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網·演兵場

圖片說明:搶救搶修演練 《軍事報道》截圖

東方網·演兵場8月17日報道:據央視《軍事報道》報道,第72集團軍某兩棲重型合成旅近日展開戰場裝備搶救搶修演練,投入多類革新裝備、多種創新戰法。演兵場注意到,該旅裝備的05式兩棲戰車模擬渡海時中彈漏水,並開啓一套隨車助浮裝置等待救援。

圖片說明:隨車助浮裝置啓動過程 《軍事報道》截圖

所謂隨車助浮裝置, 即六個預置在車身周圍的黃色充氣桶,通過自動充氣的技術快速膨脹桶體,利用充氣後浮筒自身的浮力託舉起戰車。此舉大大減緩漏水後戰車下沉的速度,爲後續開展救援維修提供了窗口期。

圖片說明:海上拖救 《軍事報道》截圖

同時,臨近戰車快速前出實施海上拖救,將戰損裝備牽引到岸灘隱蔽地域待機。該旅連長黃文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按照自救爲主、支援爲輔的原則,採用自主革新的隨車助浮裝置實施裝備自救,採取自創的海上拖救六步法,與救援車輛密切配合完成自救。”

圖片說明:兩棲突擊車(右)和兩棲步戰車 《軍事報道》截圖

從畫面中看,裝備了隨車助浮裝置的兩棲戰車屬於兩棲突擊車,裝備了一門105毫米口徑的線膛炮,可在支援陸戰隊士兵搶灘登陸時,有效壓制敵灘頭岸防火力,被譽爲“兩棲坦克”。而前來施救的戰車則屬於05式兩棲步戰車,主要用於戰場輸送,在戰車後部還設有載員艙,兵力裝載能力較強,其炮塔集成了30毫米機關炮、反坦克導彈等武器,可爲步兵提供伴隨火力。

資料圖:05式兩棲車族航速“獨步天下”

如今,05式兩棲車族除了上文提及的步戰車和突擊車、還發展出搶修車、指揮車、救護車、工程車等多個子型號,成爲了目前世界上總體作戰性能最先進、型號和裝備數量最多的現役履帶式兩棲戰車。

圖片說明:“受損步戰車同型拆換”更換炮塔 《軍事報道》截圖

依託這個優秀作戰平臺,解放軍建立了數個以05式兩棲車族爲主的兩棲重型合成旅,分別隸屬於沿海地區的72集團軍、73集團軍和74集團軍。這種合成旅,未來勢必會成爲兩棲登陸作戰中的核心力量。

圖片說明:《軍事報道》截圖

同時,此次演練中還進行了“受損步戰車同型拆換”的演練,按照拆次保主的原則,將兩臺不同程度受損的步戰車“合二爲一”,讓一臺戰車恢復戰鬥力。此外,大型旋翼無人機、無人運輸車也在演習現身,實現了緊缺維修裝備的精準投送。

圖片說明:《軍事報道》截圖

打仗就是打後勤!現代戰爭分秒必爭,高效快速地進行裝備搶救搶修,對作戰局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後勤保障在現代戰場上意義重大,在多次的中東戰爭中,以軍在裝備保障方面的優異表現,憑藉優秀的戰場緊急維修能力,讓敵人“越打越頭疼”。

網絡圖:以色列利用繳獲的T-62改裝的“蒂朗”6型坦克

特別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和埃敘聯軍均以坦克作爲主要地面突擊力量。從數量上來講,以軍坦克處於絕對的劣勢,其數量僅爲對手的一半,然而,通過強大的後勤保障體系,以軍不僅能及時修復在作戰中受損的己方坦克,還能將敵軍的廢棄坦克“變廢爲寶”。到戰爭中後期,以軍坦克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不少敵軍廢棄的蘇制坦克,總體數量越打越多。

現代戰爭節奏越來越快、前後方的界限日趨模糊,伴隨作戰的後勤力量已經成爲世界軍事強國的標配。例如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就特別強調地面部隊的伴隨保障,其第3機步師配屬了3個前方保障營、1個主保障營、1個航空營和1個防化連的強大伴隨保障力量。

圖片說明:該旅已經該是列裝星空迷彩色的新型攜行具 《軍事報道》截圖

而該兩棲重型合成旅此次展開戰場裝備搶救搶修演練,也充分強調了伴隨保障的重要性。該旅保障部部長刁傳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演練首次設置實際裝備戰損,構建實際作戰場景,探索運用智能化、無人化搶修手段,支撐戰時裝備維修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