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神器”助力第二次出艙圓滿成功 “飛天戰袍”大揭祕! 

原標題:

這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在出艙時,依舊穿的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艙外服包含了哪些功能?能支持多久的出艙時間?航天員穿着它作業是否舒適?帶你揭祕↓

“國產神器”助力第二次出艙圓滿成功 “飛天戰袍”大揭祕!

問:艙外航天服有多重?適合身高多少的航天員穿着?

艙外航天服130公斤 5分鐘可穿脫 

目前,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重量是130公斤,雖然重量不輕,但穿脫非常方便,經過專業訓練,5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穿脫。準備就緒後,只要從服裝背後的揹包門進去、關好並鎖緊揹包門就可以了。這個“大揹包”可以直接向艙外航天服中提供通風、供氧、去除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還可以控制航天服的溫度、溼度等氣體環境,保證航天服內的環境舒適。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萬欣:原來的服裝就是一米六五到一米八的人來穿着還是比較大。現在我們經過改進提升,就是關節的小型化之後,它可以滿足一個一米六到一米八的人穿着使用,適體性越好,它的活動性能才能保障,就是人穿着它就工作起來更輕鬆。穿五分鐘,脫五分鐘,這個都是有計時的,一般情況下,受試人員包括航天員都用不了(五分鐘),一般也就在三分鐘左右。  

問:上次航天員出艙,這層連帶頭部的藍色緊身服,起什麼作用?

液冷服:穿在艙外航天服中用於散熱 

這種服裝叫液冷服,也屬於艙外航天服的一部分。航天員在艙外活動時會產生熱量,而艙外服又要隔絕外部真空環境,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爲了給航天員散熱,就需要穿上這種液冷服。液冷服全身上下都是細密的小孔,42根液冷管線均勻穿過這些小孔,然後通過液體在服裝管線中的流動,達到循環降溫的效果。一套液冷服,全身上下總共能鋪設100米左右的管線。 

問:艙外航天服能支持多長時間的出艙活動?能重複使用多少次?

可使用3年15次 支持自主艙外工作8小時

比起一代航天服的兩年五次,改進後的二代艙外服,設計使用次數提高到三年十五次。每次使用時,支持的自主艙外工作時間爲8小時。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萬欣我們這套服裝是二代的艙外航天服,它從功能上還是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載人航天器,使用壽命上,我們現在的服裝,它自主工作時間可以長達八個小時,就是自己在艙外工作,可以達到八個小時。 

問:穿上艙外航天服,方便做精細操作嗎?

艙外服手套可調尺寸 最小抓握直徑五毫米 

艙外服設計上,上下肢部分,尺寸大小是可調節的,艙外手套也是分型設計,根據不同航天員的人體尺寸,在軌可以動態選擇、調節合適的型號和尺寸大小。經過不斷優化,二代艙外服目前在軌操作的可達域、精細度、靈活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比如說手套的靈活度,可以達到戴着手套,最小抓握直徑五毫米。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萬欣:我們每套服裝生產出來就是研製出來之後要做很多實驗,凡是有可能穿這套服裝的人都要來試穿。這個上肢它也是根據人的關節來設置的,轉動的話就用軸承,一共有三個軸承。比如肘關節的彎曲,我們就要求它達到至少是六十度的活動範圍。  

問:艙外航天服頭盔上的金色面窗是什麼材質的?

鍍金濾光面窗 反射率低可遮擋強光

艙外服的頭盔面窗一共有四層,金色其實是其中最外層濾光面窗鍍層的顏色,鍍的是一層純黃金膜,因爲黃金對太陽光反射率高,可以保證陽照區的光線強度不會對航天員眼睛造成危害。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萬欣:最外層是濾光面窗,航天員根據陽照區和陰影區來放下和打開,陽照區相當於太陽鏡,防止光線射入眼睛。 

整個一個面窗,它實際上是四層的結構,兩層是壓力面窗,中間是充氮,它可以起到隔熱和防結霧的作用,另外最外層是防護面窗,航天員在作業過程中難免會有磕碰,劃傷之後就會影響視野,防護面窗在軌可更換。

頭盔上有攝像機和照明燈 陰影區正常工作

另外,艙外服頭盔上方裝有攝像機構,可以拍攝出艙,頭盔兩側還有近光和遠光照明燈,當航天員處於陰影區時,就可以開燈照明照常幹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