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父子之爭再掀波瀾!營收利潤雙下滑,雙匯發展能否抗住股價大跌? | 公司匯

研究員 林申

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1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6.57%。此外,自今年年初以來,該公司股價整體處於下降通道,截至8月18日收盤,雙匯發展股價較年內最高點下挫50%。

管理層穩定對上市公司的穩健發展至關重要。

近日,萬洲國際(0288.HK)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引發投資者關注。同時也讓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展,000895.SZ)再被市場聚焦。

公開資料顯示,雙匯發展於8月12日晚間發佈公告,董事會全票審議通過《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非獨立董事的議案》,同意提名萬隆、萬宏偉、郭麗軍、馬相傑爲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有分析認爲,這意味着曾經被市場熱議的萬隆、王洪建“父子爭鬥”告一段落。

不過就在8月17日晚間,某公衆號發佈了一篇題爲《萬洪建:我眼中的父親和萬隆》的文章,文章作者正是不久前被免去萬洲國際所有職位的萬隆長子萬洪建。萬洪建在文章中指出了萬隆及萬洲國際的諸多敏感問題,引得萬洲國際及雙匯發展股價雙雙大跌。其中,雙匯發展日跌幅達5.53%,總市值蒸發54億元。

拋開上述高層人事變動及家族紛爭,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的業績表現也很難令投資者滿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8.42億元,同比下降4.14%;實現歸母淨利潤25.37億元,同比減少16.57%。

除營收及歸母淨利潤雙雙下滑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現金淨流量也呈現出下滑的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經營現金淨流量爲12.75億元,同比減少27.93%,若將時間週期拉長來看,這是該公司自2015年以來各年上半年經營現金淨流量的最小值。

反觀新品研發、電商渠道拓展等投資者比較關注的事宜,公司方面曾對外表示,前期社區團購出現了很多平臺,突出的特點是發展快、管理不規範,當期對公司市場運作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對公司產品銷量影響不大。社區團購作爲新的銷售業態,公司會積極參與,從平臺選擇、業務洽談、客戶授權、專屬產品、價格管控等方面進行規範運作,實現融合發展。

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作爲在我國肉類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雙匯發展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難言樂觀。

據該公司於近日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8.42億元,同比減少4.14%;實現歸母淨利潤25.37億元,同比下滑16.57%。

據Wind數據顯示,這是雙匯發展自2018年以來首次出現上半年營收淨利增速雙降的局面。對於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原因,雙匯發展在半年報中表示,“收入下降主要受本期豬價、肉價下降較大的影響;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凍品盈利基數較高、本期由於中外價差收窄進口肉盈利下降、員工及市場費用的投入增加等”。

進一步分析來看,《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報告期內,隨着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生豬供應量增加,生豬價格出現大幅下降的態勢。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豬肉價格下降19.3%,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該公司的營收造成不利影響。

具體到盈利下滑方面,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銷售費用爲14.07億元,同比增長12.28%,其中職工薪酬爲5.01億元,佔當期銷售費用的比例爲35.61%,同比上漲23.74%。上述銷售費用的增加不可避免地會侵蝕利潤水平,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該公司報告期內的盈利能力。

不佳的業績基本面也在該公司股價上得到了反映。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雙匯發展股價整體呈現出下滑的趨勢,截至2021年8月18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報收於26.29元/股,較年內52.55元/股(前復權)的最大值下挫50%。

雙匯發展2017年至2021年各年上半年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

肉製品及生鮮產品毛利率下降

分產品條線來看,報告期內,雙匯發展包裝肉製品實現營收136.57億元,同比減少2.45%,毛利率爲28.46%,同比下降1.74個百分點;生鮮產品營收爲209.91億元,同比下滑12.19%,毛利率爲6.75%,同比減少0.23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上述兩大類產品板塊營收及毛利率均處於下降通道。對此,雙匯發展在業績報告中稱“肉製品銷售規模同比基本持平,但受市場費用投入增加、員工工資增加和產品結構等影響,利潤有所下降;儘管產銷規模增長較大,但由於凍品盈利下降、進口肉盈利下降,以及計提減值的影響,生鮮品業務盈利同比下降較多”。

具體到肉製品噸利方面,據華創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肉製品噸利爲3408.6元,同比下降約10%,其中第二季度單季噸利爲3166.6元,同比減少15.9%。造成上述肉製品噸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雞肉價格、包材、輔料等成本上漲;員工工資調升、小企業恢復致行業競爭加劇及市場費用投入增加等”。

反觀肉製品及生鮮產品推廣渠道方面,據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生鮮產品主要通過特約店、自營店、商超、酒店餐飲、加工廠和農貿批發等渠道銷售;包裝肉製品主要通過AB商超、CD終端、農貿批發、餐飲等渠道銷售。

對於市場比較關心的渠道運作思路事宜,公司方面表示,“一是鞏固基礎渠道,實現基礎渠道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二是成立專業隊伍,專業化運作新渠道。其中:速凍渠道豐富產品、擴充產能、構建網絡上銷量;餐飲渠道提升服務,深度對接餐飲公司及食材加工廠;熟食門店豐富產品、培育主導、加快建店;電商渠道加大開拓力度,在全平臺合作、全品類推廣的基礎上,逐步打造自有的專屬平臺,實現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