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是故事的靈魂。當故事有了一個有力的假設問題,和一個可以信任的主人公後,主人公的生活也將會被徹底改變。

爲什麼會改變?爲什麼從故事第一頁開始,主人公就要面臨那麼多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矛盾會愈演愈烈,主人公身處在矛盾的旋渦中不能自拔。

這也許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一、事出有因

對於主人公而言,故事到底在講什麼?所展現的矛盾對他有什麼樣的影響?故事裏面發生的事對他意味着什麼?把他的哪些計劃都打亂了?對他產生了什麼樣的內心恐懼?燃起了他什麼樣的慾望?什麼事讓他別無選擇,被迫就範?哪些改變對他來說很重要?

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就必須深挖故事的內涵,瞭解主人公的過去。

主人公的一切都來自他的過去。事實上,主人公在走進故事之前,都有着自己的過去。沒有人出現在故事中的第一天就一定是他生命的第一天,除非他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故事中的第一天的確是他生命的第一天。

每一個主人公,或者說故事中的每一個人,從第一口氣開始一直到現在,都過着充實的生活。

他們都努力充實地過着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然後走進了故事。

沒有人像一張白紙一樣走進故事,儘管我們對他們的過去可能一無所知,但過去卻與他如影隨形,無法抹去。

透過過去的鏡頭,我們可以衡量現在的意義,主人公生活中所經歷的事,都是由過去的點滴積聚而成的。

每個主人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這個計劃是根據他過去的經歷而設計的,但現實卻總與他的計劃相悖。

作爲寫作者,我們的任務就是不能讓他如願以償,或者即使主人公希望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也最好讓事情與他預期的結果大相徑庭,並引發出一系列問題,讓他措手不及。

這樣的故事纔會有人喜歡。因爲發生了許多意料之外的事,故事也會變得更加曲折、生動、有趣。


二、主人公的計劃

要想顛覆主人公的計劃,首先要弄清楚他的計劃是什麼?這個計劃對他來說有多重要,一旦計劃出現狀況,他會怎麼做?

我們可以從主人公最初的計劃開始研究,也就是他進入故事前想要得到什麼,他爲什麼想要得到這樣的東西?是什麼事情和觀念使他產生了退縮?爲什麼這些觀點能夠影響到他?

我們想要找到答案,就需要根據假設問題和主人公透露出的信息,尋找他生活中非常細節的瞬間。

人們都有獵奇心理,都喜歡透過一些事物的表象,去探究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去認清事物的本質,這也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

動物只能發現世界的表面並接受,只是對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而不能對未來做出細緻的打算,而人類卻大不相同,我們常常會透過表面去探尋信息,幫助我們做出下一步的判斷,更好地應對生活遇到的問題。

因此,經常問“爲什麼”,應該是人類進化賦予我們的最精確、最簡練且最有效的生存工具。

在我們創作故事的主人公時,一定要注意深入想一想,爲什麼這件事對主人公很重要,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確保主人公的過去能夠驅動並且指引他在故事中的所作所爲。

我們並不確定故事裏究竟會發生什麼,因爲我們還沒有創造出他的過去。


三、挖掘過去

我們的假設問題和人物設置,會爲故事的情節、主旨和主人公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不斷去挖掘,找出主人公存在的意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精確性也常常令人驚歎。

一旦我們發現主人公的一些生活細節和情感經歷,就會從中找到主人公過去的影子。

現在來自於過去,我們對主人公的過去挖掘得越深,他的未來,也就是我們將要設計的故事情節,就會越來越明晰。

主人公過去的所作所爲,所產生的後果,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降臨到他的頭上。這就是因果報應。

但挖掘主人公的過去,要講究策略和方法,不能籠統和粗略。這樣一來,你可以輕巧地避開很多作者在不經意間掉過的坑。

我們創作的主人公,每項行動、每項計劃都要做到事出有因,而且這個原因一定是處於發展變化中的,否則,哪怕一個事件再氣勢宏大,再充滿戲劇性,也會因爲與主人公沒有什麼瓜葛,而顯得平淡無奇。

一旦有了一個令人信服的原因,一切都會變得順其自然,理所應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