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人工智能、大數據

新技術的快速發展

正在賦能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

在汽車製造領域

京津冀已具有先發優勢

在生物醫藥領域

萬億級產業集羣正在京津冀加速建設

在都市產業領域

傢俱、大健康等特色產業園已初具規模

京津冀傳統產業

正在通過新技術賦能

實現智能化和綠色化升級

自動駕駛、機器人換電、智能網聯......,隨着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日臻成熟,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曾經以機械製造爲主汽車產業,也在電子、軟件賦能之下呈現出新的面貌。

在京津冀地區,隨着政策扶持、新技術研發、整車裝配、零配件製造、電池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有利條件的形成,從而促使京津冀地區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方面,具備了先發優勢。

在河北保定京車集團,即將交付使用的地鐵列車,它的車廂座椅有自動加熱功能,能做到冬暖夏涼,一些關鍵環節的生產線,已不用人工操作了。河北京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正帶動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產業鏈整體向前發展。那麼,這個項目爲何會落戶保定?又是怎樣帶動100多家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的呢?本期《京津冀大格局》節目,將帶您前往京車集團的生產一線,實地探訪未來即將投入使用的地鐵,都有哪些新科技。

“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地區積極發揮北京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穩步推進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京津冀三地發揮協同發展優勢,2021年1—4月,全國醫藥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0%以上,北京‍‍醫藥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37%。

“十三五”以來,京津冀三地圍繞醫藥健康產業,不斷打造以京津冀爲核心的環渤海醫藥健康產業集羣,不斷推進產學研的協同、產業鏈的互補,一批批項目相繼落地。

“十四五”期間,京津冀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將有哪些?又有怎樣的規劃?本期節目,將會帶給您答案。

食品、服裝紡織、包裝印刷、文體工美、傢俱製造等等......這些與人民日常生活消費緊密相關,對於城市運行來說至關重要。這八個行業屬於一個正在京津冀蓬勃發展的產業——都市產業。

您有沒有注意到,經常用到的北京品牌的產品,大都來自京津冀地區呢。牛奶是在河北三樂市生產的,傢俱是在河北深州市生產的,服裝是在河北滄州加工製作的......這些品牌,不僅帶動了京津冀區域的城市發展,還成爲打造都市產業的新名片。

都市產業還爲首都的防疫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疫情期間,保障了首都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廣智表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都市產業能夠迅速變成保證城市正常運行的應急產業,滿足最基本的防疫物資要求,很好地保障了各種副食品的供應。”

在本期節目中,您還將聽到一組神祕數字——“72538”,它到底是什麼“密碼”呢?又關係到京津冀三地哪些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請關注BRTV財經頻道8月18日晚20:05播出《打造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系列節目的第四集——《科技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