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亞方舟、Airdoc鷹瞳科技分別已於3月和6月交表。

本文爲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衆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人工智能醫療企業「推想醫療」日前已啓動赴港上市流程,最快本月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成立於2016年的推想醫療主要利用人工智能軟件分析DR、CT與MRI等醫學影像數據,爲醫生提供精準、高效的輔助診斷工具,提供醫療診斷的精確度。

在產品創新層面,推想醫療採取"一橫一縱"和"國際化"戰略佈局打造立體化產品線,橫向全面覆蓋重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肺癌、乳腺癌、心腦血管病症、創傷、肺炎、肺結核等),縱向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開發多個平臺,爲客戶提供"篩、診、治、管、研"醫療全流程智慧解決方案,包含AI輔助預防篩查、AI輔助診斷、AI輔助治療、AI輔助隨訪、AI質控和AI科研六大服務板塊。

具體來講,推想醫療的主要產品包括InferRead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InferScholar人工智能學者科研平臺等,前者主要利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通過醫學影像數據訓練和模型優化,自主識別可疑病竈,爲醫生臨牀診斷提供幫助;後者則主要以深度學習科研平臺賦能全院級、全病種AI科研,賦予不具備計算機編程能力的醫學研究人員開展AI科研的能力。

截至2021年4月,推想醫療擁有近百名研發人員,超過200個國內外申請專利,170餘篇SCI/核心/會議論文,與全球超過400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AI醫療服務覆蓋全球超20個國家。

自成立以來,推想醫療曾獲得包括紅杉中國、啓明創投、襄禾資本、英諾天使基金、臻雲創投、廣發證券、元生資本、泰合資本、鼎暉投資、海通開元、尚珹投資、中關村併購母基金、中關村科學城、深圳一村同盛、上海聯一、高盛資管、建行建信信託、啓峯資本、深圳投控東海投資等數十家機構的投資。

IPO前,紅杉中國、啓明創投、襄禾資本、鼎暉投資、英諾天使基金等爲主要投資方。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1年以來,多家AI醫療企業紛紛選擇赴港上市。

3月16日,由崑崙萬維創始人周亞輝創辦的「科亞方舟」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科亞泛舟的核心產品深脈分數是第一款獲得國家藥監局認證的可在中國開展商業化的三類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同時,科亞方舟亦爲全球第二家同時擁有可在中國、美國與歐盟商業化批准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公司。

自成立後,科亞方舟已獲得崑崙萬維、IDG資本、上海國方母基金、雅惠資本、琥珀資本、GGV紀源資本、源碼資本、天士力、中金資本、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高足資產、約印醫療基金等機構的投資,其中2020年累計融資約9億元。

6月21日,「Airdoc鷹瞳科技」同樣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其主要提供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的早期檢測、輔助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以視網膜影像、多模態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改進了慢性病傳統的早期檢測及輔助診斷方式,在醫療機構和大健康供應商中實現對慢性病的無創、準確、快速、高效且可擴展的慢性病檢測及診斷。

除九合創投、智朗創投、Orbimed、禮來亞洲基金、中信證券等財務投資方外,Airdoc的投資方陣容裏不乏復星、平安、搜狗等戰略投資方,三者亦爲Airdoc的前三大外部投資方。

可以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或有更多國內AI醫療企業選擇赴港上市。(後臺回覆“招股書”獲取熱門IPO公司招股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