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家消毒八大誤區 做錯或造成傷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消毒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僅起不到殺滅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會造成對身體或環境的傷害。因此,居家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避開一些誤區。

居家消毒八大誤區 做錯或造成傷害

1.過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潔

家庭防護應以清潔爲主,消毒爲輔,不要因恐慌而過度消毒。如果所在小區無新冠病例,家中沒有外人到訪,也沒有自我隔離的疑似症狀者,那麼無須每天都消毒。建議家內保持通風和環境清潔,外出回家後第一時間洗手。

2.消毒劑濃度過高或過低

強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濃度過高可能會對人造成危害。市售消毒劑應該按照說明書標籤進行稀釋後使用,消毒使用酒精應選用75%的濃度。

3.不同類型的消毒劑混合使用

兩種及以上消毒劑混合使用,極易產生化學反應,可能造成傷害。洗衣液同樣不宜與消毒劑混合使用。

4.使用消毒劑時不進行必要防護

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要注意避開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防止液體飛濺。

5.室內噴灑酒精進行消毒

室內使用酒精時,要避免採用噴灑式消毒方式。電器表面消毒,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後再進行,否則可能引起爆燃。

6.用免洗手消毒液替代流動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反應。如果有條件,儘可能還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7.物品消毒後不進行後續清洗

消毒劑對物品有腐蝕作用,特別是對金屬的腐蝕性很強,對人體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劑半小時後,應使用清水進行環境物表的擦拭。

8.消毒劑存放不合理

化學消毒劑多屬易燃、易爆、易腐蝕性物品,存放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安全。存放消毒劑的容器必須有封閉蓋子。應放置於避光、避熱的陰涼處,確保兒童不易觸及。用於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後應用清水清洗後放通風處晾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