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交易所宣佈,將在10月18日推出MSCI(明晟公司)中國A50指數期貨。此舉增加了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風險管理工具,將進一步便利和吸引境外資金長期配置A股,鞏固和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大海中,企業是“汪洋中的一條船”,需要有抵禦風浪的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幫助企業平穩駕馭。期貨市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風險管理。企業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建立與現貨市場方向相反、數量匹配的交易頭寸,使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盈虧形成一個相互衝抵的關係,從而實現風險在不同市場、不同時空的對沖、轉移,保證自身的財務安全。金融期貨對於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作用也是同樣道理。

股指期貨在全球市場應用十分普遍,是一種最爲通行和成熟的基礎性金融衍生品。全球的共同基金、養老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已發展出“兩條腿走路”的投資模式,即股票現貨資產配置與指數衍生品相配合,利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對沖長期股票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某種意義上,以股指期貨爲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是一個國家金融市場成熟度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我國新一輪金融業對外開放蹄疾步穩,資本市場對外資吸引力顯著增強。近年來,A股先後納入明晟和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納入因子穩步提升;滬深港通機制持續完善,投資標的日益豐富,境外資金長期配置我國A股資產的需求和熱情都越來越強烈。尤其是近兩年我國抗疫鬥爭率先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帶動外資持續看好和增持A股。

從全球看,世界各大交易所上市中國A股相關指數期貨的競爭激烈。香港股指期貨市場發展經驗豐富,監管制度環境較爲成熟且國際化程度高,在港推出A股指數期貨合約,將便利國際投資者有效管理風險,促進更多長期資金流入A股市場,有利於兩地市場健康協同發展。

股指期貨是一種中性的風險管理工具,具有雙向交易功能,交易者既可以買多,也可以賣空。投資基金、養老基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運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本質上是爲了給現貨頭寸上一道“保險”。比如,當一家基金決定長期持有股票投資組合的時候,如果能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那麼它就敢於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而無須因市場下跌輕易賣出股票現貨,這樣現貨市場就能更加穩定。但如果沒有對應於其投資組合的股指期貨,一旦出現大盤下跌,他們就是再看好自己手裏的投資組合,也只能被迫砍倉,這樣就反而會加大股市拋壓,加劇股價的波動。

可見,股指期貨對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股市漲跌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投資者對市場的看法,有的看多,有的看空,這本身屬正常現象。股指期貨爲投資者提供了不用頻繁進行股票買賣操作,就可以對沖現貨價格風險的工具,有助於平抑股市波動,對增強股市穩定性、平衡性具有積極意義。理論上講,股指期貨的價格基礎是股票現貨交易,而現貨交易的價格根本上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企業基本面等內在價值決定。對於監管者來說,根本職責是嚴厲打擊那些利用股指期貨等工具操縱市場的違法犯罪行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透明、有序運行。

當然,開放與防風險要“兩手抓”。香港證監會已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品監管執法和風險防範機制,兩地監管部門也強化了跨境監管和風險防範安排。相信產品上市後,兩地證監會將進一步密切合作,以零容忍的態度攜手打擊跨境跨市場違法違規行爲,共同維護股指期貨產品和兩地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在目前我國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背景下,離岸股指期貨對A股現貨市場的影響較爲有限,其對在岸現貨開盤價格及運行走勢產生一定影響,屬於股指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體現。期貨市場最終還是現貨市場的反映而非決定因素。

我國內地股指期貨市場經過十餘年發展,產品體系逐步豐富和健全,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穩步推進內地股指期貨的對外開放,將有助於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爲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相信監管方面會根據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需要和運行狀況,統籌推進相關工作,積極穩妥推動內地股指期貨產品對外開放,進一步強化現貨與期貨、在岸與離岸協同共進、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