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槍,楊倩還差0.2環。

對手加拉希娜率先擊發,8.9環!隨後,所有壓力轉移到楊倩身上,伴隨"嘭"的一聲槍響,東京奧運會的首金誕生,9.8環,楊倩贏了!備受矚目的奧運首金花落中國。

領獎臺上,楊倩對着觀衆席比心的照片,在奧運首日傳遍網絡。"楊倩美甲"、"楊倩髮飾"、"楊倩比心"等各種話題佔據微博熱搜。

奪得首金的喜悅沒有衝暈這位00後小將,3天后,她和搭檔楊皓然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賽中再次"射落"一枚金牌。

兩次逆風翻盤,不少人稱讚她抗壓能力強,"大心臟"成爲她的代名詞。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時,楊倩稱,自己性格就是 "比較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不斷通過安慰自己、鼓勵自己的過程,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在楊倩看來,能取得現在成績是多年訓練的成果。"大心臟"背後其實是無數次的訓練,在採訪中,楊倩話不算多,提到最多的詞彙便是"訓練"。

提到奧運冠軍和清華學霸的雙重身份,楊倩說,"學習與訓練這兩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學習也會更加充實我自己,使我也能在很多不同的角度,可能對於訓練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每一發都是在和自己的內心做鬥爭"

堅毅的眼神、冷靜的面龐,楊倩決賽最後一發的表情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當她瞄準的那一瞬間,那個姿態是最美的。其實她內心不是簡單地用'強大'這兩個字來形容的。她的鏡頭我看了無數遍,其實背後是一種精神在支撐她。不僅是不服輸,是她對自我的挑戰。"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提到楊倩奪金瞬間的時候這樣評價。

賽場上的決勝時刻,又是首金,能夠在重壓之下保持專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談到奪金時刻,楊倩表示實際上自己非常緊張,"比賽時非常慌、非常抖,因爲太過緊張,太想要去打好這最後的一發,我的瞄準時間上可能控制得不是特別好,有點偏長,最後擊發出去時,自己也預料到了這一發,結果可能不是特別好。"

楊倩認爲比賽是和自己鬥爭的過程。"打到最後也知道和對手間的差距是多少,只能盡力地控制,穩住情緒,盡力地把最後一發做好。"

這種鬥爭不止體現在決賽,而是貫穿整個資格賽。10米步槍射擊資格賽的比賽過程很長,要在1小時15分內完成60發。"每一發都在和自己的內心作鬥爭,我需要不斷地去安慰自己,用一些積極的思維方式去暗示自己,讓我慢慢堅持到最後。"楊倩說。

讓訓練成爲習慣

提起楊倩,教練虞利華的評價是"大心臟",虞利華舉例稱,在全國青少年射擊賽賽前訓練的時候,所有參賽選手都很緊張,結果楊倩卻抱着槍靶在訓練場睡着了,那場比賽她拿了第二名。

對於射擊運動,心態至關重要,但"大心臟"不是憑空而來的,"大心臟"背後是無數次的訓練作爲支撐。在採訪中,楊倩話不算多,提到最多的詞彙便是"訓練"。

10歲被教練選中後,楊倩進入射擊隊訓練。從此訓練就成爲楊倩的日常,"剛開始打基本功的時候,沒有辦法打實彈,就是一直舉着槍,也不能動,練持久性,練基本功。"

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讓楊倩感到疲憊,練習了一年多時,她曾想過放棄,但被媽媽勸住,"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

這種堅持在第二年有了成效,楊倩12歲時拿下全國青少年錦標賽亞軍,14歲時在浙江省運動會上摘下3枚金牌,15歲進入國家隊。10年時間,楊倩從省冠軍走向世界冠軍,靠得不只是天賦,更是無盡的訓練和堅持。

時間久了,當初痛苦不堪的訓練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刻在了她的骨子裏,"慢慢地這麼堅持下來,其實練到現在就感覺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習以爲常的事情。"楊倩說。

"運動員總是失敗,偶爾成功"

楊倩奪冠後,清華大學發了一條微博,祝賀她射落首金,由此楊倩清華學子的身份被關注到。

奧運冠軍還是清華"學霸",這樣的標籤讓楊倩身上的光環變得更加耀眼,有網友評價,"楊倩是在清華暑期社會實踐的時候,或者是放暑假的時候順帶拿了兩塊金牌回來。"

面對這種評價,楊倩很淡然,她表示,這只是網友的一種調侃,自己能得到這個成績還是多年訓練的成果,並坦然的說自己的學習成績其實沒有那麼好。

私下的楊倩和其他小女生一樣,會自己做美甲,會DIY手工製品,喜歡拍美照。即便射落了首金,她"歸零"地也很快,外界還在爲她歡呼,她自己已經從掌聲中跳脫出來了。

楊倩在賽後面對媒體採訪時稱,"走下領獎臺那一刻,就全部歸零。"對於成功和失敗她有着超乎同齡人的清醒,"運動員總是失敗,偶爾會成功,每次比賽冠軍只有一個,不怕輸也不服輸,盡全力去做好我認爲的我能夠達到的成績就可以了。"

爲了備戰奧運會,楊倩休學了一年半,她表示,接下來會繼續備戰全運會,打完全運會會返回校園繼續學業。

提到學習,她表示,不管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學校,一直都要學習,"對於我來說,學習與訓練這兩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作用,通過學習也會更加充實我自己,使我也能在很多不同的角度,可能對於訓練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穫。"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宋美璐 白金蕾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世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