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方科技大陸集團聯姻背後:自動駕駛加速進入車路協同時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陶力 綜合報道

近日,A股智慧交通企業龍頭千方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向聯陸智能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陸智能交通”)增資,獲得其38.65%的股權。此次增資後,千方科技和大陸集團一起成爲聯陸智能交通的前兩大股東,後者爲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巨頭。

這一投資事件,無疑是2021年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聯手的一件大事。公開資料顯示,千方科技是國內最早開始車路協同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的企業之一,大陸集團在自動駕駛車聯網方面的技術深耕,也站在全球行業前沿。

業內人士指出,在車路協同越來越成爲自動駕駛主流技術路線之一,加上全球範圍內自動駕駛由於車端智能偏於激進,缺乏路段智能及網聯化的配合,而導致自動駕駛安全問題突出的當下,國內自動駕駛有望加速進入車路協同時代。

單車智能化遇瓶頸

一直以來,國內外自動駕駛領域更多在都圍繞“如何讓車更智能“的行業命題上,並開展技術和商業化攻關,無論前裝還是後裝,硬件還是軟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單車智能化”這一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在行業實踐上的深入落地。

但是,越來越多的行業共識認爲,僅憑單車智能在短期內,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德勤中國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就指出,單車的智能化仍存在遮擋物和感知盲區的問題,存在安全隱患,且對車載傳感器和計算平臺要求高,成本高企。

更爲重要的是,據美國蘭德智庫估算,一套自動駕駛系統量產需要積累170億公里以上(105億英里以上)的數據來優化其自動駕駛系統,才能真正進入規模商業化階段。目前自動駕駛單車智能技術相對領先的谷歌旗下Waymo公司,目前已經耗時10年進行測試,也只累計了2000萬英里的行駛里程。

正是由於單車智能的諸多弊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從政策制定方到行業參與方,都開始重視“車路協同”對於加速自動駕駛應用發展的意義,其優勢在於安全性更高,經濟性更強,更適合中國道路交通情況,5G技術應用領先等。

因此車路協同,網聯化成爲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以及大規模商業化的必經之路。

儘管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時代大幕正在漸次拉開,但理想的圖景是“車-路-雲-網-圖”之間,從技術到產品、再到應用場景之間的深入融合和相互賦能。其中,最爲關鍵的第一步,就是應用場景從封閉走向開放,以及車端和路端兩條本來平行賽道之間的產業協同。

不久前,北京開放京臺高速北京路段10公里自動駕駛測試的消息引起行業普遍關注,這對自動駕駛行業來說,意味着實現了從封閉走向開放場景的一大突破。

平行賽道加速融合

車端和路側之間的產業協同該如何開啓?

業內分析指出,此次千方科技投資聯陸智能交通,聯合大陸集團深耕車路協同的戰略舉措,可以稱作是這種產業協同的一次典型示範。

千方科技在公告中指出,千方科技與大陸集團未來將打破車、路兩條平行賽道的固有壁壘,加速推動公司從傳感器到機器視覺算法,從專用設備到雲邊端一體化解決方案,從標準制定到應用落地,從“路”到“路+車”等智能網聯關鍵領域的全面佈局。

千方科技在投資者交流會上的信息透露,未來將在技術、產品及市場等方面圍繞“道路網聯化”和“車端網聯化“開啓全新的研發佈局。

那麼,車路協同時代的市場想象空間又有多大呢?

有資深市場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從車聯網的角度來看,到2025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市場規模。而具體到車路協同方面,車路協同的前提是道路的智能化改造和基礎設施投資

目前交通部已重點在北京、河北、廣東三省進行公路的智能化改造試點,根據天風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的測算,高速公路的單公里智能化改造成本是100萬左右,包含了RSU (Road Side Unit)、邊緣計算、攝像頭等設備,考慮到中國的高速公路里程14.96萬公里,一級公路11.17萬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智能化改造市場規模約爲2613億元。

此外,在車-路技術及產品融合趨勢下,圍繞車端和路側的軟硬件,將整合出新的產品市場。

從聯陸智能交通未來產品規劃上可以看出:一是與車內網絡有關的車載軟硬件系統;二是車外網絡,和智慧交通、智慧道路相關的一部分產品線業務;三是車與路的融合,提供針對垂直行業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

前述分析人士指出,僅以車載5G/V2X OBU這一項產品來看,如果按照每年2500萬新增乘用車數量,單價1200-2000元/臺計算,每年潛在市場增量就有300-500億元;再以路側毫米波雷達爲例,在不考慮每年新增里程情況下,每年高速場景、大城市道路場景和城市路口場景的市場需求就高達350億元。

就在本週,在回覆今年全國兩會關於“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的政協提案時,工信部表示,將繼續堅持“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發展戰略,加大網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營造良好的網聯化發展環境。業界普遍認爲,完善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法規,將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和車路協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