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費者報告|網紅餐廳“胖哥倆肉蟹煲”死蟹當活蟹賣,大量使用變質食材不手軟

記者| 樸民

8月23日,《新京報》記者在暗訪胖哥倆肉蟹餐廳後,曝光了其門店存在隔夜死蟹充當現殺活蟹賣等食品安全問題。相關報道發佈後,#胖哥倆肉蟹煲大量使用過期食材#話題迅速竄升到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2008年在浙江海鹽創立的胖哥倆肉蟹(以下簡稱“胖哥倆”)是一家知名連鎖餐廳,主要經營肉蟹煲、蝦煲、河蟹煲等特色煲類。官網顯示,截止2020年底,胖哥倆旗下門店超過400家,已進入全國130多個城市。

“食材新鮮”“食材都是當天加工,保證新鮮和口感”是這家品牌連鎖餐廳招徠顧客的重要賣點。

然而,據《新京報》調查發現,胖哥倆門店承諾現殺的活蟹,其實是前一天已經宰殺好的“隔夜蟹”;過期、變質的土豆簡單加工後繼續送上餐桌;提前煮熟的肉品,即使變味兒也會留到第二天繼續賣;500g一份的肉蟹煲,店家故意只給430g。

胖哥倆旗下的門店分爲合營店和加盟店,大城市以合營店爲主,總部佔股51%,門店日常管理也由總部負責。《新京報》記者暗訪了北京16家門店中的兩家。

北京東四環的胖哥倆肉蟹煲合生匯店,是一家合營店。《新京報》記者在該店發現,每天一早,供貨商會送來活蟹,交由後廚宰殺後售賣。由於客流不穩定,每天總有殺好的螃蟹賣不完,少則十來只,多則近百隻。賣剩下的螃蟹,後廚通常放在冰箱裏冷藏。第二天,清洗後,再充當現殺的活蟹賣給顧客,而顧客大多被矇在鼓裏。

不僅是螃蟹,門店消耗量最大的土豆,也經常用過了保質期的去製作菜品。

胖哥倆門店採購成品包裝的去皮土豆,每袋5斤,外包裝上註明保質期爲3天。對臨近保質期的土豆,後廚員工都會提前拆掉包裝,切掉變質部分後繼續使用。夏季後廚溫度過高,土豆容易變質發餿的,後廚員工會將其用高壓鍋煮過後再用。

雞爪,是胖哥倆門店裏每道菜品必加的配菜,爲了保證雞爪的軟糯口感,後廚會提前用燜鍋將雞爪煮熟備用,當天未用完的剩雞爪按規定不能再買,但實際上第二天還是會被重新加工送上餐桌。

此外,在胖哥倆凱德MALL大峽谷店,豬蹄、牛排變質後也會被拿來做菜。號稱加入新鮮牛雜的牛雜煲,在實際製作中,並未使用新鮮牛雜,取而代之的是冷凍的牛雜調理包。

在食材分量上弄虛作假也是這家餐廳的家常便飯。

菜單上標註一份蟹煲用蟹約500g,但實際上一份只有420g或430g。胖哥倆大峽谷店後廚的一名殺蟹工透露,這個分量是店裏的規定,“以前的分量比現在還少,原來只有380g、390g,現在還增加了呢。”

據《新京報》暗訪記者計算,這家店平均每天能賣出約100份蟹煲,一份蟹煲少放50g螃蟹,一天就能省下5000g,相當於多賣10份蟹煲。一份膏蟹煲售價208元,肉蟹煲178元,估算下來,僅靠缺斤短兩,這家店一天就能多賺近2000元。

食材之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廚師烹飪時大多不按規範佩戴工作帽,有時直接把鍋勺放在髒兮兮的竈臺上。清洗土豆、雞爪的水槽,一天都不換一次水。偶爾有煮熟的雞爪掉到清洗池裏,員工直接撿起扔到籃子裏。

到8月23日午間,胖哥倆通過其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針對今天媒體對北京合生匯店和凱德mall店的報道,公司總部高度重視,已對涉事門店進行停業整頓,公司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自查,並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對檢查結果將及時公佈。

天眼查App顯示,“胖哥倆肉蟹煲”關聯公司爲嘉興市胖哥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爲張靈瀚。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大股東爲張靈瀚、陳炳斐,持股比例均爲28.8%。張靈瀚名下關聯二十餘家公司,並存在多條風險信息。

大衆點評、黑貓投訴平臺上,消費者關於胖哥倆餐廳菜品不新鮮、就餐後出現腹瀉、拉肚子等不適症狀的評論不在少數。

8月23日上午,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已前往“胖哥倆肉蟹煲(合生匯購物中心店)”現場開展調查。目前,該店已被執法人員要求停業整頓,且在網絡第三方訂餐平臺進行停業下線處理。

朝陽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還對“胖哥倆肉蟹煲”涉事門店負責人進行了約談,要求其立即開展內部覈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各項制度措施,並配合執法人員開展相關案件的調查處理工作。同時,朝陽市場監管局還將針對轄區其他“胖哥倆肉蟹煲”門店開展專項檢查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