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峯

天文愛好者、星空攝影師、夜空下的世界TWAN項目成員

大家好,我是天文愛好者戴建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抬頭有星光》。

我的生活就是追着星空去旅行、去拍攝,那麼最近這幾個月其實有很多的天文現象出現。

比如說6月份的日環食,我就追着太陽來到了西藏的阿里,去看天狗食日的現象。

在7月份新智慧星突然出現了,這是我們在近10年20年在北半球看到的肉眼可見的大衛星最亮的時候,像我們在城市裏面都可以看到它,這是我在陝西安康市拍攝的,你可以看到彗星的塵埃尾,還有粒子尾,這種新智慧星真得很難得看到一次。

那麼到了8月份,到了英仙座流星雨的季節,我去到了甘肅的張掖,在那裏和上千萬網友一起直播看流星,有好多網友在微信可能看到了幾十上百顆流星,真的非常的漂亮。就在這幾天前,我還去到了北京的房山,在七夕的時候和大家一起去看牛郎織女星。

我小時候出生在山城重慶,重慶夜景很漂亮,燈光很多,但是星星就少了,我小時候是幾乎沒有關於星空的任何記憶的,我工作以後就開始從事汽車工程師的工作,一切的改變發生在2011年的時候,當時我去到了貴州的梵淨山,去和我同事去郊遊。

在夜裏我在梵淨山腳下,一個人走到了外面,我抬頭看到了滿天的繁星,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因爲我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美的東西,我從來都不瞭解,這一刻我喜歡上了星空,被它迷上了。我還記得當時看到了滿天的星星,我只認識北斗七星,其它的什麼星都不知道,這也激發我的好奇,從此之後開始去學天文知識,去學攝影知識,我想要把這麼美的星空拍攝下來,並分享給更多的人。

在這些年來有很多很難忘的獨特經歷。記得2012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它和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一樣被稱爲北半球的三大流星雨之一,它們都以流星亮、流星多而聞名於世。當天晚上我看到了上千顆流星劃過,我說一句話的功夫,就有好幾顆流星出現在眼前,真的有星雨如雨的感覺,這張照片也是我第一次登上NASA的天文每日一圖的作品。

銀河是天文愛好者最愛關注的天文現象之一了,那麼每年的夏季到秋季就是看銀河最好的時候,我有兩次看銀河很獨特的經歷,一次是在珠峯大本營,海拔有5200米,另外一次是在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裏面,爲什麼獨特?因爲這些地方周圍一點光都沒有,只剩下星光和銀河的光芒。當我的眼睛完全適應了黑暗以後,我看到銀河照在地上,把我的影子都照出來了,我動一下,我的影子就跟着動,這種環境下眼睛適應黑暗以後,我看到的地面都不再是黑暗的,是被星光給照亮的,走夜路都不用燈了,這是非常獨特的體驗。

星空還充滿未知,我每次去看、去拍攝星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張照片是我在2014年5月份去到西藏拍攝的,拍到的是喜馬拉雅山脈上空的氣輝漣漪現象。

你可以看到上面有紅的、黃的、綠色的這種發光的現象,它被稱爲氣輝,它和極光不一樣,我的肉眼是看不見這些這些光芒的,但是可以用相機長時間曝光把它拍攝下來,更有趣的是什麼呢?

你看到畫面中有這種一圈圈的漩渦狀的結構,當時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後來這張照片登上了NASA的天文每日一圖以後,就有氣象學家聯繫我,原來NASA有衛星在研究高層大氣,他們就專門來拍攝氣輝,想要去了解它。

在我拍攝的時候,衛星也經過西藏的上空,在太空中捕捉到了,你看畫面左下角是印度的光芒,中間白色的是喜馬拉雅山脈,我就在紅點的位置,而你仔細看在畫面中間是不是有一圈圈波紋狀的結構?

波紋狀結構就是當時的氣輝漣漪,它是由當時在孟加拉國一個很強的雷暴系統產生的,雷暴很獨特,它不只是從上從雲層向下上電,還從雲層向上、向高層大氣層放電,這個就引起了一個叫做大氣重力波的現象。比較通俗一點的解釋,就像在一個很平靜的水塘裏面,你扔一塊石頭,這個石頭就會蕩起一圈圈的氣輝漣漪。當時我在地面捕捉到了,它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就成爲了一個地面和太空相結合的資料。

後來我的照片也被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的封面,以及在去年登上的《自然》雜誌。

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天文愛好者,但是我拍攝的作品,包括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爲科學研究提供幫助,也可以讓科學更好的進行傳播。

在看星星的時候關注夜空,它不僅僅是感性的美,科學的美,它同樣是富有詩情畫意的。像我這張照片是在去年在嘉峪關拍攝的,我想展示“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影像。其實我們過了這千百年,我們周遭的事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但是我們頭頂的星空和詩人以前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那麼我就可以用攝影的方式把詩人看到的景象捕捉下來,像這張照片就展示的是手可摘星辰的樣子,非常的有意思。

我們要去拍一張好的作品,其實往往需要去到人跡罕至的地方,遠離燈光的地方,一些高原海拔高的地方、景色更漂亮的地方就能拍出更極致的作品,這種情況就通常需要你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

比如說像這張照片是我在四川貢嘎山拍攝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蜀山之王,我拍攝的這個地方就有4500米的海拔了,在這兒就要受到高原反應的影響,在夜晚也是低至零下10℃、20℃的氣溫。

這一張照片是在西藏的阿里,當時我在岡仁波齊轉山,從4500米的地方一路走了50多公里路,途中要翻一個5700米的埡口才能在這裏面去拍攝,像我這張照片就在岡仁波齊的北坡拍的作品。當然有時候有的危險是你不可預想的,因爲我覺得像低溫、像這種高原反應你適應了,其實它還好,但是不知道的危險,就往往在不經意間。

2015年,我當時去到的是西藏羊湖邊上,我當時住在這個村子裏,和朋友約好了凌晨3:00起來,我們去羊湖邊拍攝星空之後,我就騎着一個電動車出去了,剛經過村口的時候就遇到了一羣野狗,然後我車一開過去,這羣狗就在後面來追,走出去的時候還好,這羣狗在後面追,我騎車在前面跑,跑了200米,它們沒追上也就回去了。

當時我們去到了羊湖邊,那一晚也特別的幸運,一點風都沒有,看到了星星、銀河全部都倒影在水面,整個人站在湖邊,看着天上的星星,看着地上的倒影,就像遨遊在宇宙中的感覺一樣。

我們一直拍攝到了早上7:00,日出以後我們纔回去,結果回去以後又遇到這羣野狗了。

這羣狗又在後面追着我們,我車在前面跑,結果回去車就沒什麼電了,然後車緩緩的停下來,最後沒電了停下來,這羣狗就把我們團團圍住了。那時候就真的很危險,因爲我想我跑肯定會被狗咬,只好跟狗拼命了,然後我撿了一塊石頭要去扔它們,這時狗就被我的氣勢給嚇住了,紛紛的逃竄,我之後一數才知道一共有9條野狗。

所以說,從此之後你看我去拍星星,自行車的中間我就放了一塊石頭,就是爲了防身用的,就免於再被狗追了。

在2015年的時候我去到了尼泊爾,這一次經歷也非常的難忘,因爲它不同於在西藏,有很多地方你可以車可以開過去,但是這裏我們就必須得從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一路徒步到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我白天我要徒步旅行,夜裏還要想着去拍星星,這對我的身體的考驗其實就更大了。在那個時候我爲了拍攝一整夜的星空,掉到冰湖裏面,甚至我在過珠峯的冰川的時候都感到有失去生命的危險。但是在這裏去看星空又真的是完全不一樣。

像這張照片是我在海拔5500米的卡拉帕特上拍攝的,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全景星空,你可以看到這個畫面左側的黃道光中間的銀河,右邊就可以看到珠峯和努子峯了。

你在尼泊爾看到獵戶座從東邊升起來看到的景象,其實和你在北京,我在長城拍的獵戶座是相同的。但是更有意思的是什麼?我們中國古代人看這片星空,我們把獵戶座腰帶的三顆星星,你看着排成一條線的那三個星星,想象成爲是福祿壽三星,而到了尼泊爾,到了印度呢,他把這三個星星想象成的是吡溼奴頭上的三隻眼睛。

同一片星空卻有多元化的想象和理解,我覺得這也是我在旅行中感受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不只是獵戶座,比如說我們看銀河,我們中國古人把銀河想要成爲是天河,是天上的河流;印度人也和我們相似,但更具體化的想象成是天上的恆河,恆河之水就從天空中流到了喜馬拉雅山,再流進印度;

而到了美國,古老的北美原住民怎麼去想象的?他把銀河認爲是人的靈魂可以乘坐木船,沿着銀河的光輝就可以去往來世;

而到了歐洲,西方人是怎麼想的?他把銀河認爲是天后赫拉的乳汁形成的奶之路,所以說就叫做Milky way,所以說多元化的理解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其實我們不僅是在地球上,我們在各個地方去看星空是相同,你從國際空間上去看星空,你去看我們的地球,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地球是一個沒有國界的星球,它只有陸地的陸地和海洋。

我們在地球的不同的地方,我們都可以仰望着同一片星空,它也能夠把我們彼此之間聯繫起來。

當我去到伊朗、去到尼泊爾、去到美國、去到智利、去到世界各地去拍攝星空的時候,也和當地的天文愛好者一起去交流,你會發現星空是成爲我們彼此之間的一個紐帶,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因爲同樣一個興趣愛好就能聚集在一起。

我們看英仙座流星雨的時候,過幾個小時之後,他們也會看到,這就是我們彼此之間相互聯繫的地方,這也就形成了一個叫做one people one sky的理念,向無國界天文學家組織和The World At night項目,就致力於通過攝影、通過天文愛好者的交流去傳遞這樣的理念。

我們也有一個口號叫做,Borders are vanishing when we look at the stars。

其實我們看星星並不是只有在野外、在西藏你才能夠拍到很漂亮的星空作品,我們在城市裏面也可以看到星空的。

像我這張照片就在北京的角樓拍攝的月亮和星星的軌跡,我們在城市裏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星星,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天文現象,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超級月亮的現象。

像這張照片就在我自家的樓底下拍攝的,我們還在四季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星空,像我們在夏天,我們前幾天七夕的時候可以看到牛郎織女星,還有天津四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到了秋季就是秋季四邊形,到了冬天你可以看到的是獵戶座,還有冬季大鑽石,各自星空都有各自星空的代表,而且每個月在不同時候也會有一些現象。

比如說像我們今天直播的晚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月亮移動到了木星和土星之間,上演了惺惺相惜的景象,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你不需要去到野外,今天晚上你在家、在窗外、在你的小區樓底,你抬頭就可以看到它們,而你還可以去拍攝星空。

像我這張照片就是拍的星軌的照片,在我家的樓頂上就可以拍攝這樣的作品。拍這張照片要等到晚上11點以後,主要的城市照明減弱了以後,拍到的星星也就越多了,而且我們拍攝並不一定是說你需要非常專業的數碼相機你才能拍攝出來。我們現在用手機就可以拍攝照片、拍攝星空。

像我這張照片拍的銀河,我就用手機拍攝的,手機怎麼拍?

我們要用到手機裏面的專業模式功能,你要把手機固定到一個三角架上,讓它固定住。

然後進行長時間曝光,調整參數要用到專業模式,專業模式裏面其中有需要調的,比如說ISO叫做感光度,我們通常把它設定從1600設定到6400這樣一個範圍;曝光時間通常是20~30秒;還有一個AF是對焦,把它選擇到無窮遠的地方,你把這三個參數調好了,把手機固定住,一拍攝就可以把星空捕捉下來,這真的不難的。

當然你要拍攝一些好的作品,你就往往需要去到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你還要注意時間和地點,比如說在時間的時候,你要考量避開農曆是十五滿月前後幾天,因爲這幾天月光太強了,星星就弱了,所以說我們把它稱爲月明星稀,也就是這個道理。那麼選擇農曆初一前後的是最好的時候,那麼地點我們要避開光污染。

就拿北京來說,其實我們北京在西在北邊,因爲有燕山山脈的影響,你就可以看到很漂亮的星空,開車一個小時就去了。

那麼我們在全國各地也是去到遠離城市燈光的地方,比如說30~50公里以外,海拔高一點的山上效果會更好,視線開闊,你就可以看到滿天的繁星,看到銀河了,而最近這兩個月就是看銀河最好的時候。

那麼拍攝星空還要注意天氣,我們一定得選擇晴朗少雲的天氣纔行,陰天和下雨天都看不到,所以說綜合起來你要看一次星星並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我也非常鼓勵大家在城市裏面你也可以去觀星,因爲你只要注意去看,你就可以看得到。

看星空拍星空,其實我並不僅僅是爲了獲取一張照片,更多的是在於我覺得拍星空,追星的旅程,也是自己內心的一個體驗的過程,我的微博名叫:jeff的星空之旅。我去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去拍攝星空,每一處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像這張照片,我是在玉門關拍攝的,在這裏白天是遊人如織的,但是到夜裏面只剩下我一個人,獨自的去面對這千百年的世界遺產,你看到歷史的滄桑展現在你的面前,當你抬頭看星星的那一刻,你又發現我們又是如此的渺小,你看玉門關千年的歷史,你再看我們整個地球,我們所有的東西加起來也不及天上一個星星那麼多,因爲我們只是一顆行星,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恆星,都比我們還要大。

我們人類在宇宙的面前真的是非常的渺小了,而且也不僅僅是如此,我們平時生活、學習、工作的壓力在看星星的時候一下子就可以釋放開來了,而且這一切都沒那麼難,只要你願意抬頭,你就可以看到星空。

其實你看星空就在我們的面前,真的你這邊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它,而我特別鼓勵大家以一種去追着星星去旅行的方式,當你去旅行的時候,你可以在夜晚給它一點時間,你不用再在賓館裏,只要開車出去幾十分鐘,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好的星空,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