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建黨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贏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始終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了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取得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敗之路。這深刻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治自覺和政治品格,彰顯了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政治底氣,彰顯了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堅強領導核心的政治底氣。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政治建設是在蘇區革命根據地局部執政的條件下進行的。建黨初期,黨的一大綱領在規定黨的性質和奮鬥目標的同時,提出“黨員一定要受地方執行委員會的嚴格監督”,“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必須接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擴大會議發出我們黨最早的反腐敗文件《關於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爲黨的自我淨化提供了最早的黨規依據。1927年,黨的五大選舉產生了黨史上的第一個中央監察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黨的反腐敗鬥爭開始在體制上有了依託。1930年3月,閩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頒佈《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1932年,處決貪污財物的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謝步升,打響反腐第一槍。1933年12月15日,發佈《中央執行委員會二十六號訓令——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爲》。1938年,頒佈《陝甘寧邊區政府懲治貪污暫行條例》,顯示了我們黨自我監督、懲治貪腐不手軟的堅強決心。1949年,毛澤東同志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這一時期我們黨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實踐探索,包括建設廉潔政府、依法懲治貪污腐敗、發揮人民羣衆檢舉和監督作用、加強廉政教育等,奠定了黨早期建立民主廉潔政權的政治基礎。

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黨領導開展延安整風運動,開啓了黨在思想、作風和紀律教育上的一次偉大創舉。這既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防止了無政府主義,又充分發揚民主,克服了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是一次有利於強化黨的領導的積極探索,爲新中國成立後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積累了豐富經驗,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非凡的政治自律和政治底氣,奠定了黨締造人民共和國新生政權的執政根基。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由局部執政到全面執政,我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爲加強全面執政條件下黨的自身建設,黨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等方面採取一系列重要舉措。1949年,中央決定政務院設立人民監察委員會。同年,中央發出《關於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全國縣級及以上黨委都成立了紀律檢查委員會。1955年,根據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關於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成立黨的中央的和地方各級的監察委員會,代替中央的和地方各級的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賦予了監察委員會更大的職權,除了查辦案件之外,還承擔起對黨組織、黨員幹部遵紀守法情況進行監督的職責。

從1950年開始,黨中央接連開展整風整黨運動。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劉青山、張子善因嚴重貪污被處決,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自我淨化、痛心切瘤第一案。1956年,黨的八大黨章規定,任何黨員和黨的組織都必須受到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監督。1962年,鄧小平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對領導人最重要的監督來自黨委會本身”。這一時期黨自身建設的突出特點,就是把黨內監督與羣衆監督結合起來,依靠羣衆運動和開展整黨整風運動,有效淨化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實現制度治黨,在反腐鬥爭中起到了固根本、謀長遠、常震懾的作用。在反腐敗鬥爭中充分體現人民意志,尊重和回應人民羣衆訴求,堅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堅守這個基本政治定位,才能贏得民心所向,才能贏得人民衷心擁護、才能使我們黨的執政成果始終經得起歷史檢驗。只有一抓到底,只有一心爲民,才能讓這場鬥爭發揮人民的磅礴偉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文革歷史教訓,把黨和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並決定恢復重建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由此,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得以恢復重建。隨之,各級地方黨委也都分別設立了紀律檢查委員會。黨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通知,要求各部、委、局可以根據各自情況,分別成立紀委或紀檢組。1987年,經國務院提議,提請全國人大批准後重新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恢復行使行政監察權。1993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自上而下實行合署辦公。同年,十四屆中紀委二次全會首次作出“反腐敗鬥爭形勢是嚴峻的”重大判斷,將廉潔自律、辦案和糾風作爲反腐敗三項工作格局。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司其責、人民羣衆廣泛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2003年,中共中央頒佈的《黨內監督條例(試行)》,是我黨歷史上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2007年9月,中央爲統籌預防腐敗工作並與《國際反腐敗公約》對接,成立了國家預防腐敗機構。同年,黨的十七大首次將反腐倡廉建設作爲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時期重點查辦了一批黨員領導幹部濫用職權,腐化墮落的案件,胡長清、成克傑、陳良宇等落馬,表明我黨反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整風肅紀,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顯著成效,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積聚了強大正能量。這充分表明,黨中央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抉擇是完全正確的,是深得黨心民心的。我們黨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反腐敗基本方略,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鞏固了黨的執政地位和改革開放的勝利成果。

自我革命是我們黨百年奮鬥錘鍊出的最鮮明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反腐敗戰略,強化黨中央的統一指揮,落實各級黨委的主體責任、紀檢監察的專責職能,注意發揮民主黨派監督以及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以“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堅定意志,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優良的作風凝聚黨心民心,以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扭轉了“四風”積弊,構建起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豎起了黨打鐵必須自身硬的“信號塔”與“標杆尺”,形成了巨大的示範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對中央、地方各單位黨組織進行了“政治體檢”,開展“常態化巡視”、“機動式巡視”和“回頭看”,實現黨的歷史上首次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實現了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監督全覆蓋。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性成就,爲如期順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提供了強大政治引領和堅強政治保障。

百年曆程充分說明,我們黨是十分注重加強黨的自身監督的政黨,這是我黨具有的獨特而先進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我監督是世界性難題,是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解決了許多長期困擾我們而沒有得到解決的監督難題,形成了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監督、派駐監督“四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黨內監督機制,開創了“頂層推動”與“全民行動”的嶄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作出重大制度安排,形成以黨內監督爲主,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羣衆監督、輿論監督等融會貫通的監督格局,健全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進一步增強黨和國家監督的全面性、系統性和協調性,有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黨內監督與國家機關監督結合起來,把紀律監察與國家監察統一起來,把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統一起來,走出一條自我監督、拒腐防變的新路。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創舉,爲國際反腐敗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百年大黨風華正茂,中國共產黨以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政治底氣屹立於世界東方,成爲各國政黨的成功楷模。

(作者:湘潭大學教授、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湘潭大學反腐敗司法研究基地研究員)

相關文章