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越來越反感資本

好好的學霸名媛不當

幹嘛要湊到娛樂圈去當個普通人呢?

姚安娜

這個八月,任正非兩個女兒都有了新動態。

孟晚舟案最後階段庭審開庭。面對鏡頭的孟晚舟,一身湖藍色連衣裙,落落大方,笑容中不失霸氣。雖不是明星,但姿態遠勝明星。

孟晚舟8月4日開庭

而真正走上明星之路的姚安娜,卻差了點什麼。

今年1月宣佈正式進入娛樂圈之後,她動態不多,直到最近上線的《中餐廳5》,是她第一次在大型節目中亮相。

眼下播出兩期節目,看下來只能感嘆:學霸出身的姚安娜,真不適合當明星,她的天分在別處。

01

當藝人的基本意識?

沒有。



或許姚安娜的公司給她安排了很多基礎課程,但“藝人課”着實少了點。

藝人與普通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往往不在長相,而是天然的表現力和人格魅力。

她們喜愛鏡頭,善於捕捉鏡頭,並隨時調整到展現吸引力的最佳狀態。

但這一點在姚安娜身上很難看到,甚至暴露的是反面效果。

第一次出場,pd讓她打招呼,她尷尬得像是過年時要給七大姑八大姨打招呼的你和我。最後只憋出一句“我叫姚安娜,請多多指教”。

熱得一頭汗,也沒好意思說。

看看隨後登場的周也,活潑得像是來到自己的主場,一直在開玩笑,招呼司機師傅空調時靈時不靈。

周也和姚安娜同齡,按月份算甚至更小,也是這兩年纔有了名氣,依然是娛樂圈新星。

雖然姚安娜來得早,但和店長黃曉明完全沒嘮上嗑。

緊接着周也來了,兩人是師兄妹,周也的老師是黃曉明的同學,兩個人說得熱火朝天,這讓姚安娜更“我不應該在這裏,我應該在車底”。

有時候我們說做事情要有“意識”,姚安娜離女明星還真就差點意識。

明星明星,在鏡頭下才是星。

第一頓晚餐,酒足飯飽之後,周也的口紅絲毫沒掉,姚安娜的口紅還沒喫幾口就掉光了。

這或許要讓化妝師背鍋,但顯然第一次上節目的姚安娜並沒有“我要隨時保持最優狀態”的明星意識。

比妝容更重要的是表情。

我想節目剪輯已經儘量選擇了每個人面部不崩的鏡頭,但姚安娜時不時露出的“痛苦面具”,依然很明顯。

由此會發現,哪怕是官方劇照,姚安娜也是最少的——我想節目組不至於欺負她,只能說好看自然的照片確實難拍。

比表情更重要的是“reaction”。一檔綜藝的節目的露臉指數固然和臺本有關,但真正能出鏡多少,還是要看你能不能及時對情境做出應對。

拿第二期來說。大夥學了一天做菜,最後坐下來喫一頓自己親手做的晚餐。全員到齊,一邊喫一邊嘮嗑,往往是黃曉明和寧靜這兩個“老人”主動拋梗,引其他人加入話題。

周也和龔俊就牢牢抓住了表現的機會,積極交流。當然,人家不一定是表現,確實是性格開朗,懂得節目上場面的重要性。而姚安娜的狀態,大概也就比丁真略強那麼一點......

丁真大概是很難加入一場需要快速反應普通話的飯局,而姚安娜則是想說又不太想說,敢說又不太敢說,最後只能給自己留下一地烏鴉的叫聲。

02

“憨”不是二代的好牌



姚安娜和她的團隊對自身角色的定位很清晰:演藝圈新人。

節目一開場,就反覆強調她是新人。但誰還不是第一次當人呢?

新人分很多種,有初出茅廬不怕虎,有沒見過世面膽小的,但一出道就搶佔各大頭條、直接上時尚雜誌的新人不多。

去年12月,還沒正式宣佈出道的姚安娜登上《時尚芭莎》

姚安娜之前也爲自己強悍的背景揹負了不少罵名。大概是爲了挽回大衆的好感,她在《中餐廳》的第一個熱搜就是“姚安娜 有點憨”。

要知道,上一次姚安娜發新歌上熱搜,關鍵字還是“破格公主”。再到“憨”,不可謂是不破格。

可惜除了營銷號,依然沒什麼人認可她的憨——表現不好,就能誇成憨嗎?把蔥認成韭菜,還能誇成嗎?

當觀衆越來越反感資本決定了他們在熒幕上看到什麼,本身就代表着資本的姚安娜,每一次出場都只會帶來反感的累積。

更別說,資本裝憨,何以爲憨?

大衆對姚安娜的期待絕不是憨。畢竟從2018年她參加巴黎名媛舞會開始,哈佛畢業的姚安娜就被打上了“學霸+名媛”的標籤。 

舞會開幕前夕,法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巴黎競賽畫報》用6版的極大篇幅報道了姚安娜和她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這篇報道里,一向低調的任正非本人也有出鏡。

姚安娜和父母

五歲學鋼琴、書法和國畫,九歲學舞蹈,是具有專業水平的芭蕾舞者。

18歲上哈佛,學的是電腦工程和統計數據專業,曾在微軟的人工智能團隊實習;在哈佛也是芭蕾舞團董事會成員,每年負責八場演出。

如果說大衆一開始搞不懂姚安娜爲什麼要進娛樂圈,是因爲覺得她完全可以挑戰更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或者至少像姐姐孟晚舟一樣,爲家族事業貢獻力量。

那等她的音樂舞蹈作品釋出之後,只帶來了更大的困惑。

姚安娜從哈佛畢業

今年1月,姚安娜強勢宣佈出道,腳踩皇冠,稱爲“破格公主”。隨後就發佈了她的第一支單曲《Backfire》。

出道速度、熱搜、新聞數量,是明晃晃的不差錢。但這個MV的畫風彷彿回到了千禧年間的KPOP時代,經費似乎又不夠了。

從小學習的芭蕾,對流行舞蹈似乎沒有多大幫助。這導致她在MV中展現出的唱跳水平,在KTV或許可以一騎絕塵,但要當idol,多少有點勉強。

《backfire》

這是一個全民造星的時代,但越是人人都能明星,對真正的明星要求就會更高。如果說她在娛樂圈閃亮登場伴隨着紮實的演技、不容置疑的唱跳實力、姣好的外貌,或者至少有一方面能力確實達到了明星的水準,那質疑總會消散。

但當你擁有了一切資源,卻還是隻能打“性格牌”、“努力牌”......那真不能怪觀衆挑剔,有成果的努力才能稱之爲努力。

上一個在綜藝裏打憨憨人設的賭王之子何猷君,也是從學霸落落落落——到今天的“長孫之父”。姚安娜如果只想當“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的妹妹”,倒真不必來闖娛樂圈,但要創造自己的標籤,比單純撕下舊標籤難得多。

至少目前,不論是實力還是路線姚安娜都沒有做好當明星的準備。

03

做什麼都好 別做明星 



話說回來,其實看完《中餐廳》之後,我對姚安娜沒有生出惡感,甚至比先前看她的MV時,多了幾分好感。

姚安娜說到底也是個普通的20歲女孩。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拘謹、害羞,每次鼓起勇氣打開話題又接不下去,想要幫忙又發現自己好像也做不太來。做事情很認真,只不過大家都認真,所以就不顯眼了。

感覺如果我站在姚安娜那個位置,也就是這麼個想融入團隊舌頭卻打了結的狀態。努力保持笑臉,但時不時還是覺得心有點累。

所以說,好好的學霸+名媛不當,幹嘛要湊到娛樂圈去當個普通人呢?

只是覺得可惜,最強二代、計算機學霸、芭蕾舞者有慈善事業打底,本來輕輕鬆鬆就能活得漂亮。

當年姚安娜被哈佛錄取的時候,就有一項履歷是創辦了幫助外國人適應在上海生活受到的文化衝擊的公益網站。在哈佛求學期間,她也加入了一個幫助盲人的志願組織,並在給殘疾人提供智能假肢的Brainco公司實習。 

回國繼續做公益、做慈善,那是又刷臉又刷好感。偏偏選擇了自己不合適的方向

姚安娜在巴黎名媛舞會

此前任正非接受採訪時表示支持女兒搞文藝,據說是因爲“不希望多年以後如果孩子的事業不順利,會責怪父母擋了自己的路”。

可憐天下父母心。過往都是父母送孩子去《變形記》,這次是孩子自己想上《變形記》。

未來到底能不能變形成功,祝她好運。畢竟當明星,真是一件很看運氣的事。

文、編輯/siri110
部分信息來自“外灘The-Bund”文章《和學霸名媛說再見,任家的姚安娜也要出道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