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幫扶深度貧困村成邊境小康村 僜人脫貧記登上央視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龐仁松)深圳對口幫扶的西藏林芝察隅縣邊陲小鎮京都村,日前登上央視CCTV13-新聞頻道。記者從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獲悉,這個以僜人爲主的村莊,曾經是察隅深度貧困村,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短短几年探索出精準扶貧新路子,實現了向邊境小康村的蝶變。

下察隅鎮京都村,位於藏東南高山峽谷區。盛夏時節,來到村口,能夠看到成片的獼猴桃樹,一個個套着袋的紅心果、黃心果掛滿枝頭,不少村民正在地裏忙碌。

察隅縣是僜人的主要聚居區,有僜人1600多人。2016年6月,廣東省第八批援藏工作組安排珠三角7地市對口林芝7縣區,其中深圳市整體單一對口支援察隅縣和察隅農場。在深圳的幫扶下,下察隅目前已規範種植獼猴桃2300多畝,年產量達到30萬公斤。工作組還積極搭建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讓獼猴桃成爲帶動羣衆增收致富的“黃金果”。依靠政府幫扶發展獼猴桃產業和開車跑運輸,村民達讓龍一家人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

2017年,林芝地區啓動了邊境小康村建設工程。阿胖一家在對口幫扶下創辦起養豬合作社,並帶動十幾戶村民們參與。“合作社+建檔立卡戶”的模式,撬開了致富之門。僅3年,該村建檔立卡戶就全部脫貧。

養殖合作社依山而建,還有不計其數的野豬,讓阿胖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通過放養藏香豬,並與野豬交配繁殖,養殖合作社裏多了一個新品種。阿胖給它們取了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名字“僜香豬”。幾年下來,合作社已出欄200多頭“僜香豬”,訂單源源不斷。

2020年,居住着25戶僜人的京都村人均年純收入達19762元,成爲遠近聞名的邊境小康村。獼猴桃、耙耙柑、養豬、養雞等多元化產業齊頭並進,成爲脫貧奔康、振興鄉村的堅實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