母投靠子女落戶滿3年,或落戶至杭州,這幾種情況最多可購置2套住房。但按1月27日的政策,這部分人員在杭州市限購範圍內5年內只能購買1套住房,不能購買第二套房;但當時的政策中未提及社保繳納要求。

此外,杭州還對新房銷售管理辦法做出了更加細緻的規定。

《通知》明確,杭州限購範圍內,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時,購房意向登記家庭數與公開銷售房源數的比例大於或等於10:1的,無房家庭、普通家庭分別按社保繳納月數從多到少排序,高層次人才家庭先按B、C、D、E人才類別從高到低排序、同一類別人才再按社保繳納月數從多到少排序,以一定比例入圍公證搖號。

多個購房意向登記家庭均達到入圍最低社保月數的,一併入圍搖號。購房意向登記家庭社保繳納時間自2006年1月起算,按購房家庭成員中在杭州限購範圍內社保累計繳納時間最長的一方計算。

年內調控超300次

武漢進入“憑票買房”時代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7月全國房地產調控多達352次,而2020年同期爲336次。從單月來看,7月房地產調控政策井噴,自上而下密集的調控政策多達66次,刷新年內最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22日八部門發文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以來,各地都在加碼調控政策,在學區房炒作、新房搖號銷售、中介整頓等多個方面精準出擊,調控節奏加快。

7月26日,濟南住建局發佈通知稱,嚴格規範新建商品房認籌行爲,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的,開發企業和承銷機構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意向金、誠意金、認籌金等預定款項。

7月29日,武漢市房管局對加強購房資格管理工作徵求意見,在武漢限購區域買房,要提前申請購房資格。審覈通過後取得“房票”,迎來“憑房票買房”時代。

8月2日,浙江金華髮布通知,內容包括拿證後三年限售、實行公證搖號銷售、開啓二手房限價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至今金華市新房價格已連續8個月上漲,二手房則連續上漲了13個月。在此之前,7月29日住建部副部長倪虹約談銀川、徐州、金華、泉州、惠州5個城市政府負責同志,要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履行城市主體責任,加大調控和監管力度。

8月2日凌晨,東莞市住建局官網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正式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莞八條”。其中的主要內容爲:

1.法拍房納入限購。

2.暫停向個體工商戶銷售商品住房。

3.社保造假五年不能買房。

4.嚴格審覈購房人首付資金來源。

5.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爲5年。

6.建立二手住房成交指導價發佈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合理發放二手住房貸款。

7.對意向購房人數超出上市房源套數一定比例的樓盤實行公證搖號選房、積分排序選房等制度。

8.熱點樓盤,住宅限售期限由取得不動產權證後3年延長到5年。

網友戲稱,一覺醒來,購房的資格就沒了。

全國打補丁式的限購+限價政策,到底效果如何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