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風暴》再次掀起了全民追劇的熱潮,撲朔迷離的劇情讓人上頭,網友們每天都在微博上討論“誰是內鬼”的話題……

很妙的是,劇情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誰是內鬼,誰是孫興爸爸,但是看着看着,就覺得腦子被帶起來了,這就是沉浸式追劇的樂趣。

對於真實案件裏的執法者來說,“揪內鬼”這件事,當然還要複雜得多。

“祝你平安”:你可知那些真實案件,比劇情更狠

《掃黑風暴》開場沒幾分鐘,就來了一場特別狠的戲。

中央督導組接到舉報,來到綠藤市查辦麥自立失蹤案,車下高速,便遇到了一輛停在路邊的灑水車,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灑水車的另一側,赫然是正在殘忍殺害麥自立妻子的現場。

讓人心裏一涼的是,灑水車上放的音樂,還是那首《祝你平安》。

這相當於什麼呢?光天化日或者明目張膽已經不足以形容這種惡了,這甚至是無所顧忌針鋒相對,就是不把督導組放在眼裏,是對法律與政府的正面挑戰。

真狠。從來都是貓捉老鼠,少見老鼠逗貓,這個尺度,不一般。

尺度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如若你稍稍關注些新聞,當可知道那句“改編自真實案件”的意思是什麼。

《掃黑風暴》所解決的第一個案子是美麗貸案,女生去做美容,微整形,錢不夠,商家“恰好”提供貸款,可是之後呢?臉三番五次沒弄好,錢也是不停翻滾讓你還不上。

你幾乎不用去想,腦海中就能浮現出前些年那些大大小小的校園貸、裸貸案件,本質上這些都是非法高利貸,不同的是,在以往的港片裏我們看到還不起高利貸會被毆打會被潑油漆,而裸貸,甚至都不會這麼簡單了。

就像電視臺裏那位編導所說,她們怎麼樣了?這裏有沒有一條灰色產業鏈?這纔是該深挖的。

當然,這是林浩所偵辦的案子,還沒輪到督導組出場,督導組主導的第一個案子是菜霸案,這基本上是可以找出原型的。

《掃黑風暴》裏的楊冬便是綠藤菜霸,什麼菜賣什麼錢,甚至進貨源都是他一手決定的,誰不聽話,打砸燒;誰去舉報,砍斷手。

誇張嗎?不誇張,甚至是最近的事,內蒙古西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以孟憲利爲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欺行霸市,採用暴力威脅等手段壟斷市場。

2012年,有人沒有按照孟憲利規定的渠道進貨,被打斷腿骨;2016年,有人沒經過同意販賣蔬菜,被砍傷住院。終於在中央督導組的督導下,包括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在內的11名工作人員受到了處分。

而《掃黑風暴》裏的菜霸原型很可能是另一個——海南黃鴻發案,他非但欺行霸市,還開設賭場、非法採礦、盜竊殺人等等,最終,被判了死刑。

但對於這部劇來說,這些甚至還不是重點。可以這麼說,《掃黑風暴》前半段有一個着墨“過於”豐富的地方,是徐英子姐弟的故事。

徐英子的弟弟徐小山錄到了孫興自稱自己是殺人犯高赫的視頻,於是決定敲詐,誰知被反將一軍,關進了派出所。

徐英子爲救弟弟,一邊裸貸借了五萬塊錢,一邊去夜總會當面向孫興道歉,結果,被下藥強暴。被判死刑的高赫“復活”變成孫興,大概你也能想到是誰了,沒錯,就是孫小果。

《掃黑風暴》礙於大衆藝術的尺度,把孫小果強暴徐英子的戲省略了不少,實際上當年孫小果乾的事可比孫興狠多了,筷子夾手指、牙籤刺指縫、菸頭燙疤痕、把牙齒敲落……簡直是渣滓洞的手段。

你看個電視恨得牙癢癢?人家當地民衆幾十年來也同樣恨得牙癢癢。但你看孫興那肆無忌憚的勁兒就知道,當地的黑道白道早已被一手遮天了,非一劑猛藥是不能除的。

督導組就是那一劑猛藥,不過,打蛇打七寸,更何況這爛攤子,已經爛成了徹頭徹尾的腐敗。

“菜不夠硬”:督導組的棋到底有多大?

有人不太明白,爲什麼都十幾集了,督導組給人的感覺還是一直碰釘子?調查麥自立案,舉報者死了;調查馬帥,馬帥奇異死亡;抓了個楊冬,也只是個邊邊角角。光看表面,就是一籌莫展。

一方面你可以說這個綠藤市的水實在太深了,另一方面則是,顯然督導組並不想只是抓幾個小蝦米那麼簡單。

從第一集督導組入駐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工作開展前先檢查,看有沒有竊聽器;接風宴上,隨口說了一句,希望結束時各位還在。

後來駱組長不斷地強調“先證後供”這四個字,也能從另一方面說明督導組的辦案方向,那就是先慢慢找證據,證據一齊,立刻收網辦成鐵案。

這樣來看,督導組顯然是有目的的,他們的目標不僅是掃掉幾個黑惡勢力,還會有政府機關的整頓。

《掃黑風暴》的調查路徑很清晰,跨度14年,四條調查線並進,大大小小的案件交錯。

在調查線中,何勇屬於督導組的人,林浩是督導組外借人員,黃希是調查記者,屬於社會力量,而故事的第一主角李成陽,從駱組長那句“忍了十年”可以看出他對李成陽的瞭解甚至超出了老同學何勇,或許裏面有着另一番曲折。

之所以有如此不動聲色的安排,還是因爲複雜,已知高明遠很可能就是那個大boss,但作爲“現金王”他不可能只是有錢那麼簡單,馬帥死後的一次聚會,你會看到市長都是與其同流合污的。

而通過他與董耀的對話,你也可以發現公安系統很可能也出了問題,當一個“商人”能控制起政府機關、公安機關與黑道勢力,其背後的黑暗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前十幾集裏你會看得一直很憋屈,希望督導組能夠行俠仗義將壞人全部消滅……抱歉,哪怕是武俠小說,也不會如此簡單地這樣寫了。

但這也同時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我們體會到撥開雲霧的不易。

網絡上總有一股急吼吼的聲音,催促警察辦案,催促法院判刑,壞人要有壞報,而且要立刻、馬上。

問題在於,現實不是爽文,不能快刀斬亂麻,再紛亂的線團也需要理清才能定罪,否則非但無效,還容易給壞人以可趁之機。

督導組不是青天大老爺,它不像古典小說的那些“包公案”,得知了真相就可以了結,在現代社會,第一要證據,第二要深挖,這兩點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要還清朗之風,就要掃除徹底,掃除乾淨。

還記得第一集裏,馬帥問一個小小的綠藤市搞這麼大陣仗至於嗎?李成陽回答,“高利貸、暴力逼債、暴力拆遷、黃賭……”馬帥接口說,“你說的那些菜都不夠硬。”

這部劇,正是一桌子的硬菜。

“我不作證”:掃黑常態化,陽光照遍每個角落

《掃黑風暴》第五集有個情節,一名菜販爲了給孩子看病,偷偷從外地進了一車胡蘿蔔。菜霸楊冬知道後,帶人放火燒了他的菜,還把他打得鼻青臉腫。

面對督導組的追問,大哥直接跪下了,“不不不,我不作證,我不作證。”

他說,之前也有人舉報過楊冬,但抓他的人沒來,舉報的人反而被砍斷了手。

一個城市,人們對黑惡勢力的懼怕,到了有冤不敢說、任人魚肉的程度。

這個情節只是暗流洶湧的綠藤市黑惡勢力的冰山一角,卻刻畫出了人性的真實。

人性中都有怯懦,誰都想自保,沉默是絕大多數普通人對自己的保護。

劇裏這件事怎麼解決呢?那就是以雷霆之勢做實事,把楊冬給抓了,有了事實,人們纔會相信,纔會有後續的感謝,纔會有重新燃起的正義之心。

人人都說從《掃黑風暴》中看到了真實,孫小果、操場埋屍、黃鴻發、裸貸……這都是現實中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

描摹黑暗,是爲了驅散黑暗,2018年初開始的全國範圍的“掃黑除惡”正是爲了讓這樣壓抑的沉默不再出現。風清氣正、朗朗乾坤,是人民羣衆對社會的期待。

這當然有賴於英雄般的戰鬥。在另一部評價極高的刑偵劇《沉默的真相》中,檢察官江陽那一夥人放棄大好前程、忍受冤屈、燃燒七年光陰甚至付出生命,只爲探尋真相。

在無形的黑手之下,江陽、朱偉、嚴良這樣的執法者,憑心中對光明與正義的信仰穿越無邊黑暗,成就了令人動容的藝術表現力。

三年掃黑除惡,無數正義的執法者如影視劇中的一樣,爲了光明和正義拋家舍業、宵衣旰食,甚至和《掃黑風暴》中的林漢一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面對威脅瑟縮不前是人的本能,可人性中除了怯懦,還有勇氣和堅持。

當無數人爲《沉默的真相》中江陽的死而落淚的時候,我們知道對抗黑暗有多難,知道有人可以爲了心中光明付出一切。江陽、嚴良這樣的執法者,成了普通民衆敢於說話,敢於對抗黑暗的底氣。

文藝作品所描繪的,只是現實的側影,劇中的人物可以典型化、但現實中的公檢法人員要面對的是更復雜的環境和更深邃的人性。

需要有力量去保護那些正義的執法者,無論是江陽還是李成陽,一腔孤勇隱忍十年的英雄故事都震撼人心,但故事本不該如此。

“掃黑除惡”不僅是屬於英雄的戰鬥,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行動,爲了遏制黑惡勢力捲土重來,徹底根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專項鬥爭結束之後,“掃黑除惡”走向常態化和機制化。

將掃黑除惡制度化、常態化,精辦大案要案、整頓重點領域,堅決摧毀黑惡勢力保護傘,惟其如此,執法者纔不必和江陽們一樣,孤身向着高如山嶽的暗影衝鋒;百姓纔不必如劇中一般,面對黑惡勢力噤若寒蟬、沉默以對;城鄉才能更安寧,羣衆才能更安樂。

掃黑,是爲了讓羣衆能安心說話、暢快呼吸;爲了讓那些英雄不必流血流淚。

當長夜晦暗難明的時候,是英雄與心懷正義的民衆相互扶持,持炬火穿越黑暗。

所有戰勝黑惡的故事,都是在紅日初升、河出伏流時告訴我們——要始終相信光明,像那些英雄一樣。

拍攝掃黑劇集,不僅可以對政法部門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同時也宣揚了正義,所謂正義不是表面的平和,而在於每個人的努力。

這些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公檢法電視劇,其中以公安部的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數量更多,《掃黑風暴》的五百公司前作《白夜追兇》便是金盾影視出品的,你所熟悉的還有《獵狐》、《湄公河大案》等等。

最高法影視中心後續發力,去年的《黑色燈塔》便是由他們出品。

至於《掃黑風暴》,則是由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指導,企鵝影視、中國長安出版傳媒出品的。

說到中國長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前段時間張頌文主演的電影《掃黑決戰》也是由其出品,值得進一步期待。

這些影視劇的噴薄而出有其一定的時代特徵,它是社會氛圍和政治力量兩方面共同着力的結果,一方面人們需要一些正能量的、專業性的劇集來替代傳統的純娛樂的影視劇。

另一方面此類劇集也會對社會正義,或者說人們追求正義的勇氣,起到傳遞信念的作用。

長夜難明,籍火而行。要相信有公義存在,堅持人性的善良,就是爲驅散黑暗點起燈火;要相信乾坤必清朗,正義必會到,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們心中的終極夢想;要相信我們的天空上,始終有太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