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以不光彩的方式敗走阿富汗的美國,又在琢磨通過別的方式找回些面子了,比如對阿富汗塔利班實施新的制裁。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阿富汗是獨立的主權國家,美國及其盟友應當汲取歷史教訓,在涉阿問題上深刻反思,慎重行事,“動輒制裁施壓的做法,解決不了問題,只會適得其反”。

但是,讓美國“吸取教訓”“深刻反思”“慎重行事”,談何容易!

和動武一樣,制裁,特別是單邊制裁從來都是美國外交的慣用手段,在上屆政府任內更是被用得登峯造極。據美媒報道,特朗普政府2017年以來對他國實施的制裁措施超過3900項,相當於每天發佈3次制裁令。而拜登政府“看來會照做”。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美國更是罔顧基本道義,繼續對一些疫情嚴峻急需救助、但卻被美國視爲“威脅”或“敵人”的弱小國家瘋狂揮舞制裁大棒,使這些國家的疫情和經濟雪上加霜。

“美國的單邊制裁堪稱種族滅絕”

伊朗就是美國主要的眼中釘之一。

三年多前,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實施了1600餘項單邊制裁,涵蓋伊朗經濟各個領域。拜登政府上臺後,一邊高喊“重返協議”,一邊卻對伊朗要求解除制裁的呼聲採取消極態度,導致各方遲遲無法就伊美恢復履約達成協議。

由於美國製裁,伊朗石油無法出售,財政赤字、通脹壓力、失業率等指標不斷攀升,經濟陷入嚴重困難。

在制裁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伊朗民衆不僅生活生計每況愈下,生命健康也因藥品和醫療物資進口受限而遭到嚴重威脅。

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伊朗核問題公開會上,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敦促美國政府依照2015年伊核協議規定儘快解除對伊朗的一切制裁。

受美國單邊制裁之苦最深重的,當屬已經被美國封鎖長達60年的古巴。

據古巴政府統計,自1962年以來,美國的封鎖已導致古巴損失近1500億美元。特別是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間,美政府對古巴採取的單邊制裁措施超過240項,其中50多項啓動於疫情肆虐之際,給古巴民衆的生活造成嚴重衝擊。

由特朗普政府實施並由拜登政府維持的制裁,還使得古巴民衆在疫情期間無法獲得急需的醫療物資。

自1992年至今,聯合國大會已經連續29年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古巴提交的要求美國結束對古封鎖的決議草案,但美國政府一直置若罔聞。

上月,全球超過400名各界人士聯名發表公開信呼籲拜登取消特朗普時期設立的對古巴封鎖措施。有美媒評論稱,拜登對其前任對古巴政策的錯誤繼承就連美國的盟友們也不願支持了。

英國《衛報》最新評論文章指出,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是現代歷史上對一個國家實行的最長、最廣泛的單邊制裁,影響着古巴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美國真的關心古巴的自由,就應結束其懲罰性的制裁”。

這個外交工具越來越不好使了

放眼當今世界,幾乎所有不願屈服的國家都會被美國以“支持恐怖主義”或“侵犯人權”等理由施以單邊制裁。

比如敘利亞。在敘利亞經歷了近十年衝突和危機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去年6月仍強推《凱撒敘利亞平民保護法案》(簡稱《凱撒法案》)生效,其中包含了美國有史以來對敘利亞實施的最廣泛制裁措施。

聯合國人權專家去年12月底就曾警告,制裁侵犯了敘利亞民衆的人權,呼籲美國解除可能阻礙敘利亞重建的單邊制裁。

再比如委內瑞拉。美國政府迄今已對委施加多輪制裁。特別是2019年初反對派人物瓜伊多自封爲委臨時總統後,美國更是對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實施了全面制裁,圖謀徹底切斷委經濟命脈,迫使政權更迭。

對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單邊強制措施問題特別報告員埃琳娜·竇涵曾向聯合國提交調研報告指出,美國等國家施加的單邊制裁加劇了委內瑞拉人道主義危機,應予放鬆或取消。

美國的單邊制裁做法持續引起聯合國人權機構的關注和警惕。

早在今年3月,多位聯合國人權專家就曾警告,美國對多個國家實施的單邊制裁嚴重侵犯了這些國家的人權。本月11日,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任命的幾位獨立專家再次警告,單邊制裁導致委內瑞拉、古巴、敘利亞和伊朗等目標國家的人們被剝奪了發展權,影響到這些國家的經濟改善和民衆的個人發展。

一直將制裁作爲外交工具的美國正經歷一次又一次外交失敗,就連“讚賞”拜登政府從前任“單邊制裁”轉向“組團制裁”的《華爾街日報》也承認,“制裁雖然推動了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經濟收縮,切斷了朝鮮與全球金融和貿易網絡的聯繫,但美國的施壓並沒有促成新的重大外交協議,也沒有實質性地改變對手的行爲,這導致人們越來越質疑制裁作爲獨立工具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