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每天一個觀點和話題,今天我們聊一下“1秒看透本質”。

一、我們普通人就不能“一秒看透本質”嗎?

《教父》第一部中,麥克在看到教父遇刺的新聞時說了這句話:“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業界也有相當多的人給出自己的“一秒內看透本質”的策略,例如系統思維、底層邏輯、掌握根因、因果邏輯等,這些高大上的字眼和方法,看起來爽快,用起來靠猜。

作爲一名方法控,我也在想,這個世界這麼複雜,只能依靠這些高深的概念和一般人難以掌控的邏輯才能去面對嗎?我們普通人就沒有方法做到這一點嗎?

總結了最近幾年的思考方法和學習的內容,發現很多人都採用了一套簡單的、“看透世界”的方法,與我的思考方法很類似,特此分享給大家。


二、什麼是本質:牛奶是用來喝的

本質就是問題或者事物的客觀價值。

作爲人類,我們所有的出發點其實都有一個內在原則:價值。即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都是基於這個問題和事物本身的價值來判斷。

  • 太平洋中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有一些單細胞生物,他們對人類來說沒有什麼直接的價值,所以我們只是記錄在案,不會太多地關注它們。

  • 見到“牛奶”這個詞,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有營養的飲品”,對我們來說,這就是牛奶的本質,如果某一天牛奶沒有飲用價值了,它的本質就變了。

我知道有人會擡槓,說“牛奶即使不能給人喝了,也可以喂小牛啊”,是的,但是這個時候的牛奶的本質就變成了類似“苜蓿”這樣的牧草了,價值變了,本質就要重新定義了。

牛奶有價值,纔會被關注

重複一下,本質就是價值,有了價值才值得我們花費“1秒鐘”去思考它。

以“一秒看透內在本質”就是“一秒看透內在價值”。同樣一堆沙子,有人看到的是混凝土的原料,有人看到的是半導體的原料,那麼怎麼才能看到這個內在價值呢


三、“支柱”式思考:有腿的椅子纔是椅子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問我一個問題:“師兄,我這個人就是不會聽話聽音,別人說的話,我老是抓不住重點,咋辦?”

我就問他:“爲什麼抓不住重點呢?你舉個例子。”

“昨天領導將我拉到辦公室訓了一頓,他說’你這傢伙怎麼回事,讓你將稅務的表格整理一下並提交上去,你卻拖到最後一天的下午五點半纔去,你有腦子嗎?五點半啊,我當時怎麼就昏了頭,將你從老張手下搶過來,這點事都辦不好,年底業績不行,我下課,你要好不了,趕緊的。’領導到底要幹啥呢?”

我說:“你要學會支柱式思考,將領導說的話分成不同類別,我給你分析一下。”


他的領導的話可以分爲三個方面去理解

  • 情緒內容:就是表達憤怒、興奮、沮喪等情緒的內容。
    例如他話中的“你有腦子嗎?”、“我當時怎麼就昏了頭,將你從老張手下搶過來”、“這點事都辦不好”等。

  • 客觀內容:就是客觀事實,不以個人的主觀意見爲轉移的內容。
    例如“年底業績不行,我下課,你要好不了”、“你卻拖到最後一天的下午五點半纔去”等。

  • 觀點內容:就是他的想法和要求。
    例如“讓你將稅務的表格整理一下並提交上去”、“趕緊的”。

從領導的話中,情緒內容、客觀內容都不是關鍵信息,他的觀點和要求才是核心信息,就是“立即件事情補救好”。


很多人在交流中,往往反過來做,在一團亂麻的信息中,他們僅僅抓住感性的“情緒”內容,忽略了“觀點”內容,結果總是抓不住要點,一直被質疑。

就是因爲他們一直被“情緒”內容中的某些字眼左右了,很容易陷入到激烈的情緒對抗中,例如上面的“沒腦子”、“昏了頭”等,特別容易刺激敏感的神經。

如果能夠按照“情緒”、“客觀”、“觀點”三個維度對混雜在一起的內容進行分類,就可以很快抽絲剝繭,找到對方的想法和要求,避免進入情緒陷阱中。

交流的本質,就是通過信息的交換來達成一次共識。上面的交流中,領導希望達成的共識是“無論想什麼方法,趕緊解決掉這個稅務的問題”,但是他的這個觀點摻雜在情緒中,不容易被別人識別出來。

一個本質,用多個維度的要素分解

上面這個案例就揭示了最通用的“一秒發現本質”的方法:將信息分爲不同要素或類別,快速找到最關鍵的內容。


前幾天,施展教授分享了他對全球局勢的研判,他從六個方面對當前的國際秩序進行分析:力量與人心、地緣與觀念、陸地與海洋、政治與經濟、大國與小國、技術。

通過這六個維度的要素,清晰而準確地闡述了國際秩序的概況,並用這種思考架構來分析疫情、全球化趨勢等,形成了非常有深度的思考結論,這就是“支柱式”思考的力量。


所以,“一秒發現本質”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1、確定問題是什麼。

2、爲分析這個問題,需要使用哪些分析的維度(要素、方面、類別、支柱)。

3、利用這些維度分析問題,確定關鍵信息和次要信息

4、分析出趨勢、結論或者觀點

這個發現本質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確定多個分析的維度”,這個怎麼做到呢?


四、維度就是原則:如果不清楚,就先設幾個,逐漸調整

有原則的人,往往就是能夠看透問題本質的人,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考維度。

瑞·達利歐在他的《原則》中介紹了他總結的方法和原則,這些原則是他的經驗總結,也是他的成功基礎。

正因爲他不是一個成功學家,更不是一個雞湯作家,而是極度現實主義的商人,所以他的這些原則才更有參考價值,但是我更關注的是他的“總結原則”的原則

1、獨立思考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不當衆表達出來,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2、錯誤反思他大多數的原則和方法都是在錯誤中反思出來的,而不是憑空拍腦袋想出來的。

3、冒點小險遇到問題不要等別人來指導,而是冒點險,向前走幾步,會有很多收穫和驚喜。

通過不斷總結出自己的原則,遇到問題和事務時,就能快速發現本質、給出對策。

有一組原則就是一套闡述本質的判斷維度

有“原則”的人,可以用一組原則來應對同類的成千上萬的事情。而沒有“原則”的人,則遇到成千上萬的事情,就要用成千上萬的方法來應對,當然會焦頭爛額。

原則就是闡述“本質”的維度!


有人會說:“哎呀,很多事情我不清楚他們的原則是哪些啊,這可怎麼辦啊?”

這個好辦,你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設定三到五個原則出來,在處理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出更好的原則,這本來就是一個逐漸優化的過程,瑞·達利歐也是這麼幹的。


五、總結

那些“一秒鐘看透本質”的人,是怎麼思考的呢?

首先明確“事物的本質就是事物的價值”,確定事物本質的幾條思考維度(要素、方面、類別、支柱),就能快速理清核心信息,直達本質

原則就是用來闡述“事物本質”的維度,所以可以借鑑瑞·達利歐的方法來確定自己的原則

獨立思考、錯誤反思、適當冒險。

如果暫時沒有完美的原則,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先設定幾個原則出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調整。

一句話總結:對於重要的事情,可以通過幾個維度(原則、要素、類別等)來分解出本質的各個側面,從而快速看清本質,就像盲人找到大象的不同部位,組合起來纔是真正的大象

(“人人如龍”,我是聚焦個人優勢的鐳師兄,請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