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愛蓮家族半年得失:日發紡機上市失利 萬豐系加碼通航兩引戰投

大型民企萬豐系、日發系旗下核心上市公司萬豐奧威發佈2021年中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55.47億元,同比增長25.44%;歸母淨利潤爲2.33億元,同比下降7.71%。

據悉,因原材料大幅漲價影響,萬豐奧威盈利水平出現一定下滑。此外因銷售增長相應的配比支出增加,萬豐奧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出現大幅下降。

目前,萬豐發力重點之一在其近年佈局的通航領域。

今年上半年,萬豐奧威旗下通航板塊骨幹企業萬豐飛機工業先後引入地方平臺基金和央企產業基金作爲戰略股東。萬豐奧威稱,萬豐飛機工業形成了萬豐奧威控股、地方城投公司和央企投資基金共同持有的股權架構,保證資源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萬豐飛機工業近一年以來估值發生明顯提升,增值約14.35億元,溢價約43.75%。

萬豐奧威正加快在通航領域佈局,於今年6月宣佈一項20億元的投資計劃,擬在青島設立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年產220架鑽石飛機項目。

作爲萬豐奧威母公司,萬豐集團去年因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事項一度陷入風波,並高比例質押旗下上市公司股份。8月18日,因未履行對萬豐集團資金佔用事項的信披義務,萬豐奧威再度被監管處罰。

目前,萬豐集團對萬豐奧威質押比例已明顯下降。不過今年6月,萬豐系實際控制人吳良定、陳愛蓮家族另一重資本運作宣告失利,日發紡機在過會半年後宣佈終止註冊。

日發紡機方面其時曾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終止註冊爲內部原因,因公司領導層決定對股權結構進行優化,之後是否再有上市計劃暫不確定。

原材料漲價影響盈利水平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滑

萬豐奧威(002085.SZ)發佈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55.47億元,同比增長25.44%;歸母淨利潤爲2.33億元,同比下降7.71%。

雖然營收同比增長,但受鋁錠、鎂錠、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萬豐奧威今年上半年營業成本同比上漲幅度高於收入增長幅度,導致整體盈利水平出現下滑。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報告期內,萬豐奧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3.35億元,同比下降達43.22%。萬豐奧威稱主要系本報告期因銷售增長相應的配比支出增加所致,其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爲職工支付的現金同比增加1.35億元,支付的各項稅費同比增長0.51億元。

截至上半年末,萬豐奧威資產總計160.87億元,負債合計85.25億元。

萬豐奧威業務領域包括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產業和通航飛機制造產業兩大板塊,其中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業務產銷呈現恢復性增長,半年度實現銷售收入47.56億元,同比增長33.60%。

萬豐奧威近年重點投入的通航飛機制造業務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7.91億元,同比下降8.25%。萬豐奧威表示,受境外疫情影響,報告期內通航飛機制造業務部分訂單收入確認延後,影響了整體收入,若境外疫情得以好轉,通航飛機制造業務業績水平將得到提升。

雖然目前萬豐奧威的飛機制造業務較之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營收規模較小,但前者的利潤水平明顯高於後者。據半年報,飛機制造業務毛利率達31.93%,爲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毛利率15.55%)的兩倍。

兩度引戰投加碼佈局通航產業 標的企業增值14億溢價達43.75%

今年上半年,萬豐奧威旗下萬豐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萬豐飛機工業”)先後引入地方平臺基金和央企產業基金作爲戰略股東。

成立於2018年的萬豐飛機工業爲萬豐系通航板塊重要企業之一,據悉是集自主研發、頂級設計、先進製造、銷售服務等於一體的專業通用飛機制造商,並通過收購知名通航飛機公司鑽石奧地利、鑽石加拿大躋身世界固定翼通用飛機制造前三強。去年年初,原屬萬豐集團旗下的萬豐飛機工業被裝入上市公司萬豐奧威體系內。

萬豐飛機工業下屬企業 來源:萬豐奧威公告

今年2月,萬豐奧威控股股東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萬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萬豐航空工業有限公司(“萬豐航空”)將持有的萬豐飛機工業35%股權作價18.43億元轉讓給青島萬盛城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青島萬盛”)。

據萬豐奧威披露,青島萬盛系由國資控制,共有5名合夥人,出資76.73%的青島(萊西)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0.46%的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均爲青島國資背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信息公示顯示,青島萬盛成立於1月14日,基金類型爲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爲青島城投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6月,萬豐航空再度將所持萬豐飛機工業10%股權作價6.32億元轉讓給了北京國發航空發動機產業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航發基金”)。

航發基金合夥人包括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菸草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據悉,航發基金由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大型央企及專業金融投資機構於2018年9月完成設立,在國家科技“兩機”重大專項的背景下,航發基金圍繞“投資聚焦主業、獲取穩定收益、適當分散風險”的原則展開投資,重點投資方向爲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上下游相關技術和產業領域。

經過上述兩次股權轉讓,萬豐飛機工業目前的股權結構爲:萬豐奧威持股55%,青島萬盛持股35%,航發基金持股10%。

萬豐奧威稱,通過“在產業整合方面具有專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基金”的航發基金的注入,萬豐飛機工業形成了萬豐奧威控股、地方城投公司和央企投資基金共同持有的股權架構,保證資源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上述兩次股權轉讓期間,萬豐飛機工業的估值發生明顯提升。

2020年上半年,萬豐奧威自萬豐系企業萬豐航空收購萬豐飛機工業55%股權,其時萬豐飛機工業估值爲48.85億元。今年2月青島萬盛入股時,萬豐飛機工業整體估值已增至52.66億元。至6月航發基金入股時,按10%股權作價6.32億元計算,萬豐飛機工業估值已增至63.2億元,較萬豐奧威去年收購萬豐飛機工業股權交易作價增值約14.35億元,溢價約43.75%。

在通航領域,萬豐奧威近期頻繁佈局。

今年6月,經萬豐奧威董事會審議通過,上市公司子公司奧地利鑽石擬在青島設立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年產220架鑽石飛機項目(其中120架DA50、 100架HK36)。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其中設備購置費491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509億元,項目建設期爲7個月。

萬豐奧威稱,此次投資將構建更加完備的鑽石飛機國內外產業發展格局,隨着國內通用航空政策的不斷推進,私人客戶市場將是未來的重要市場領域之一,項目達產後能爲公司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不過萬豐奧威同時就投資風險提示稱,國內通航空域的開放仍處於初步階段,私人市場需求受政策、天氣、空管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投資不達預期的風險。同時目前國內通航飛機市場仍以培訓航校爲主,缺乏私人用戶開發渠道和經驗。此外,飛機取證需經相關部門審批,尚存在不確定性。

萬豐系風波漸平萬豐奧威質押比例已顯著下降 日發紡機遭資本運作失利

萬豐系去年曾一度遭遇風波,且旗下上市公司股票遭到高比例質押。

2020年7月,萬豐奧威董事長陳濱被下發限制消費令,隔日該限消令解除。2020年4月,萬豐奧威披露控股股東萬豐集團資金佔用和向控股股東違規提供擔保事項,並在同年6月被浙江監管局下發警示函。該違規擔保事項後於2020年11月解除。

因未履行對上述資金佔用事項的信披義務,萬豐奧威再度被監管處罰。

8月18日,萬豐奧威披露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關於對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決定書顯示,2020年4-8月,萬豐奧威被控股股東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3.90億元(含利息)。截至2020年8月,上述佔用本金及利息均已歸還。萬豐奧威未按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直至2020年年度報告中才補充披露。

對於萬豐奧威上述違規事項,浙江監管局決定對萬豐奧威及上市公司時任高管陳濱、董瑞平、陳善富、章銀鳳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在經歷去年系列風波後,萬豐集團目前對萬豐奧威的股票質押比例已有較大幅度下降。

此前的2020年報顯示,去年年末萬豐集團所持78%萬豐奧威股票曾處於質押狀態。

據2021年半年報,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萬豐集團持有萬豐奧威7.30億股股票,持股比例33.37%,其中2.87億股股票處於質押狀態,佔万豐集團所持股的約39%。萬豐集團股東、萬豐奧威實際控制人陳愛蓮持有9752.56萬股,持股比例4.46%,其中7938萬股股票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的81%。

7月8日,萬豐奧威就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解除質押公告稱,萬豐集團所持1.14億股股票解除質押,目前萬豐集團累計質押股票數量爲1.73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已降至23.71%。萬豐奧威稱,萬豐集團經營業績及資信狀況良好,其質押的股份不存在平倉風險。

不過在萬豐集團風波漸息的同時,萬豐系實際控制人吳良定、陳愛蓮家族另一重資本運作日前失利。

據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覈信息公開網站6月7日更新信息,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日發紡機”)已終止註冊。日發紡機方面其時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終止註冊爲內部原因,因公司領導層決定對股權結構進行優化,之後是否再有上市計劃暫不確定。

日發紡機此前於2020年6月申請創業板上市,於2020年12月過會,並在今年3月提交註冊。

創業板股票發行註冊程序終止通知書顯示,5月22日,日發紡機和保薦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申請,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證監會根據相關規定,決定終止對日發紡機發行註冊程序。

日發紡機由浙江日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日發集團”)持股69.09%。日發集團第一大股東爲擔任法定代表人、持股34.14%的吳捷,吳良定和陳愛蓮分別持股13.48%、3.29%。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