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至今,杨嗣信在建筑业工作了整整63年。他常说“我是个闲不住的‘90后’上班族。”这个“90后”指的是他91岁的高龄。在工地扎根了半个多世纪的杨嗣信,是一个名副其实活跃在建筑一线的“老兵”。

1952年,杨嗣信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受国家分配进入到北京建筑行业工作。工作后,他开始反复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每一次学习,都让他对党的崇敬和向往更进一步。

1979年,49岁的杨嗣信终于夙愿得偿,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在入党志愿书中,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道:“认识了党和党的事业,找到了生命的方向,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北京的建筑工业界有个“托塔天王”,说的便是杨嗣信,而那座塔,就是总高405米,当时全世界第三、全亚洲第一的中央电视塔。为建造这座全亚洲瞩目的亚运工程,1988年7月,时任北京建工集团总工程师的杨嗣信亲自“挂帅”。

中央电视塔仅是杨嗣信“托”起的诸多建筑之一。从中美第一个合作项目长城饭店开始,再到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首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改建等一大批项目,在共和国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位建设“老兵”足迹遍布四九城,先后获得40余项科技发明成果。

2008年,78岁资深望重的杨嗣信,担任北京奥运工程指挥部领衔专家,杨嗣信带领的奥运团队不负众望,“鸟巢”被全世界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而水立方则是全世界最大的膜结构建筑体,至今已成为大跨度空间建筑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杨嗣信又受聘成为北京冬奥会工程建设顾问。二度结缘奥林匹克,他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双奥”顾问。

杨嗣信总是用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就是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到他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这样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明日11:53,北京卫视 《我志愿》为您讲述《建工英才 杨嗣信》,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