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南水峪中心黨支部書記楊忠文

楊忠文(1915~1997),曾用名楊景芝,平谷區鎮羅營鎮楊家臺村人。1938年6月參加抗日工作,1940年入黨,後任南水峪中心村黨支部書記。1941年~1943年先後任平密興聯合縣4區區長、6區區長。1944年任承興密聯合縣公安局長;1945年夏,調任順義縣公安局長、縣委常委;1948年春,兼任14軍分區剿匪司令。1949年初,冀東南下工作團南下,任湖南省株洲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1950年任湖南某保密廠長。1963年,調任湖南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1965年調任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1970年調任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兼刑庭庭長直至退休。1997年病逝於湖南長沙醫院。

楊忠文出生於楊家臺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兄弟姐妹十人他爲長兄。一家十多口人,僅靠十幾畝貧瘠的山地無法維持生活,他從十幾歲就給地主當小半活,成年後外出扛長活,幫助父母分擔憂愁,養家餬口。艱苦的生活練就了他一副好身板兒,更磨練出堅毅剛強的性格和好打不平的俠義之風。窮哥們遇到委屈、受到欺負總是找他傾訴,他總是挺身而出,仗義相助。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鎮羅營後,強徵暴斂,欺男霸女,更激起了他的抗爭意識。

1938年6月中旬,八路軍第四縱隊進駐南水峪,其中一部分就住在老虎澗,部隊大刀隊夜襲九神廟,奇襲鎮羅營據點,夜襲峪口僞據點......他被這支神勇的八路軍折服了,他從心眼裏認定,八路軍是真打鬼子的軍隊,八路軍是真能打敗鬼子的部隊。這期間,四縱隊民運部王士雨找到了他,給他講抗日救國的道理,給他講共產黨、八路軍的主張,從此楊忠文和共產黨、八路軍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給部隊帶路、送信、偵查敵情,在鄉親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協助八路軍徵繳糧草,動員鄉親們做軍鞋、軍襪。四縱隊西撤時,首長們告訴他,我們一定會回來,和鄉親們一起打鬼子。四縱西撤後,鎮羅營地區變了天,日僞軍再次進駐,瘋狂的鎮壓抗日積極分子,楊忠文聽到風聲就躲避到山坡、山洞,他盼着共產黨、八路軍快快的回來。

1940年夏天,薊平密聯合縣西北辦事處的林遠找到了他,在革命的低潮時他見到了光明。在林遠的介紹下,他參加了薊平密聯合縣委書記舉辦的入黨積極分子訓練班,學習班先是在朱家溝,後來轉移到南水峪。訓練班上李子光帶頭上山打柴,張羅伙食,與學員們同甘共苦。親自上課講述革命理論和各項政策。與學員們談心談話,解答學員提出的各種問題。學習班上,楊忠文不僅認識了李子光,還暗暗的把李子光作爲自己的榜樣,下決心做一個像李子光一樣的人。學習班後,經葉田(密平薊聯合縣公安局長)、林遠介紹,楊忠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一個隱蔽的山洞中莊嚴舉行了入黨宣誓。入黨後,楊忠文根據組織的要求化名“忠文”,並沿用一生。

入黨後,黨組織安排他擔任從盤山—魚子山—雕窪—梨樹溝—南水峪—朱家溝—五指山這條祕密交通線上的交通員,爲組織祕密傳遞情報。之後,楊忠文在林遠的領導下,祕密建立黨的組織,在附近村莊發展黨員,建立黨小組;發動羣衆宣傳抗戰,爲八路軍徵集公糧、公款,安排八路軍傷病員養病養傷,建立了村級政權組織辦事員,南水峪一帶的抗日工作打開了局面,上級黨組織建立了南水峪中心支部和中心辦事員,任命楊忠文爲南水峪中心支部書記。

1941年夏,黨組織調楊忠文擔任平密興聯合縣4區區長。到任後他積極發展地方武裝力量,成立區小隊,發動羣衆,與日僞展開游擊戰、麻雀戰、地雷戰、破交戰、割電線,終端敵人的交通運輸和通訊聯繫,搞的鬼子焦頭爛額,氣急敗壞。他帶領區小隊堅決地鎮壓當地反動武裝與漢奸敵特,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羣衆參加抗日鬥爭的積極性。一次,八路軍十三團的十幾名傷員在南水峪養傷的消息被敵人獲知,駐守在鎮羅營的日僞軍決定前去清剿。內線送出消息,楊忠文心急如焚。他知道南水峪附近沒有八路軍大部隊,形勢非常危急。楊忠文急忙率四區區小隊的戰士翻山越嶺趕赴南水峪,到達後一邊組織人員轉移重傷員,一邊組織民兵和輕傷員配合區小隊設伏阻擊。戰鬥開始後,楊忠文和戰友們憑着手中的老套筒和手榴彈,用較小的傷亡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保護了八路軍的傷病員。

1943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楊忠文獨自一人去執行任務,被日本特務發現,鬼子派了一個小隊的士兵,對他進行追殺。楊忠文人高腿長,身強體健,對山道地形又非常熟悉,雖然孤身一人,但一點也不慌亂,沉着機智,從容應敵。他一會兒向敵人還擊撂倒幾個敵人,一會兒健步如飛向前奔跑,一會兒攀上高崖,一會兒又隱入山谷,機敏靈活地與鬼子周旋,敵人始終追不上他。敵人發了瘋般的緊追不捨,從早晨一直追到天黑仍然沒有追上。趁着月色,楊忠文跑到下花子村的村口,放哨的幾個民兵認出了八路軍幹部“楊大個子",一陣排子槍阻止住了敵人的追擊,楊忠文才脫離了危險。從此,楊忠文的名聲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敵人對他恨之入骨,卻也無可奈何。

楊忠文在四區工作了一年多,又被上級組織調至承興密六區當區長,工作範圍主要在興隆、半壁山、二道河以下,大城子以東一帶,他仍然堅持發動羣衆,組織抗日武裝,與日僞、敵特浴血戰鬥。

1944年,上級組織安排楊忠文參加了冀東軍區公安處處長李東冶主持的冀東軍區公安幹部訓練班。結業後調任承興密聯合縣公安局長。1945年初八路軍開始大反攻,除了密雲縣城和幾個大據點,密雲縣大部分成了解放區。盤踞在密雲縣和幾個大據點的日僞軍,策劃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以假投降爲誘餌引誘八路軍進城受降,而後集中城內和城外的日僞軍對受降的八路軍實施圍殲。楊忠文在化裝成拾糞的農民潛入程各莊據點偵查時,獲得了這個重要情報,連夜把情報報告給14軍分區。軍分區果斷採取行動,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1945年的夏天,楊忠文調至順義擔任公安局長、縣委常委。一天,他與兩名勤務員外出執行任務被日本特務發現,報告給憲兵隊。鬼子派了一小隊人馬,把楊忠文三人包圍在一家地主大院內,企圖活提他們。楊忠文三人臨危不懼,與鬼子展開了殊死搏鬥。鬼子人多勢衆,衝進院子,把他們堵在屋內,瘋狂喊話,誘其投降。楊忠文三人抱定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決心,投出身上全部的手雷和黃煙雷,趁着爆炸聲和瀰漫的硝煙,衝出院門跳進了院外的蘆葦塘。這次突圍,雖然死裏逃生,但也在楊忠文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傷疤。

1948年春,鎮羅營區和大華山區的地主,在國民黨的組織下發動暴動,組建大華山大編鄉。搶劫區、村的公糧、物資,殺害我民兵、貧協幹部,瘋狂的進行反攻倒算,社會秩序一度陷入混亂。14地委把鎮羅營區、大華山區劃爲特區,由14地委直接管理。14專署專員馬力親自掛帥,成立剿匪司令部,抽調14軍分區一個連進行剿匪,任命楊忠文爲剿匪司令。楊忠文聯合平谷公安局、密雲縣公安局、三河縣公安局和三個縣的縣大隊,採用政治攻勢和軍事圍剿的辦法,對反動地方武裝進行圍剿鎮壓。剿匪司令部設在鎮羅營區關上村的李明春家。楊忠文充分發揮人熟、地熟羣衆基礎好的優勢,深入羣衆家中調查摸底,發動羣衆大膽檢舉揭發,很快便掌握了夥會地主武裝的詳細情況,制定了積極穩妥的行動計劃和政策。經過三個月時間的工作,打掉了地主武裝的據點,寬大了61名脅從分子,31名逮捕審查,鎮壓了3名首惡分子。穩定了羣衆的情緒,穩定了社會秩序,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1949年初平津戰役勝利後,中央發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號令。冀東區黨委決定組織南下幹部工作團,隨着第四野戰軍南下,接管新區的政權。1949年4月,楊忠文參加順義縣南下工作團奔赴湖南,接管湖南永州地區的道縣和會同縣,任道縣公安局局長,領導了道縣地區的清匪反霸鬥爭。從此,楊忠文把青春奉獻給了政法事業,先後任株洲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湖南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兼刑庭庭長。

1997年,楊忠文病逝於湖南長沙醫院。

(來源:智慧鎮羅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