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前短道速滑奧運冠軍、現俄羅斯議會議員維特拉娜·朱洛娃公開表示,"這屆奧運會的裁判員對東道主日本有所偏袒"。

這位前世界冠軍表示,當碰到一些人爲打分的比賽,東道主運動員會比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更有優勢。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了俄羅斯主場舉辦的奧運會上,一定會被其他西方國家猛烈攻擊。

細數本屆奧運會上裁判的爭議現象

首先是在男子體操個人全能賽場上,日本選手橋本大輝在跳馬中單腳出界,裁判仍然給出了14.7的高分,中國選手穩穩落地,卻僅比日本選手高了0.2分,這次判分也最終導致這塊金牌落到了日本選手手中。

還有男子拳擊比賽。日本選手田中亮明被打到一度失去意識,但最後卻得到了晉級比賽的結果。與此同時,裁判還對田中亮明在比賽中出現的犯規行爲視而不見。不過這次來自裁判的"保送"並沒有一路護着這位日本選手奪冠,在半決賽當中,他的對手乾淨利索地以5比0將他擊退出局,充分說明了硬實力纔是王道。

不公平判罰的背後不僅僅是一句"主場優勢"

這種不公平的判罰現象主要出現在人工打分的項目當中,像游泳、田徑這類純粹依靠數據衡量的項目較少出現類似情況。

對於這些不公平的判罰,賽場上的運動員在複議失敗之後,大多選擇了尊重裁判的判罰,但也有一些非常不滿意運動員選擇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或是選擇直接在賽場上大吼,發泄出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在社交媒體上逐漸發酵,已經逐漸有了成爲國際事件的趨勢,也引發了奧組委和國際體聯的關注。

作爲本屆奧運賽事的東道主,同時也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堅持舉辦了奧運會,日本確實可以在場地等因素上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着這屆奧運會是專門爲日本服務的,也不會對比賽的公平性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然而,本屆奧運會上裁判的這些行爲,已經可以算得上是"誤判"和"錯判"的範疇,可以用"毫無職業素養"來評價,而非一句輕描淡寫的"主場優勢"。

目前,國際體聯已經介入了相關調查,將對不公平判罰的情況做出整改,相信會給所有運動員一個公平、公正的交代。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南方大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