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工關節集採開標時間敲定 降價空間引猜想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根據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的文件,人工關節高值耗材的國家集採將於9月14日啓動。繼冠脈支架集採產品最高降價幅度超過90%後,此次人工關節集採價格降幅也引發猜想。

最高有效申報價不超19000元

此次人工關節集採產品敲定爲初次置換人工全髖關節(以下簡稱髖關節)、初次置換人工全膝關節(以下簡稱膝關節)。其中,髖關節分爲陶瓷-陶瓷類髖關節產品系統、陶瓷-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合金-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三個產品系統類別開展集採,最高有效申報價分別爲19000元、18000元、16000元,膝關節最高有效申報價爲19000元。

意向採購量方面,髖關節產品系統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爲305542個(陶瓷-陶瓷類髖關節產品系統126797個,陶瓷-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142757個,合金-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35988個),膝關節產品系統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爲231976個。

按照此次集採規則,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週期爲2年,以聯盟各地區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採購週期內醫療機構完成當年協議採購量,超出協議採購量的部分,中選企業仍需按中選價格進行供應,直至採購週期屆滿。

集採文件同時規定,採購週期內,中選企業出現無法保證供應等情況,致使採購協議無法繼續履行時,相關地區與該企業協商後,由醫療機構在同一產品系統類別下從中選產品系統中自主選擇價格適宜的產品系統。因保障供應產生的額外支出由無法履行採購協議的原中選企業承擔。

申報企業涉及外資與本土身影

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中國人工關節市場2018年達到52.6億元,預計2021年有望增至78億元。企業層面,以2018年數據爲例,包括強生、美敦力史賽克等在內的外資企業佔據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除美敦力外,強生、史賽克等外資企業均申報此次集採。

不過,國產人工關節市場份額正在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人工關節銷售量約爲79萬套。其中,國內頭部企業愛康醫療春立醫療人工關節銷售規模均在14萬套左右。據此計算,兩者佔據約35%的市場份額。

本次人工關節集採價格降幅成爲行業關注焦點,此前部分省份開展的集採,降價幅度不超過90%。山東省在2020年底公佈的耗材帶量採購結果顯示,初次置換人工髖關節14家企業的14個產品平均降價幅度爲86.26%。作爲國內主要骨科醫療器械廠商之一,春立醫療關節產品終端價格在省級帶量採購中的降幅最高達到86.26%。

如藥品集採一樣,高值耗材集採後,企業業績能否保障成爲業內熱議話題。正在謀劃科創板上市的春立醫療就在接受上交所關於集採競標進度等的問詢時表示,如果價格降幅較大,可能進一步傳導至發行價格,從而對人工關節市場規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若中標,有望通過以價換量實現業績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