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關不羽

來源:冰川思享號(ID:icereview)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關不羽

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以來,一直受到了普遍的高度肯定,直到最近。數據隱私安全、互聯網跨國企業避稅等等負面廣受矚目,這一新興科技產業似乎成了衆矢之的。

從“擁抱互聯網”到“敵視互聯網”,究竟發生了什麼?互聯網到底創造了繁榮,還是危機?確實需要加以辨析。

01

互聯網產業妨礙實體經濟?

最受質疑的是互聯網產業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質疑者認爲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應該對“實體經濟”的空心化負責——所謂“實體經濟”在這一議題的語境中指的就是工業製造業。

這一指責完全背離了經濟學的常識。互聯網技術是一種信息技術,應用於服務業,在產業經濟生態中和工業製造業完全不是一個生態位,兩者之間既不存在生產要素的競爭,也不存在技術上的替代。何來妨礙之說?

比如說,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發展對傳統商場產生了明顯的衝擊,電商平臺以其便捷性、低成本在競爭中佔據了主動,實現了人類商業模式的技術替代和升級。這個升級替代過程與工業製造業之間發生的關係,僅僅是商業渠道的改變,而且工業製造業在這一過程中直接受益。

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渠道成本因此大大減少,在更開放的電商平臺上獲得了與大型企業更平等的競爭機會。

全球工業製造業轉移的“時間線”,也不支持“互聯網產業妨礙實體經濟”的質問。歐美髮達國家的工業製造業轉移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蔚然成風,日本、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騰飛受益於此。日本接棒美國成爲世界大工廠,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互聯網技術還在實驗室階段,10年後才正式進入產業化的軌道。

到本世紀初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階段,工業製造業的大轉移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中國繼日本之後崛起成爲世界大工廠。整個工業製造業產業的轉移過程長達數十年,轉移的驅動力來自勞動力成本和市場開放的引力,這些和互聯網產業無關。

反而是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爲工業製造業的效率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兩者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和替代的關係。電商出售商品,而不是服務器和光纜代替工廠製造商品。

真正造成發達國家製造業空心化的原因是成本激增,其中既有經濟發展改變社會需求的正常因素,更主要的是高福利、高稅收、過度環保等諸多政策限制的外部干預因素。

這些干預的利弊得失值得研究,但是因爲產業經濟結構此消彼長而指責互聯網產業爲此負責是牽強的。

另一個流行的觀點認爲,產業空心化是因爲互聯網產業發展奪走了工業製造業的金融資源。

這一說法是把互聯網產業在資本市場受到追捧誤認爲金融資源爭奪。而這也是一種明顯的誤解,是忽視了金融體系內部分工的結果。

金融產業的高風險部門當然青睞高增長的新興產業,工業製造業這樣成熟產業的金融服務主要是由商業銀行傳統貸款業務提供。工業製造業的金融指標是商業貸款利率,而不是股市的市盈率。

實際上,發達國家的低利率水平已經維持了數十年之久。尤其是歐盟和日本這樣沒有互聯網產業大規模發展的發達經濟體,長期執行的0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依然難以引導資金進入工業製造業。

顯然,問題出在了工業部門本身,而不是互聯網產業對金融資源的爭奪——不管互聯網產業存在與否,沒有人會投資無利可圖的產業。比如,美國這次爲了疫情大規模貨幣放水,資金大量在商業銀行中沉澱,並沒有流向無利可圖的工業部門。

也正因爲這些發達國家的工業製造業部門陷入了高成本、低利潤、低增長的困境,纔會發生產業轉移,而不是因爲錢都被互聯網產業圈走了。誰會去投資一家明天就有可能因爲環保不達標、工會要漲薪而面臨倒閉的工廠呢?錢趴在賬上也不會流向風險遠遠大於收益預期的經濟部門。

無論有沒有互聯網產業,工業製造業的轉移都會發生。互聯網產業對這一過程的影響是複雜的,便捷高效的信息技術服務或許加速了產業轉移的進程。

但是,互聯網個人業務的發展降低了生活成本,緩解了通脹帶來的物價壓力,部分抵消了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對工業製造業部門是有利因素。這在生活成本指數很高的中心城市尤爲顯著。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產業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緩解了工業製造業轉移產生的失業壓力。

02

互聯網產業促進就業

人們總是擔心技術發展造成失業率攀升,然而這是一種誤解。這種擔心自工業革命以來反覆發生,但是從未“噩夢成真”。

人們容易忽視一個顯著的事實:新技術的替代升級消滅了一部分就業崗位的同時,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因爲技術的新舊替代總是伴隨着社會總需求的增長,從而爲就業市場創造了更多新崗位。

比如說,互聯網社交媒體的發展衝擊了傳統媒體,但是催生了UP主、主播、博客寫手等新媒體滿足了人們更多的信息需求,也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甚至是新的職業。因此,互聯網產業發展和此前的工業革命、計算機革命一樣,爲就業率增長做出貢獻。

從美國失業率歷年數據來看,互聯網產業發展和失業率下降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國經濟因產業空心化、長期通脹等因素衰退。1992年時美國失業率達到了9.61%,逼近了10%的警戒線。

1993年,克林頓政府提出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美國互聯網產業進入了第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失業率也隨之逐年下降,2000年時已經下降到5.69%。儘管此後發生了互聯網經濟泡沫破滅,這場危機造成了失業率升高,到2003年達到峯值8.77%,仍低於1992年的水平。

2008年美國爆發了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次貸危機,美國的失業率再次激增。帶領美國經濟走出危機陰影、穩定就業是再次進入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產業。2015年,次貸危機的陰影還沒有消失,但是經歷了幾年互聯網產業高速發展,美國失業率回到了5%左右的安全線。

儘管互聯網產業創造的直接就業崗位偏向年輕、高學歷人羣,無法完全消化工業製造業轉移後遺留的失業問題,但是對緩解失業壓力的貢獻依然是明顯的。

值得注意的是,同爲發達國家,本土互聯網產業不發達的歐盟,多年來年輕人失業率遠高於整體失業率,有的年份竟然高出近10%,比美國高出近一倍,已經成了困擾經濟的頑疾。

2018年,美國的互聯網行業創造了近60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佔美國就業崗位的4%。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美國失業率爲3.9%,如果沒有互聯網創造的就業崗位,失業率將會翻倍,與歐盟基本持平。

▲西班牙失業民衆排隊領取捐贈物資(圖/視覺中國)▲西班牙失業民衆排隊領取捐贈物資(圖/視覺中國)

只看到技術發展的就業替代,而不考慮創新制造了新的就業機會,無疑是片面的觀察。在工業製造業轉移造成產業空心化的情況下,互聯網產業提供的年輕人就業機會尤爲重要的。

03

互聯網促進繁榮

人類歷史上,技術創新總是促進了繁榮,互聯網技術也不例外。這是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不存在例外的可能。

市場不會爲無用的技術埋單。互聯網技術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就是因爲能夠滿足很多社會需求。在市場上機制下,需求提升、供需匹配的交易過程產生了效益的增長,由此激發的經濟活力是繁榮之本。

這一過程同時也是社會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因爲本質而言社會問題就是普遍需求無法獲得相應的供給。

人們希望商品流通更便捷、成本更低,纔有了電商產業的發展。人們希望獲得更方便、更普惠的金融服務,纔有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而互聯網產業還創造了信息聚合、信息檢索和諮詢的新興服務業,發掘並滿足了人們的新需求。這些都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福祉,纔有了這個產業的繁榮。

當然,創新總是伴隨着破壞性,這是任何創新都不可避免的。

每一次技術創新都是一次生產要素配置的調整。這一調整過程不可避免地給社會帶來“摩擦成本”。比如受互聯網新興產業直接衝擊的傳統產業被解構、被重塑,引發就業崗位調整、利益格局被打破、資源重新分配等等,無疑會產生一定的社會成本。

然而,互聯網技術既是這些新問題的來源,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說電商衝擊了傳統商場,最終不是消滅了傳統商業設施,而是將其融合爲線上生態的實體分支。傳統商業設施的流通功能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體驗服務的升級,曾經付出的成本並非沒有收益。

破壞性創新的產業化發展是個先破後立的過程,需要以長期發展、利弊權衡的視角去審視,而不是誇大其“破壞性”的一面。

任何創新都是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產生新問題,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常態。有破有立、先破後立,無需過度焦慮。

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是市場的擴容,新的市場秩序形成前通常會有一個失序階段,規則缺失無疑引發一定程度的混亂。對突破市場邊界的風向應該予以警惕,適度的引導干預防範風險、建章立制或許是必要的,但是建立長期的市場秩序仍然應該交給市場博弈中形成,實際上也只能在市場博弈中形成。

市場博弈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這就是新興產業發展階段最好的長期糾偏機制。新興產業會在博弈、競爭中不斷自我更新,最終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適度的引導有利於加速這一過程,但是用力過猛的干預只會糾枉過偏。

在創新領域試圖充當超前的“立法者”角色的,註定是要失敗的。

最典型的莫過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歐盟,對數據隱私過早、過度干預,導致本土互聯網個人業務寸步難行。

1995年年的歐盟《計算機數據保護法》,以一部法律摧毀了一個產業發展的希望。最後,不得不把自家市場拱手讓給大洋彼岸的互聯網巨頭,反而失去了產業發展、市場培育的主動權。

2018年歐盟出臺了該法案的升級版《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打響了這輪全球反互聯網產業的第一槍。然而,爲之歡呼的反科技人士是否注意到,這一年全球互聯網公司30強的名單裏沒有一家歐盟企業。此前也沒有,此後也不會有。歐盟有的只是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問題叢生的20年。

抑制創新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本輪對互聯網產業的打壓從沒有本土互聯網產業的歐盟勃興,也並非偶然。

新技術新產業會產生新問題,也孕育了問題解決的技術手段和市場方案。工業革命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是通過更先進的工業技術進步得到解決的。計算機的普及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與之伴生的計算機病毒會曾讓很多反科技人士寢食難安,但是隨着相關產業鏈的發育成熟,病毒風險已經被消化於無形。

既然新技術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一種需求,那麼市場機制就會孕育出相應的供給,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只需要給市場反應的時間和技術發展的空間。抑制創新、試圖以去技術化的倒退方式解決社會問題,過去從未獲得過成功,將來也不會。

這是歷史經驗反覆證明的規律,只不過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總能成功製造和煽動恐慌的情緒。

互聯網產業會不會帶來新問題?當然會。但是和歷史上的技術進步、產業革命一樣,解決問題的方案總是在新產業中孕育。發展纔是硬道理,這是反覆實踐得出的真理。

看不到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爲全球化鋪平了道路,帶來了當代最長的繁榮週期,是被恐慌的情緒一葉障目。至於今天全球經濟發展遭遇的諸多問題,不能歸過於互聯網產業。發達國家去工業化的思潮和政策“求仁得仁”,自有可檢討之處,卻不是指責互聯網產業的理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