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裝上陣,這幾年一直是萬達的主基調。

稍微細心一點的人肯定發現,這幾年王健林“露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且外界關於他的報道消息也越來越少。

對於王健林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因爲他將有更多的時間去調整萬達的航向。並且也避免了外界將他和王思聰聯繫得過於緊密。

這幾年,萬達在海外一直是賣賣賣的步伐,從出海到迴歸,這是萬達的戰略大方向。

今年5月,萬達宣佈清掉了手中AMC的股權,並且退出了AMC董事會。趁着AMC股價大漲,萬達又一次完成了不算華麗的轉身。

不僅如此,他還清空了海外的地產項目,徹底將發展目標放在了國內。

但是當疫情疊加下,王健林和萬達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爲萬達的核心資產均和地產相關,但地產近幾年都不是市場主流的方向。

一方面是疫情因素的疊加,一方面是對融資迫切的渴求。在A股排隊IPO六年的萬達商管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渠道。

今年3月,萬達商管撤回了A股IPO申請。

對於王健林來說,要解一些“燃眉之急”重新回港上市也不是不可以,估值低一點就低一點,最起碼融資之路還是走得通的。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萬達商管的經營現金流淨額爲-39億元,對於萬達來說這是比較危險的。另外,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萬達商管到期的公開債務爲367.5億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萬達商管的有息負債規模爲1809.9億元。

這些都是萬達商管急於上市的主要原因。

王健林曾經說過:“萬達商業是萬達的核心企業,什麼都能丟這個不能丟”。

實際上,爲了符合A股的上市條件,萬達曾經花了兩年時間剝離了房地產業務,成功地從商業地產公司轉變成爲了商業管理公司。

但是,儘管這樣萬達商管的IPO之路仍然不順,所以爲了儘快實現上市,今年三月萬達商業決定對公司從事輕資產的商業運營、科技、數據、人員等相關資源進行重組。

不僅如此,他還想了其他的辦法。

4月17日,上交所披露了一則消息,消息顯示萬達商管擬公開發行2020年公司債券獲得通過,其總規模近百億。

4月21日,萬達電影發佈了定增預案,募資額度則高達43.5億元。

一切看似無解,但是又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8月20日,證監會披露了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這就意味着,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着萬達商管或很快就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萬達商管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406.48億元,同比減少40.48%。所以,港股上市並非最佳的選擇,但是當一定是萬達的最優選擇。

早在2014年,萬達商業曾登陸過港交所,當時僅上市15個月之後,王健林就選擇了私有化退市。

當時,王健林認爲萬達商業被嚴重低估,其次他認爲自己在公司股份佔比過高,不符合後續的發展戰略。

一位已經離職的萬達內部人士曾說過,儘管這幾年王健林一直在賣資產,實際上他在一二線城市還是擁有了很多核心資產。他還稱,萬達之所以會遇到後來的困難,就是因爲槓桿用得太極致以至於無法應對後來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

當下,萬達商管已經完全不自持物業了,其後他們的核心就是負責已開業的368個萬達廣場、以及在建的155個萬達廣場今後發展和所有萬達廣場的運營管理。

據媒體報道稱,已經有20家投資機構表現出了對珠海萬達商管新一輪融資感興趣,有機構預測最終的籌資規模或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上市前夕,一切都在穩步推進,如果萬達商管能再次上市,王健林的首富夢或許還能續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