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邊防軍人幸福感提升的祕密找到了!衣食住行樣樣行,看完就是一個贊!

來源:中國軍視網

七十年前,

進藏部隊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

和極度匱乏的物資保障,

克服重重困難

在雪域高原紮下根來。

七十年來,

雪域將士忠誠戍邊的決心和意志

絲毫沒有改變。

隨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邊防建設現代化、

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

巡邏執勤條件有了巨大的改善。

#1 超滿足!一線邊防飲食結構由溫飽型轉向營養型

崗巴邊防營轄區

氣候條件十分惡劣,

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的50%,

年均氣溫只有零下4℃,

最低時能達到零下40℃。

去年,崗巴營在海拔5371米的點位

建起了集生活、工作和

娛樂一體的多動能保溫營房。

據西藏軍區某邊防團

昌隆邊防連副指導員餘振儒介紹,

這個純鋼結構式陽光棚

在中午的時候能達到15℃到18℃,

官兵可以在這裏

打球、下棋、看書,

或是練一練體能。

雖然說室外是冰天雪地,

但是精細化的保障卻讓

室內的體感和平原地區相差無幾。

2020年12月,

一套綜合綠能補給艙

和高原微壓氧艙的投成,

也讓整個營房的科技感

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個補給艙在高寒地區非常適用,

無土培育的方式

可以容納1628棵育苗,

與傳統陽光溫室相比,

產量高、生長週期短

而且無菌無農藥,

極大解決了高原官兵喫菜難的問題。

現在,

越來越多的綠色補給倉

落戶高原邊防連隊,

新鮮蔬菜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從喫飽喫好到

喫出健康喫出戰鬥力,

如今,

高原邊防一線飲食結構

實現了由溫飽型向營養型轉變。

#2  什麼樣的變化讓邊防官兵感慨“這就是幸福!”

近日,記者跟隨某邊防團官兵

爲駐守墨脫無人區的

執勤點位運送補給,

切實感受到“邊關不再遙遠”。

這是一款全地形車,

以往需要人扛馬馱

走三四天才送到的物資,

現在半天就能送達。

而無人機的使用也讓物資的精準投送

不再是個難題。

西藏軍區“墨脫戍邊模範營”戰士

張陽康對此深有體會:

“主要是快速、高效,

如果急需什麼東西的話,

無人機20分鐘之內就能送到。”

信息化管邊控邊裝備

陸續配發邊防一線,

更是給官兵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海拔4400多米的則里拉哨所,

官兵正通過遠程監控系統,

對連隊轄區內的

多個山口進行觀察。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

託加邊防連指導員郎曉龍介紹,

這款裝備的優勢主要是遠程高清,

同時具備夜視的功能,

探照距離可達到十幾公里,

官兵可以通過紅外

清楚地觀察到目標。

02:43

隨着數字化裝備

在邊防一線得到應用;

新材料保溫哨樓

在高山草原拔地而起;

新式邊防巡邏被裝

和單兵自熱食品

配發到一線點位官兵手中,

許多長期困擾邊防部隊的問題

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

崗巴營戰士魯周揚的一段話

不禁讓人熱淚盈眶,

“從一些微小方面

就能感覺到我們國家很強大,

我參與了也見證了它的發展,

這樣還不夠幸福的話,

什麼樣纔是幸福呢?”

行走在西藏邊防線上,

處處都有新變化,

邊防官兵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看到這羣堅守在邊防的最可愛的人

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也就放心了!

邊防的這些新變化,

值得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